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保育师如何一人同时带几个孩子二胎,没
Hi,FRANCE
二胎,没那么可怕
我在法国
学习做妈妈
二
胎
来
了
前言
点击聆听
前言
我生活在法国,每年回国家人都会问我准备生几个孩子?我总是那句话:保二争三,即两个保底,有能力生第三个。家人就笑话说,国内几个家长带一个孩子都累垮,你一个人怎么能带两三个?
我想了想,法国有种持照保育师,国家规定可以一个人带三个0-6岁的孩子(有的地区可以四个),她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如果她们能做到,我也可以。所以,为了专业化带娃,我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去学了专业课程:婴幼儿护理及陪伴。拿到这个文凭,我可以在托儿所做保育员,在幼儿园做生活老师,甚至可以开一个小型托儿所,那生两三个孩子自己带有什么问题。做妈,就是那么硬核!
那保育师如何一个人同时带几个孩子呢?她们的秘诀到底是什么?
了解孩子、节省体力
技巧一
“了解孩子”是“事半功倍”的前提。试想,工作中,你连“甲方爸爸”真正的意图都没有揣摩清楚,忙再久也是“白瞎”。当然,也有些“甲方爸爸”其实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这就需要我们替他梳理。一旦把“客户需求”弄清楚了,我们的工作才谈得上“有效率”。带孩子的道理也是一样的,更多的聆听、理解、尊重是有魔力的,你的孩子表达、抒发了自己的意图和情绪,就会变得乖巧很多。当然,对孩子的理解力需要时间的积累,也需要一点天赋。
此外,想做八面玲珑的父母,积累必要的“知识储备”也是必须的。我踏上工作岗位前,读了4年本科、3年硕士,那做父母,怎么可能一点书都不看,就敢赤膊上阵了呢?孩子的吃喝拉撒怎么弄?孩子怎样一步步成长?有些什么样的规律?怎么给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准备玩具?怎么陪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做游戏、做活动?怎么给孩子准备营养均衡的饭食?万一孩子生病,如何遵照医嘱护理孩子?当这些问题的答案都了然于心,那照顾起孩子来就能得心应手,也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工作。
场地安全,布局合理
技巧二
持照保育师的工作环境是需要国家审核的。审核什么呢?最重要的就是场地安全、布局合理。
电路是不是符合规定?电插座是不是保护起来?水源不能让孩子轻易触碰。窗户做得好不好,是不是又通风、又保暖,又不会让孩子轻易就打开?就餐、就寝、玩耍的区域是不是相对独立?楼梯、走道等容易跌倒的地方是否用护栏隔开?门缝容易夹手的地方贴上防护条。家具有尖角的地方贴上防护垫。易碎物品、化学清洁剂、药品是否都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等等。
这些场地安全的标准十分重要,如果家长在家带娃的,也可以注意调整一下。一来,带孩子的时候不用再时刻紧盯、提心吊胆。二来,孩子也不容易“闯祸”,他可以尽情地探索身边的事物,又不怕遇到危险。
指定合理的时间表
技巧三
保育师每周都要提前制定一张作息表:上午几点到几点玩什么?中午几点到几点吃饭?下午除了午睡还有什么安排?什么时候吃点心?根据天气情况,是否选择带孩子出去逛逛?这些都安排得妥妥当当。到了点,照表操作就行。
有时间表,就说明孩子的作息相对来说比较规律。所谓规律,并不是“到了两点一定要午睡”,而是帮助孩子有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到了饭点才吃饭,两个饭点之间不需要吃零食,六个月以上的孩子饿了就饿着。到了差不多平时都会睡觉的时间点,就不要给孩子安排剧烈的活动,让孩子听听轻音乐,给孩子读读绘本,帮助孩子平静下来。
家长帮助孩子建立规律而又合理的生活作息,可以让孩子更有安全感、情绪更平稳。因为久而久之,孩子自己都知道接下去该干什么,不会活在一片混沌之中。像我儿子,养成了规律的生活习惯,现在饭点就来催我开饭,睡觉就自己示意上床(当然也有时候玩得特别开心不肯睡的)。
有规有矩,很重要
技巧四
给孩子做规矩是很多家长的噩梦。孩子那么可爱,怎么舍得限制他,让他随心所欲、开开心心的不是很好吗?可是他是开心了,你开心吗?孩子没规没矩,家长围着孩子转,搞得身心俱疲,很容易精神抑郁,更可能“燥郁”,就是一直温柔地忍忍忍、哄哄哄,忍无可忍再突然暴怒吼孩子。
这样对孩子真的好吗?显然不好啊。孩子都莫名其妙,他不知道界限在哪里,还想疯狂试探你的底线在哪里。这场拉锯战中,双方都不是受益人。
要想提高带娃的工作效率,就要制定规矩。规矩不用太多,太多了遵守不了。规矩也不能太少,太少了“不成方圆”。规矩要清晰、简短。比如,“早上不能看电视”、“饭前便后要洗手”、“别人在玩的玩具不可以抢”、“吃饭的时候就吃饭,不看电视,不玩玩具”、“别的孩子在卧室睡觉,不睡觉的那个就不可以进入卧室”,等等。所谓“规矩”就是你的原则和底线,要守住了,偶尔有例外也要跟孩子说清楚:“今天我们边吃饭边看电视,是因为马克龙总统要演讲了!”
同时带几个孩子,孩子肯定是会抢玩具的。专业保育员只遵守一个死规矩,并不断给孩子洗脑:别人在玩的玩具不可以抢。不谈物权、不谈长幼,因为这些个规矩对4岁以下的孩子来说都太复杂。“谁先拿到就是谁的”,这个原则简单易懂,即便是婴幼儿,坚持灌输这个游戏规则,半个小时左右,孩子就可以和平相处了。
不要以为孩子小,听不懂。你反复地重申一个道理,他是可以理解的。当然,4岁以下没有足够的自制力时刻遵守规矩。你需要一遍一遍地提醒。
如果,某一个规矩一直成为你跟孩子“斗争”的导火索,你可能需要另外想想办法。比如,如果你的孩子就喜欢在吃饭的时候看电视,那尽量换个地方吃饭,让孩子看不到电视,“眼不见心为静”。又比如,你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喜欢扔书,那就把书都收到高处去。
有规有矩的孩子进了学校更合群,进了社会大方得体。带孩子的家长或者保育师也能心情舒畅,心理健康。
不要因为孩子哭闹
就轻易妥协
技巧五
有的家长说,带孩子都没法上厕所,有没有?!这是一个迷思。当你决定做一件事的时候,不要轻易为了孩子的眼泪妥协。要上厕所,就去,他哭让他哭,跟他说清楚,你有你的生理需要,如果怕他不安全,可以把孩子放进护栏里。
切忌孩子一哭闹就妥协,因为那是在“正向强化”孩子的哭闹行为。孩子会想,既然我哭哭闹闹是有用的,那以后我就这么干,小哭小闹没有用,我就来场大的。所以,当孩子哭闹的时候,你可以先分析一下他哭闹的原因,如果不是因为病痛或者紧急要处理的事件,你可以让他哭一哭,先做你计划好要做的事。
切忌大吼大叫地管孩子,因为那样你会发现,终有一天,你的孩子也会这么大吼大叫地回应你。你就是孩子的榜样!最完美的做法是“温柔而坚定”,态度平和,又有原则。
操练孩子的独立能力
技巧六
一个人带两三个孩子,比较省力的是孩子之间有一点年龄差。比如,一个在襁褓中,一个会走路了。或者,一个刚会走路的,和一个已经懂点事的。如果两个孩子年龄都很小,而且年龄差距比较小,照顾者的确会比较辛苦一些,会出现顾不过来的情况。
有年龄差距的好处在哪里呢?4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听家长的指令了(如果做不到的话,需要强化做规矩)。2岁半-4岁可以一定程度上照顾自己,比如自己玩、自己脱鞋、自己穿衣服、自己洗手。不会爬的孩子行动力差,你不怕他乱跑,以至于离开你的视线范围。刚会走路到2岁半之间是比较需要操心的。
家长可以按照孩子的特性来照顾孩子,比如洗手的时候,她只需要照看年幼的孩子,稍大的孩子先试着自理,最后家长再帮忙检查一下“洗手”的完成度就可以了。
切忌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做,孩子的自理能力太差,家长就会超级辛苦。孩子不能照顾自己,你就得当他的“奴仆”。其实,小孩子是非常期待长大的,当他发现自己可以像大人一样自己吃饭、自己洗手、自己脱衣服、穿衣服,他会充满成就感。不要因着自己的殷勤,不知不觉剥夺了孩子成长的喜悦。
遇到突发情况
分清主次、随机应变
技巧七
带孩子会出现很多突发情况:小孩拉屎拉了一身,玩的时候磕到了起了个包,一个孩子把另一个孩子咬了,吃饭的时候菜盘被扣在地上。偏偏有时候几件事还会一起来。这种情况多来几次,父母就要怀疑人生了。
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就是要冷静,冷静、冷静、再冷静,只有足够冷静,你的大脑才能运作。你可以用理智去分析一下当时的情况,什么事情最紧急,什么事情相对不那么紧急。
比如,小孩拉屎拉在身上,相比一个孩子把另一个咬了,就没有那么紧急。因为,一个孩子使劲咬另一个孩子、还不松口,就是危险的,会造成伤害,是有后果的。这就要优先处理,你要把孩子拉开,咬人的孩子要教育,被咬的那个要护起来,再弄明白怎么会有冲突的,一切都妥当了再去处理屎拉了一身的孩子。因为,屎拉了一身,除了臭一点,擦起来考验你的心理素质以外,没有严重后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种应变能力也是需要经验累积的。
结语
结语
带孩子有千千万万种技巧,但归根结底就是一件事:在照顾好孩子之前,先照顾好你自己。你平稳的情绪和坚定的意志是你孩子最好的榜样。你的孩子会学着你的样子处理情绪和矛盾,也会照着你生活的样式长大。
应晓蕾32岁
在法国生活12年结婚7年有个娃
出口政策及采购管理双硕士
5年国际采购工作
6年儿童团契老师
2年儿童团契负责人
1年法国社会福利机构移民儿童课后辅导
CAPAc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xunbuy.com/zzjg/7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