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抽搐惊风非小事别再给孩子掐人中了

惊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急重病证

主要症状表现为抽搐、昏迷

证情往往比较凶险,变化迅速

如果家长急救方式不当

极有可能威胁小儿生命!

小儿惊风到底是怎么回事?对孩子有怎样的危害?发作时,父母应如何急救?相信这篇文章会对你有所帮助,一起看下去吧~

何为小儿惊风

小儿惊风,又称抽风、小儿惊厥,是指由于大脑异常放电而引起的阵发性肌肉抽搐,常伴有意识障碍。小儿惊风的发病率较高,5%~6%的小儿曾有过一次或多次惊风。

惊风的症状,临床上要归纳为八候——搐、搦、颤、掣、反、引、窜、视。表现为眼睛向上翻或凝视前方、牙关紧闭、面色发紫发青、关节内收、双手紧握、全身肌肉强制性收缩,抽搐的时间为数十秒到几分钟不等。

病因病机

小儿神气怯弱,元气未充,不耐意外刺激,看到奇怪的东西,听到巨大的声响,或者不慎跌倒,都有可能使神明受扰,肝风内动,出现惊叫惊跳,抽搐神昏等状况。小儿惊风主要分为急惊风和慢惊风:

1.急惊风

主要病机是热、痰、惊、风的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其主要病位在心肝两经。小儿外感时邪,易从热化,热盛生痰,热极生风,痰盛发惊,惊盛生风,则发为急惊风。

表现为壮热不已、呕吐烦躁、痰涎壅盛、颈项强直、目睛上视、牙关紧闭、唇口焦干、四肢抽搐、神志昏迷等。

2.慢惊风

慢惊风多见于大病久病之后,气血阴阳俱伤;或因急惊风没有痊愈,正虚邪恋,虚风内动;或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脾肾两虚,筋脉失养,风邪人络。病位在肝、脾、肾,病理性质以虚为主。

发病缓慢,时抽时止,抽搐无力,或于昏睡中时出现痉挛状态,两手颤动,肌肉跳动,面色苍白或萎黄,精神疲倦,肌肉消瘦,嗜卧无神,体温不高,甚则四肢发冷。

惊风应急措施

?一旦出现惊厥发作,要保持冷静,应立即将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移开危险的物件以免受伤,做好保护工作避免突然倒地防止摔倒、碰伤。

?迅速松开紧扣的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分泌物、呕吐物以防止窒息。最主要就是不要慌,保证呼吸道通畅就可以。

?保持安静,不要拥挤吵闹,保持空气流通。不要乱喊乱叫试图叫醒他,或者拼命摇晃他。

?禁止往口中强行塞入任何东西,如筷子、勺子及其他硬东西,以免导致牙齿断裂。不要强行用手指塞入口中以免造成施救者手指被咬伤或骨折,造成意外伤害。可以用软布包裹筷子放置在上、下磨牙之间,防止舌咬伤。

?不可强行按压抽搐的身体,过分用力可造成患者韧带撕裂、骨折、脱臼及肌肉拉伤。

?不要拼命按压人中、虎口等穴位,以免用力过度引起皮肤破溃、出血继发感染。

惊风推拿必杀技

治疗惊风的推拿手法有很多,今天给大家安利几组王德亮老师多年临床总结的“必杀”穴位——“一总、二少、内外、坎离、小天心”,效果立竿见影,一次即可见效。

1.一总:一窝风+总筋

(一窝风)

(总筋)

2.二少:二马+少府

(二马)

(少府)

3.内外:内外劳宫

4.坎离

5.小天心

按照上述手法,坚持按摩,孩子易惊易躁、睡觉翻覆、积食的情况都会有明显改善。另外,在按揉小天心时,王老师强调,父母要用双手按压此穴位,而非平时我们常说的揉或者捣。想了解更多注意事项、病机病理及日常护理等,一起来王老师的小课堂听听他怎么说吧~

长按识别下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xunbuy.com/zzld/56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