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伟业王力宏扮演的,31岁担任国立

老纪说:

1、这是一个女儿对父亲母亲的纪念。她希望透过这本书能够让读者不仅能从中认识父母亲的生平,也能够体会出他们那个时代的沧桑”。

2、如果你不知道罗家伦是谁,那可以去看《建党伟业》,王力宏扮演的就是罗家伦。

3、罗家伦,浙江绍兴人,中学在复旦大学在北大(可是被破格录取的),五四运动的发起人之一(他和傅斯年之前一起做过一本杂志),当天散发的《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传单是他起草的,而且五四精神是他首倡的。

4、年,31岁的罗家伦担任升格为国立清华大学的首任校长,当年他提出清华应该男女兼收不应对女生关上大门,从此清华才招女生(清华此后历年来的女生要不要感谢他呢?),他对清华最重要的贡献是把原来隶属于外交部的清华学校升格为国立清华大学。

5、罗家伦带来不好的影响是他打破了清华一直以来的教授治校传统,这个不好的示范影响了很远很远-------,后来也就是年,他被赶走了。

6、他后来到了中央大学担任了10年的校长,还当过驻印度大使,他一直想做政治人中的文化人,文化人中的政治人,可惜的是毁誉参半与壮志未酬一直伴随他终生,后来他去了台湾,年去世(有善终)。

7、他的妻子张维帧也是牛人,名门闺秀,沪江大学政治系毕业,美国密西根大学硕士,回国后在政府负责国际宣传,后来因为嫁给罗家伦离职了,但她一直笔耕不辍有所建树。

8、罗家伦与张维帧的爱情故事很传奇,他们男才女貌一见钟情,且经历了长达8年(此前罗家伦在国外,后来张维帧出去了罗家伦却回来了,就这么阴差阳错)的柏拉图式马拉松的爱情长跑最后修成正果相伴一生。

9、这本书值得你读,值得你认真读,值得你经常读。

本书介绍:

 这是一部亲情回忆录。所记述的罗家伦,是“五四”爱国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曾任清华大学和中央大学校长,是为我国现代教育做出很大贡献并产生极大影响的教育家。罗家伦的女儿以她历史学家的丰富积累和真挚的感情写出的这本父母亲的回忆录,以作者回顾为主线,附带各个时期父亲罗家伦和母亲张维桢以及他们同时代人的回忆文字,生动详实地全面地展示了罗家伦与夫人张维桢不平凡的一生。书中收进珍贵历史照片和墨迹70余幅,不少是首次与读者见面。

  本书把作者追述父亲罗家伦与母亲张维桢的新旧章篇,加上罗家伦回忆师友及一些他们两人具代表性的遗著,连同几位罗家伦的朋友和学生对他悼念的专文,综合起来,构成一本从多个角度出发的传记。读者不仅能从中认识罗家伦与张维桢的生平,也能够体会出他们那个时代的沧桑。

作者简介:

  罗久芳,年生于南京,长于重庆。年出国,在印度和澳大利亚念完高中,年悉尼大学文科毕业。同年入美国密西根大学研究院,主修近代史。年获硕士学位,年获博士侯选人资格。曾任密大中文系助教,华盛顿大学远东学院研究助理。七十年代起开始整理乃父遗稿,文物,协助出版《罗家伦行生文存》工作。

  -年任职州立西雅图中央社区学院,讲授英语及中国历史课程。

罗家伦介绍:

罗家伦(~),现代教育家。字志希,浙江绍兴人。年入北京大学,曾与傅斯年等组织新潮社,创办《新潮》杂志,积极投身五四新文化运动。年赴欧美留学。年回国,任教于东南大学历史系及附中。年,出任清华学校首任校长。任上治校有方,颇见成效。年8月起,任中央大学校长。时中央大学正处于数易校长、余波未平的动荡状态。他到任之初,即以明晰的教育理念提出“六字”治校方针(安定、充实、发展)与“四字”学风(诚、朴、雄、伟),并把“创造有机体的民族文化”作为中央大学的使命,为学校的恢复与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此后,他广揽名师,优化学科,兴建校舍,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在他的主持下,中央大学走出了阴影,迎来了建校史上辉煌鼎盛的黄金时代。他具有超前的发展眼光,曾提出在南郊石子岗一带兴建中央大学新校区,力图建设一个能容纳~人的学术之都。正当他要将这一蓝图付诸实施之际,抗日战争爆发,计划被迫搁置。之后,他又力排众议,将中央大学西迁重庆。他在艰苦的条件下继续执著地谋求学校的发展,中央大学成为全国名副其实的最高学府。以致在抗日战争初期的统一招生中,把中央大学作为第一志愿的考生,曾占当时全国报考人数的2/3。年,罗家伦辞去中央大学校长一职,从此离开教育界,担任一些闲职。抗日战争胜利后曾任国民党中央党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驻印度大使。年赴中国台湾,任国民党中央党史编纂委员会主任委员、考试院副院长、总统府国策顾问、中央评议委员。主要著述有《新人生观》、《科学与玄学》、《中山先生伦敦蒙难史料考订》等。

张维帧介绍:

大学期间,张维帧把她的名字从“薇贞”改成“维桢”,表示她对传统女子贞节观念的反抗。大学毕业后,申请到美国密西根大学留学,年回国后与罗家伦结婚。婚后担任新政府国际宣传处主任,主管向外国通讯社及外人在国内办的英文报刊提供咨询。

年因罗家伦就任清华大学校长张维帧离职,此后用功阅读英、美两国出版的新书,完成了十余篇书评,发表在《现代评论》、《图书评论》、《东方杂志》、《武汉大学社会科学季刊》等杂志上。另外着手翻译的《世界文明简史》,则因故没有完成。年张维帧随夫回到南京,曾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政治系兼任教课一年。年离家与三位妇女代表乘船赴美国檀香山,参加为期两周的第三届泛太平洋妇女会议。会中她宣读了一篇三千字的论文,题目是“年来中国的经济重建”。她用数据介绍了中国在铁路、公路、民航、电信、水利、农业、社会福利、农村建设等方面的努力与成就。特别提出日本占领东北三省带来的伤害,以及中国自强不息的决心。

年卢沟桥事变后,张维帧投入了南京成立的“全国妇女抗战后援会”的捐款工作,日军逼近南京时,张维帧带着一家数人先往汉口,参加了“汉口妇女抗敌后援会”的工作,除了捐款,还有劳军、缝军衣和救济孤儿与流亡儿童。年三月“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成立,由宋美龄担任理事长,张维帧是理事之一。国民政府撤退到重庆后,她担任的是歌乐山保育院的工作。后方的六十多所保育院,抚育、教养了数万名战争孤儿和难童,让他们走出浩劫,得到教育和就业的机会而成为有用的人才。

年张维帧撰写《爱护民族生命的萌芽》和英文稿《战争中的妇女》,年被选为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加入外交委员会。当时滇缅公路是中国的重要生命线,而日本向东南亚诸国宣扬所谓“东亚共荣圈”,来阻挡中国对侵略的抵抗。为此国民参政会组织了亲善访缅团,张维帧是八位团员之一。在英属缅甸的首都仰光和其他城市作九天访问时,张维帧代表中国妇女对当地团体作过三次英语演说。最正式的一次讲题是“中国民主体制下的女权”,介绍了中国妇女地位的演变,以及近年来她们的努力和成就。临行前她又在无线电台向缅甸人民广播,特别强调抗日战争中,中国妇女的牺牲也是为了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在亚洲奴化女性的阴谋

赞赏

长按







































北京有没有专业看白癜风的医院
白癜风的药物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xunbuy.com/ckzl/178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