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在武汉战斗知名爱国民主人士郭秀仪
她曾在武汉战斗
武汉八办纪念馆
她出生名门,却在战火中挺身而出,慰问伤员、组织募捐、收容难童,为战时儿童保育和妇女救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闪闪红星
名门闺秀还心系国家,实属难得。
武汉八办纪念馆
对呀,而且她还师从齐白石,是齐白石最得意的女弟子。
闪闪红星
那就非郭秀仪莫属了。
武汉八办纪念馆
没错,一起来看看她的故事吧!
郭秀仪于年5月出生在上海,系名门之后,她的祖母徐莲是上海招商局会办徐雨之(又名徐润)的胞妹。年,郭秀仪就读上海文艺女校,毕业后到上海苏浙皖区统税务局工作。是我国知名爱国民主人士、社会活动家,中国妇女运动的先行者之一。
在武汉抗战
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战火致使不少儿童流离失所,处境凄惨。为此,郭秀仪与宋美龄、邓颖超、李德全等各界知名人士发起、创建并领导了“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及“妇女抗日救国委员会”,积极动员和组织妇女宣传抗日、支援前线、慰问伤员、组织募捐,收容难童。
△年,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在汉口成立,郭秀仪(后排右三)任常务理事
保育会成立后,武汉掀起了颇有声势的募捐活动,郭秀仪亲自主持汉口的献金台,为抢救难童募捐经费。除此之外,她还捐献了2万余元的积蓄,并负担起名难童的生活费用。当时,郭秀仪的募款额位居第三,仅次于宋美龄和李德全。
△郭秀仪主持汉口的献金台,为难童募捐
保育会成立之后,全国各地相继成立了50多所保育院。一批知识青年,特别是女青年,响应号召参加保育工作,流离失所的难童在保育院这个新“家”里,开始了新的生活。多年以后,他们中的不少人已经成长为各界精英,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中国各界妇女的这一义举也成为了抗日战争中一段充满光辉的篇章。
师从国画大师齐白石
△郭秀仪与齐白石师徒二人的合影
年初,郭秀仪在老舍夫人胡絜青的引荐下,成为齐白石的入室弟子,她天赋异禀且十分努力,逐渐成为齐白石晚年最得意的女弟子。齐白石常常在郭秀仪的作品上题词,即“郭画白题”,这种类型的艺术品不仅珍贵而且具有珍贵的历史文献意义。
△郭秀仪画的花
郭秀仪性情豪爽、人脉众多,曾替齐白石卖画13幅,售价高达多元,而按当时的行情,白石的13幅画也就值二三百元。这使得齐白石十分高兴,将自己保留多年的工笔册页等10幅精品赠给了郭秀仪。
△齐白石赠与黄琪翔郭秀仪夫妇的耕牛图
齐白石曾画过《耕牛图》数幅,一幅曾赠予老舍胡絜青伉俪,一幅现藏于中国美术馆,一幅赠送于黄琪翔郭秀仪夫妇,并题画曰:“琪翔仁弟正耕,九十二岁白石老人。”齐白石对郭秀仪在绘画上所展现的才华非常满意。齐白石门生众多,曾刻有“弟子三千赵吴无”一印,但对郭秀仪的评价是“同门只此人也”。
历经磨难初心不改
在“文化大革命”的风暴中,郭秀仪和丈夫黄琪翔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黄琪翔被批斗,她也成了“反革命家属”,被抄家,对此,郭秀仪仍坚信共产党,认为“‘四人帮’是邪恶势力”,认为“黑夜终将过去”,她劝慰、支持黄琪翔“坚持活下去”。后来,周恩来总理知道了他们的处境,派人去看望,并把他们安排到建国门外灵通观居住。年,黄琪翔在此逝世。
△从左至右分别是:张群、叶剑英、郭秀仪、黄琪翔、周恩来、朱德。这张照片见证了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合作的历史,在“文革”中险些被毁,幸得郭秀仪细心保护才保存下来。
粉碎“四人帮”以后,党和国家曾多次要为她改善居住条件,但郭秀仪说:“这里是在我们最困难时,周总理为我们安排的住所,我又在这里送走了黄琪翔,我要永远住在这里,永远怀念敬爱的周总理。”
郭秀仪在文化大革命中虽深受凌辱,仍坚强不屈,坚信黑暗即将过去,真理终会战胜邪恶,她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积极在海内外广泛宣传爱国统一战线,始终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奋斗不息。郭秀仪的爱国情操和高尚品格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
下期我们将为您带来模范妇女领袖——向警予的故事,敬请期待哟!
资料来源:中国农工民主党网、《流金岁月:郭秀仪传》、《清风见兰:郭秀仪的艺术生涯》
图片来源:《清风见兰:郭秀仪的艺术生涯》
文字:傅少瑾、王莹、洪叶
排版:刘璟
编审:张帆
监制:袁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xunbuy.com/zzjj/6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