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小学家庭科课程目标知识和技能

医治白癜风的著名专家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2840/
年3月,日本文部科学省颁布了新版《小学家庭科学习指导要领》,其课程目标分别从“知识和技能”“思考力、判断力、表达力”“向学力和高尚的品格”三个维度对家庭科必备的资质和能力进行了详尽阐述。课程目标的突出特点在于注重跨学年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注重“资质和能力”的明确性、注重社会参与的密切性。解读新版《小学家庭科学习指导要领》,为我国在基础教育阶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将“家庭科”融入各类课程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日本家庭科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它以家政学理论为指导,将衣食住、家庭、保育、消费和环境等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内容作为主要切入点,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理解自我、承担责任、生涯规划、人际关系、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能力。年3月,日本文部科学省颁布了新版《小学家庭科学习指导要领》,面对近年来日本提出的“生存力”和“知识活用”理念,家庭科为这些理念的具体化提供了新的方向。一、小学家庭科新动向的产生背景(一)适应瞬息万变社会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周围的环境正在发生质的变化。一方面,人工智能和现代化科技的飞速发展推进了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另一方面少子化和老龄化日趋加剧、核心家庭化导致的教育功能下降以及社区交流疏淡也为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难题。家庭可通过学校课程弥补家庭中生活技术的传承,培养学生未来生活中必需的生存力,引导学生主动地思考“创造什么样的未来”“如何使社会和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美好”,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构建美好社会和创造幸福人生。(二)基于法律法规的要求日本在年修订的《教育基本法》中提出,义务教育旨在提升每个学生的能力,培养他们自立地生存于社会所需的基本技能和作为国家和社会的建设者所必备的基本素养。[1]家庭科的课程内容由“家庭·家庭生活”“衣食住的生活”“消费生活和环境”三部分组成,基本涵盖了人类生活所需的全部领域。家庭科着眼于每个时代突出的社会问题和生活问题,如性别角色分工、消费问题、环境破坏和人口老龄化等,引导学生关心自己,关心家庭,关心社会和世界,形成“自立”和“共生”的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未来生活的建构中。二、新版小学家庭科课程目标的改定要点年日本家政科的总课程目标是运用经营生活的视角和思考方式,通过一系列有关衣食住的实践性、体验性活动,养成创造美好生活所必备的资质和能力。[2]具体目标如下:第一,理解日常生活中有关家人和家庭、衣食住、消费和环境的基础性知识,并掌握与其相关的生活技能;第二,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设计课题,思考解决方案,实际应用并进行改善,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养成解决问题能力;第三养成珍视家庭生活、重视家人和社区内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情感,树立作为家庭成员通过实践努力创造美好生活的态度。(1)第一项子课程目标指向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此目标强调把家庭生活作为学习内容的主要焦点,以家人和家庭、衣食住、消费和环境等相关内容为主题,在理解日常生活中有关家人和家庭、衣食住、消费和环境的基础性知识的同时,掌握相关技能,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这里的“知识”不单指个别的、碎片的知识,还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基于既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发展对家庭科深刻的理解。“掌握相关技能”强调学生不仅要按照学习的阶段顺序掌握个别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够将这些技能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自主、灵活地将其应用到多变的课题和情境中。(2)第二项子课程目标指向思考力、判断力和表现力的养成。要求学生在探索-解决-实践-表达这一周期性的学习过程中运用习得的知识技能,养成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明确培养学生解决现实课题的能力。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性学习,体会到解决课题后的成就感和实践的快乐,在日后以更积极主动的态度面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解决。(3)第三项子课程目标中指向向学力和高尚品格的培养。首先,要求学生和家人共同感知自己的成长,培养学生珍视以衣食住为中心的家庭生活的意欲和态度。其次,要求学生意识到家庭生活不仅局限于自己与家人间,还需要通过与社区居民交流并共同创造丰富多彩的生活。再次,要求学生有作为构成经营家庭生活重要成员的自觉性和主动为构建美好生活努力的态度。最后,要求学生灵活运用从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树立创造美好生活的实践性态度。这种实践性态度使学生在家庭科中获得的资质和能力最终与社会相连接,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生存力具有重要作用。三、新版小学家庭科课程目标的特点(一)注重跨学年的系统性、连贯性在本次修订中,家庭科课程目标的设计更加重视小学、初中、高中的一贯性,明确在各学段所要培养的资质和能力及其三要素的不同水平。在课程目标的设计上,将“资质和能力”作为支撑各阶段的重要骨架,将“经营生活的视角和思考方式”作为课程的本质和核心,在小、初、高阶段集中聚焦“家人和家庭”“衣食住”“消费和环境”三大学习领域,以“协作·合作”“健康·舒适·安全”“继承创造生活文化”“构建可持续发展社会”等热点问题为主要视角审视生活,思考创造美好生活的方式方法。注重小、初、高各阶段间课程目标的衔接,确保知识的系统性和学习的连贯性。(二)注重“资质能力”的明确性新修小学家庭科课程目标强调对学生资质和能力的培养,从“知识和技能”“思考力、判断力、表达力”“向学力和高尚的品格”三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明确构成家庭科资质和能力的三个要素,即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创造美好生活的态度。本次修订的重点在于实现三个维度的平衡发展。为此,在家庭科的学习中,有效引入与实际生活相关联的问题情境,通过“经营生活的视角和思考方式”将这三个维度相互连接起来,培养跨学科所需的资质和能力。(三)注重社会参与的密切性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面向社会的课程”为理念,重视教育课程与国际、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中央审议会中明确强调,在全球化背景下,应当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xunbuy.com/zzjg/102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