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钢琴十级证书打快板当导游退而不休

白癜风最新诊疗共识 http://m.39.net/pf/a_9325167.html

19岁刚毕业时,刘艺想去幼儿园做保育员,但没能如愿。“如果我这里不干了,就准备好好弹琴,考个十级钢琴证书,然后教小朋友弹琴。”

全文字,阅读约需8分钟

新京报记者赵利新叶红梅实习生赵钰婷编辑白爽校对陈荻雁

近期,中国老年人才网的上线,让许多人的目光聚焦于老年就业群体。9月15日,记者浏览网站发现,该网站有条求职信息发布,求职人年龄集中在50-65岁,学历从高中到博士都有,求职意向涉及保安保洁、营养师、会计、教学等;招聘信息则有61条,包括护理员、医生、在线教师、农田水利顾问等岗位,学历覆盖无要求到本科。

“我们做的是面向老年群体的兴趣教育平台,想招老年老师,是因为老年人之间兴趣更相通、交流更方便,而且老年人来教学往往是出于对授课内容的喜爱,且有深厚积淀,教学质量很高。”在该网站发布招聘信息的春榆学社负责人王洪川告诉记者,他们已经排课的老年教师有9位,其中有4位是从老年人才网招来的。

也有其他岗位与老年人适配。某公司负责人表示,他们正在该网站招聘一个文职岗位,工作内容比较简单,年轻人会觉得缺乏挑战,对老年人就比较合适。“有些老年人渴望工作,而且他们的心态、工作能力、身体条件也都能胜任。”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推进老龄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显示,预计“十四五”时期,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4.2亿左右,占比将超过30%。而我国职工现行退休年龄是男性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一些退休人群还具备劳动能力,也有重新工作的想法。

人们为何工作?有人为谋生,有人为责任,有人为情怀。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尽力寻找与自身劳动力价值和期望相契合的锚点。年轻人如此,老年人也同样经历着这一切。

━━━━━

“问儿子拿,不好意思的”

从年到年,刘艺一直在上海的一家国企后勤科工作。年,50岁的她从工作了31年的岗位退下来。

退休以后,刘艺旅游的脚步从上海迈向周边城市,之后到北京,后来迈出国门,飞到韩国和日本。

但年,刘艺因股票亏损了39万。她身体也不太好,患有慢性胰腺炎,劳累过度会手疼。医院两次,打针治疗,算上交通费,一个月要花元左右。“每个月生活费七七八八的,四千多的退休工资根本不够。”刘艺说,她还计划等儿子结婚时,将老房子卖了,再添些钱,为儿子购置一套新房。

出于这些经济上的考虑,刘艺决定再就业。她的亲姐姐经济条件很好,劝她不要这么辛苦,可以支援她,还未成婚的儿子也说把自己的工资卡交给她,但刘艺坚持要工作,要自己赚钱。

“主要是我以后不能连累儿子,生病了自己有钱,万事好办。问儿子拿,不好意思的。我许多同学下岗了都不干的,打打麻将之类的。有的家庭条件不好也不干,每个人想法不同,我再就业是为经济。”刘艺说。

对于喜欢接触新鲜事物的刘艺来说,互联网并不陌生。年她就开始上网,她说自己打字速度飞快,各种时兴的网站、APP都用得很流畅。再次找工作,她主要也是在求职网站发布求职信息。

重新进入劳动力市场后,刘艺辗转换了三份工作。第一份是在机关做后勤,每天早上打扫办公室、添添茶水、倒倒垃圾,工作还算轻松。但单位离家太远,她每天早上不到六点就要出门去赶最早的一班地铁。“走路上头昏脑涨的,有次摔了一个大跟头,觉得不合适,干了半年就没继续了。”

后来,刘艺在银行待了一个半月,做类似的后勤工作,“但是那个单位不讲规章制度,晚上九点多老板还来电话吩咐活儿,干不习惯。”

现在刘艺在一家商场看护货梯,每天就是在电梯附近组织进出的人排队,有疫情之后提醒大家扫码、戴口罩。工作时间从早上七点到晚上七点,隔天轮休,每个月基本工资元,还有饭补、高温补助、年终绩效等。

“活儿不累,但是熬时间。”所幸基本是坐班,中午还有两个小时左右的休息时间。

现在的工作地点离家不算远,最开始刘艺每天骑电瓶车通勤,但是年纪大了,眼睛不好,去年十月,她骑车时和快递员撞了车。那之后,她就每天搭地铁上班,全程差不多40分钟。

这份工作刘艺已经干了近五年,从年开始,每年续一次合同。“我同事63岁还在干,本来是60岁强制退休的,现在可以到65岁。”对于这份工作,刘艺还算满意,虽然谈不上喜欢不喜欢,“无所谓,因为我们也不是偷懒的人。”她现在58岁,准备在这个岗位上做到65岁。

业余时间,刘艺闲不住。老太太们喜欢的活动,如广场舞、打麻将、聚在一起谈天,她都融入不了。平常刘艺会弹钢琴、学着吹口琴,她还喜欢上网,会在小红书等平台上晒自己旅游的照片,写大段的所思所想。即使她自嘲“老太婆”,也认为自己心里是年轻的。

19岁刚毕业时,刘艺想去幼儿园做保育员,但当时没能如愿。“如果我这里不干了,就准备好好弹琴,考个十级钢琴证书,然后教小朋友弹琴。”她想了想,觉得自己还是更喜欢小孩。

▲年元旦,刘艺在普陀山。受访者供图

━━━━━

从来没想过退休

做个“斜杠老年”

9月6日下午三点,厦门机场上空蓝天白云,一身蓝色正装的王娟戴着墨镜和黑色口罩,走过候机厅里的排排座椅。在一块能倒映出人影的玻璃窗前,她侧身看了看自己的身材轮廓,比一周前更瘦了些——外人很难发现这位衣着精致的女律师,已经63岁了。

“退休?从来没想过退休。我从十几岁念书开始,是始终处于一种高压的生活状态。”王娟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是一所省属大学的教师。除了在学校里负责教学、法律研究及行政管理,她还在业内杂志从事编辑工作,并在多个学术协会挂职。

王娟评价年轻时候的自己就是个“斜杠青年”。上世纪80年代,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王娟认为自己比较幸运,不到30岁就成为学校部门负责人。在外人觉得自己事业顺风顺水的时候,王娟暗地里考取了法律职业资格证。

“准备法考时,不到30岁。那时候,我除了在大学有教职外,还有6个社会兼职,挺忙的,而且还要带孩子,每天都熬夜,学英语、啃法律。能顺利通过法考,还不耽误工作,是熬夜熬出来的。”王娟说。

王娟如今是业内小有名气的行业律师。凭借专业能力和数十年的实务经验,她代理过多起恶性刑事案件,颇受业界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xunbuy.com/ckzl/85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