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教育西航天鼎保育院家长育儿心得分
面对高原我们如何调整自己 http://www.bdfyy999.com/bdf/jiankangzatan/m/29714.html育儿心得分享小五班张梖宸家长从张梖宸(小名:甜心)出生开始,我和爸爸便开启了学习照顾甜心,看着她成长为今天4岁的小公主,每一步的成长带给我们的惊喜和幸福远远大于那些辛苦和劳累,我们也跟着甜心一起成长起来,努力做好一个好爸爸和好妈妈。今天3月5日,是甜心宝贝的生日,爸爸妈妈也对于这四年的成长做个小结,跟大家分享一些育儿心得体会。
上一篇文章: 淄博工贸学校幼儿保育工艺美术专业欢迎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一、细节才是孩子习惯形成的关键所在——培养正确的饮食习惯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好的习惯必须从小抓起,饮食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幼儿身体健康。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幼儿身体健康成长的保证。首先,为幼儿创造良好的进餐环境。甜心从半岁开始添加辅食,我们就给她准备好宝宝餐椅,她的餐椅就放置在我家餐桌旁边,为的就是给她创造一个固定、舒适的进餐环境。我上班离家近,每天中午和晚餐和家人陪甜心一起用餐,通过进餐时间和环境的“刺激”,使孩子建立起固定的条件反射,为就餐做好心理准备,以利于胃液的分泌,促进消化和吸收。现在她四岁了,吃饭习惯已经完全养成,我们告诉她,离开餐桌就是告诉大家:“我已经吃饱了。”同时,家长也要最好榜样,吃饭时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吃饭的环境,关掉电视和手机,不要给孩子养成边吃边玩的习惯,切忌有些老人或者家长总是担心孩子没吃饱,追着、赶着喂孩子吃饭。其次,培养幼儿吃多种多样的食物,避免挑食、偏食。食补好过任何保健品的营养补充,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孩子的偏食是父母一手造成的,对于孩子不喜欢吃的食物,父母可在网上搜索更多的做法和注意烹调方法;也可以跟孩子交流,询问她不喜欢此种食物的原因,这时候家长就要动动脑筋,可采取讲故事或歌谣形式教育幼儿,说明此种食物营养的重要性,如果吃了就会怎么怎么样,如果吃了就会变成什么(这个一定抓住孩子平时的喜好),或者就会长高高等等,并积极诱导或者陪孩子一起吃这个食物。我举个例子吧。甜心之前不喜欢吃木耳,有次我做了木耳炒肉,甜心只吃肉,不吃不耳。我就问她:“甜心,你为什么不喜欢吃木耳?”甜心告诉我:“妈妈,木耳看起来黑乎乎的,我不爱吃”。我知道原因后,我就跟她讲;“甜心,你知道木耳的本领多大吗?你如果吃了它在你肚子里,它可以把我们肚子里的细菌和小虫子都卷走,这样你就不会肚子疼啦,而且还会长高高。”说完我就开始假装特别好吃的样子大口大口吃起来,然后让甜心也尝一口尝尝看,就这样,换着花样把木耳做了两三次,甜心以后就不决绝木耳了。最后要培养孩子餐前洗手并独立进食的习惯。我们给甜心强调“病从口入”。告诉她手接触外界物品最容易受到污染,常带有几万个细菌,指甲缝里可藏细菌几十种,如果吃饭前不洗手,很容易随食物将细菌吃进体内而导致生病。另外特别给大家强调培养孩子独立进食的习惯。
二、增强孩子的安全感、归属感和价值感——正确引导和培养孩子的日常生活习惯
小孩子对世界和生活的认知主要都是来源于父母,而且生活习惯一旦养成就不容易再改变,所以说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的成长,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形成将会培养孩子后期独立与自我自律意识,对孩子后期自我管理、自我意志力和控制力的培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首先生活要有规律,按时作息。家长尽量保持与孩子的生活起居的一致性,要么选择有一个家长与孩子的作息要保持一致,要么家长选择按点陪孩子,待孩子进入梦乡后的时间才属于家长自由支配的时间。其次,创建良好的家庭环境。首先父母要努力创造和保持一种和谐愉快、互相尊重的氛围,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才可以感到温暖,有安全感;孩子受到这样一种良性的家庭氛围的熏陶,自然就会充满自信,对生活更加热爱,今后的人生道路才会是积极向上的。同时,家庭给孩子还需要建立整洁的家庭环境,孩子从小萌发出爱美爱整洁,爱护物品,生活井然有序的良好行为习惯。最后日常生活中学习教育孩子要科学引导,重视父母的榜样作用。儿童的可塑性非常强,非常善于用她稚嫩的眼光观察与模仿周围人的行为举止。孩子进入社会的第一步就是和家庭成员的频繁接触,所以说父母是小朋友积极模仿的对象,他们的一举一动对小朋友的影响都是牢固而深远的。所以,须知言传不及身教,生活中处处都要以身作则;生活中面对儿童可能出现的错误或不足之处,要给予科学的引导,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批评甚至体罚。生活中要正确引导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引导孩子养成主动做一些家务的生活习惯,孩子的独立意识与自我责任感会增强。此时我们家长需要做的是鼓励孩子多去尝试,多用赞许的目光和夸奖来认同孩子所取得的进步,待孩子有一些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后,对他们的再循序渐进地提出进一步要求。
三、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有效的陪伴
陪伴孩子不是父母看着孩子,只要她吃饱穿暖、不磕不碰就叫陪伴。现代社会节奏越来越快,尤其是二胎政策开放后,家长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把大量时间和精力集中在赚钱养家上,渐渐忽略了对孩子的陪伴。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赚更多的钱是为了让孩子可以有更多的选择,譬如:选择更好的兴趣班,更好的学校,更好的课外读物,更好的未来。对孩子而言,他不知道什么是“更好的”,也不喜欢在休息日奔波于各类兴趣班之间,他只想父母陪伴在身边。孩子想要的陪伴是父母专注于跟她交流、玩耍、互动。而很多家长误认为陪伴是跟孩子呆在同一个空间就行,大家各忙各的,这种视为无效陪伴。以下几点大家可以参考:第一,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xunbuy.com/zzjg/5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