名师工作室李芳幼儿园园本教研的思
李芳
郑州幼专光线教育集团教研员,郑州市学前教育研究院研究员,郑州幼专国培计划特聘专家,郑州市先进教育工作者,郑州市优秀园长,家庭教育指导师,从事幼教工作近20年,曾承担过多次园长培训、教师培训课程,课程落地实用,学员满意度高。
导语
在幼儿园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的形势下,您所在的幼儿园有什么样的核心竞争力是他人无法短期就能模仿,无法看过就能学会的?那就是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素养是促进幼儿发展、园所发展的关键,而园本教研正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手段。在《纲要》、《指南》的深入学习和实践中,愈加障显了园本教研在园所发展中的重要性。
园本教研如此重要,但反观我们的教研形式,是老师愿意参与的吗?反观我们的教研内容,是符合儿童观、教育观的吗?反观我们的教研结果,能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幼儿的终身发展服务吗?……等等,值得我们在园本教研的问题上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行动的研究,而作为教研管理人员更是这些问题的源头与关键,教研管理人员的角色定位及观念更新直接影响教研的有效开展。因此,结合我们在实践中的发现及理论中的分析,从三个方面谈谈教研管理人员在教研活动中的正确定位。
作者|李芳
编辑|Monique
一、作为教研管理人员,要做教研活动组织中的教育先行者
教研管理人员要首先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儿童观,把《纲要》、《指南》精神真正内化到个人的教育思想和工作实践中,以全新的视角先进的理念来组织教研活动,使教研活动本身就符合儿童观、教育观。在教研活动组织的过程中,要以自己特有的专业敏感度来引领本园教师教育观的改变,最终达到全园教师的思想一致、行动一致,所有的教育行为以儿童的发展为终极目标。而如何能成为教育的先行者,教研管理人员可采用以下方式进行提升。
首先,坚持个人学习与参加专家讲座学习相结合。保证既有个人反思又有专业引领,使教研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高于普通教师。而在个人学习方面,专业书籍的阅读是必须的,比如:《纲要》、《指南》、《规程》等纲领性文件的阅读与理解,《捕捉幼儿敏感期》,《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记录》……等专业书籍的阅读,提升个人专业能力;非专业书籍的阅读也必不可少,例如:心理学、管理学、沟通的艺术等书籍的阅读,能提升教研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促进教研工作的有效开展。
其次,坚持一定频率的带班与随机随时走班观察相结合。确保教研管理人员在组织教研活动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教研问题真正来自本园教师的教育行为,使教研活动常态化,在教师的点滴行为中确保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的渗透。例如,看到教师在班级内张贴的幼儿常规评比栏,提出辩论式的教研问题:幼儿常规评比栏的张贴是否符合教育观、儿童观,是否真的促进了幼儿良好常规的建立?使科学育儿的行为在教师的自由辩论中由教师自己发现、自己提出、自愿实施。
再次,坚持教育目标的完成与适当合理的给教师减负相结合,教研管理人员要多思考多研究,依据《指南》精神,指导教师运用正确的教育行为、合适的教育策略完成本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目标。同时,教研管理人员还要思考到我们现在的哪些教育行为,既无实际的教育意义,又增加了教师的负担,例如:大面积高空间的环境布置是否是幼儿感兴趣和需要的?教师自制的玩教具究竟是看具还是玩具?等等一系列问题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运用正确的教育行为、合适的教育策略完成本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目标二、作为教研管理人员,要做教研活动组织中的创新者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现阶段的幼儿园教研活动,更多的还是以传统的教研方式为主,例如:教研内容多是自上而下安排的、教研形式多以集体备课为主、教研评价多是管理层说教等等。如此,教研活动的内容局限、教研活动组织形式单一、教研评价的方式欠缺,最终让教研成为教师们的负担,管理者的瓶颈。为改变上述现象,教研管理者就要力求创新,以创新促发展,让教研活动真正的活起来。
第一,教研内容选择的创新
1.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教研内容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既保证了上层的专业引领,又确保了本园教研内容的选择基于教师的需求,激发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例如,通过发放教研内容调查表,让教师本人参与到教研问题的选定中,使教研真正从“要我研”变为“我要研”。
2.扩大教研内容的选择范围,避免教研内容片面单一
幼儿园的工作多而杂,教研并不仅是开展课程的研究,每一个活动环节的组织、每一个问题的出现都有研究的价值。例如,组织进行“如何在就餐环节中做到尊重幼儿需要”的教研活动,就能既丰富教研的主题,又扩大教研的主体,在教研活动的过程中邀请保育老师的参与,可以真正实现“保教并重”,一日生活皆教育,确保全园教师的教育观、儿童观一致,所有的环节以儿童的发展为目标实施我们的教育行为。
第二,教研组织方式的创新
1.互动体验式的教研组织方式
组织互动体验式的教研,例如:录像回放式、案例分析式、问题辩论式、现场探讨式、思维导图式等,增加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多层面、多方联动的教研组织方式
组织分层教研,做基于教师原有经验和学习特点的教研,确保教研的有效性。同时为扩大教师各个层面的思想碰撞,可组织联动教研、园际教研,使专业引领更契合教师的最近发展区。
第三,教研评价形式的创新
1.教研的教师评价与管理层评价同步走,保证教研的需求达到统一。
2.教研的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确保每一次教研都有研的价值与目的。
尊重儿童需要,创新教研思路
三、作为教研管理人员,要做教研活动组织中的良好沟通者
1、学会倾听,找准教师的困惑与难点,给出最专业的指导与引领,促进教师的快速成长。
2、学会挖掘,挖掘教师自身的闪光点,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激发教师继续提升的自信心。
3、学会置疑,设置层层深入的疑问引发教师主动思考,主动探究,帮助教师把教研内化为自我需要的行为。
例如,在进行“各年龄段美工区材料投放的有效策略探讨”的教研活动时,我们可以尝试提出:幼儿各年龄段艺术领域的发展目标是什么?依据幼儿发展目标我们应该投放什么样的材料?什么样的材料既符合幼儿的发展目标又能让幼儿喜欢操作?如何投放材料既能面向全体又能白癜风早期能治愈吗长沙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xunbuy.com/ckzl/1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