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盟汉方
如何做到让孩子健康的治疗各种病症?家长一定要学习,要变成智慧型家长、学习型家长。因为如果你不懂这些医学知识,实际上你就对孩子的健康没有根本的把控能力,你不知道什么会引起孩子生病,不知道孩子生病怎么办,只有睁大眼睛求助于别人,永远都是被动的。
有智慧的家长是什么样的呢?是掌握了中医育儿知识以后,知道孩子的病是从何而来,然后主动去调整。
做一个有智慧型的家长,而不是依赖于抗生素,中西医结合用药来治疗,急症控制后,再过渡到只用中药贴来治疗巩固。让儿童病症不再棘手,简单健康的度过病症困难期。
儿童常患的疾病有哪些?
一、小儿感冒
儿童感冒的原因有很多种,可能是抵抗力低下,也可能是不注意季节变化衣物的减少,3岁以下的小孩,由于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健全,会很容易引起感冒,儿童感冒也容易引起其他的病发症,发烧、咳嗽(扁桃腺炎,支气管炎)。
适应症家长辨认指导
1、根据咽喉症状来判断:
1)咽腔大红、深红、肿不流鼻涕为细菌型上呼吸道感染:贴敷两个涌泉和天突穴;
2)咽腔不红,水肿为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贴敷两个涌泉和两个肺腧穴;
3)咽腔淡红,伴有流涕,咳嗽为病毒性或者支原体衣原体感染:贴敷两个涌泉、大椎和膻中穴;
2、根据肚子症状来判断:
1)肚子胀气,大便干是细菌型上呼吸道感染;
2)肚子胀气,大便溏,流鼻涕,流眼泪为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3)肚子胀气,不流涕为复合性感染也就是病毒性或者是支原体衣原体感染。
3、根据舌苔,鼻子症状来判断:
1)流清鼻涕,舌苔白为病毒性;
2)流黄涕或不流涕,舌苔黄为细菌型;
3)青黄交替或不流涕为病毒性或合并支原体衣原体感染。
二、鼻炎
鼻炎是小儿常见病发症,鼻咽炎一般哟六种情况,家长一定要清楚自己的孩子是那种症状
适应症家长辨认指导
1、儿童急性鼻炎:一般由急性感染所导致,俗称“伤风”或“感冒”,患儿容易鼻塞、鼻腔分泌物增多,早期清水样涕,慢慢形成黏液脓性鼻涕,患儿表现低热和全身不适感。
2、儿童慢性鼻炎:一般由急性鼻炎发展形成,与合并细菌继发感染、治疗不彻底和反复发作有关。
3、儿童过敏性鼻炎:如果是一年四季常发病者称为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如果只是在季节中发病者则称为季节性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发作时,一般可见鼻粘膜苍白、水肿,鼻内大量清水样鼻涕滞留。
4、儿童萎缩性鼻炎:鼻粘膜、骨膜和鼻甲骨等鼻组织萎缩,而鼻腔比较宽大,鼻粘膜丧失其正常生理功能,患儿鼻内干燥,通气难畅。
5、慢性肥厚性鼻炎:往往是因为慢性单纯性鼻炎发展而来,长期慢性炎症、淤血,使得鼻粘膜或者鼻甲出现增生,也就形成了慢性肥厚性鼻炎。
6、儿童干酪性鼻炎:这是较为罕见的鼻病,干酪性鼻炎患儿,其鼻内干酪物积聚,恶臭味重,容易侵蚀鼻内软组织和骨质。干酪物中往往有脱落上皮、坏死组织、化脓细胞、胆固醇结晶和霉菌样微生物。
三、小儿健脾胃
儿童脾胃是成长发育的关键,可以健康吸收营养维生素的孩子,会更健康,其实还是家长没有意识到孩子脾胃的问题。脾胃是后天之本,随着年龄的增长消化功能会越来越强,小时候脾胃消化功能是很差的。所以3岁左右的儿童经常出现脾胃问题
适应症家长辨认指导
1、急性胃炎,常有上腹疼痛、恶心、嗳气、呕吐和食欲减退等,临床表现常轻重不等。可伴有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细菌感染的孩子伴全身中毒症状或伴急性肠炎。
2、慢性胃炎绝大多数表现为进食过程中或餐后反复发作的上腹部或脐周疼痛,部分患儿部位不固定,轻者为间歇性隐痛或钝痛,严重者为剧烈绞痛,往往伴有呕吐。其他症状包括进食后上腹饱胀、恶心、厌食伴反酸、嗳气等。冷食、硬食、辛辣或其他刺激性食物会引起症状或使症状加重。出血也是其症状之一,尤其合并糜烂,可以反复小量出血,亦可为大出血。小婴儿还可表现为慢性腹泻和营养不良。检查时上腹部可有压痛,亦可无明显体征,少数患儿有消瘦、贫血。
2、外感腹泻:即病毒性腹泻起病急促,泄势急迫,大便稀薄或如水样,伴有肛门红肿,腹痛恶心呕吐,舌苔黄,时有发热哭闹。
3、伤食腹泻:积食、伤食引起的消化不良型腹泻,小儿大便酸臭,内夹杂未消化食物残渣。夜寐不按,舌苔垢腻。
4、厌食症:小儿较长时间见食不贪,食欲不振,厌恶进食的病症。
四、小儿咳喘
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
适应症家长辨认指导
1.急性咳嗽
是指病程小于2周,多见于上呼吸道或者下呼吸道感染引起以及哮喘急性发作。
2.亚急性咳嗽
是指病程大于2周而小于4周,除呼吸道感染外可见于细菌性鼻窦炎和哮喘。
3.慢性咳嗽
咳嗽症状持续>4周称为慢性咳嗽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