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保育技术学习系列1从头到脚认

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很多人对中医的看法,有人甚至付诸行动,开启了学习中医之旅。村樵闲客老师,京城明医,家学渊源深厚,为因应至亲好友学习中医的需求,本着“教一个人也是教,大家一起学也是学”的善意,开设了“中医儿科保育技术学习班”,计划从最基础的人体结构讲起,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使学生能够从中国医学的角度,对人体从上到下,从外到里,有个基本的认识,籍此达到“见微知著”,“知常达变”,“思外揣内”。本文摘自第一讲,涉及的中医基础主要有:“发为血之余”、“肾开窍于耳,其华在发”、“肝藏魂”……,老师用通俗浅显平实的语言诠释中医智慧,其独特的中医视角,常使人眼前一亮。头发、头窍、脖子一、头发:养头发,就是要养肝肾1、发为血梢,何为血根大家都听过一句话“发为血梢”,那什么叫梢呢?细小的末端才叫梢,它一定是远离发源地的地方。那么,谁制造了那些梢?有梢是不是一定有根?何为血根?我们认为是生发的能力制造了梢。因为它生发到最末端的时候,就无力再生发了,它的生发力量变成了零,那个点上就叫梢。那么谁管生发呢?根据中国医学的脏腑理论,肝主生发,所以,我们是不是可以推理出肝为血根?所以大家就记住这一点,头发的一端是头发梢的末梢,是一个封闭的尖儿,另一端是连着肝,就是说从肝起始到头发梢那个尖的末端是一条又一条的线,所以,头发也叫烦恼丝。你在生气的时候,才会怒发冲冠。一些肝脏有病的人,他的头发会感觉像草一样立起来。生发之地是肝,但是不能叫肝脏。中国医学说的肝和肝脏,与现代医学说的肝和肝脏不是一回事,前者涵盖并超越了后者。那如果肝作为生发之源,它一定有基础的生命指征,是一个阴性的物质,因为阴才有形,而有阴就一定会有阳,那如果他想生长的话是阴多还是阳多呢?一定是阳要多于阴,它才能够有生发的力量。充足的阳气和那一点点有生命物质的阴核,就构成了成长的基础,构成了它的表里关系。那个阴之核就是厥阴。所以,大家要记得厥阴是生之起点,也是阴阳两界的分点。这样大家就有一条线络,从头发的末端一直往身体里边走,就能够走到厥阴的那个地方,就是中国医学所说的肝。2、其华在发还有一句话叫“其华在发”,华是好看的意思。如果说“发为血梢”解决的是有没有的问题,指这个人长没长头发,那“其华在发”则是说这个头发长的好还是不好。那么怎样才能够长得好长得华美呢?首先要原材料充足,也就是说他一定要吃得饱饱的,跟人是一样的啊,要想头发华美一定要能吃得上饭能喝得上水。既然我们说它是血梢,那它要想华丽的话,它里边必须有很好很好的东西充实它。那血的原材料又是什么呢?先简单讲血的原材料有三种:(1)意识领域的魂,“血舍魂”。如果血里边没有魂,这血就是死血,就不流动了;(2)脾所运输的由胃产生的某种津液;(3)水,就是生木之水,由肾、膀胱给的水。水涵木,涵就是养的意思。这个梢是荣还是枯,决定于什么呢?决定于水,水多了就荣,水少了就枯。所以,其华在发的意思就是肾的水能不能够充足的到达血的梢。所以,养头发,就是要养肝肾。大家都知道何首乌,何首乌的功能是什么呢?就是养肝肾。二、窍:音入海,影入林发在头上,那么接下来就要说头,头是端的意思。端的本质又是什么呢?是藏还是显?是隐还是露?很明显啊,是显,是露!因为只有显和露,这个头才有意义。从头上露出来的叫什么呢?叫窍,简单来说,就是信息窗、通风口。窍一定要有归属,比如说肝的窍,肾的窍,肺的窍等等。也就是说在头的位置有不同归属性质的窍,它们通风报信的内容不同。比如,眼睛这个窍,通风报信的是影像,耳朵则是报告声音。我们有个形象的记忆法:“音入海,影入林”。声音是靠耳朵去辨别的,耳朵是是连着肾连着水的,所以声音到水那个位置去了,那个位置应该是无限庞大的。那么一个无限庞大的位置是哪里呢?应该是膀胱,因为只有那里才有充足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跟大海一样。我们可以推论一下,储存声音的是水,如果水存不住声音的话,那么这个声音就要从水里出来,要找到出去的通道,它来的那个通道就是它出的那个通道,那个通道叫窍。也就是说,从耳朵里来的,还得从耳朵里出去。这个时候大家可能想到我要说什么了,对,耳朵要“鸣”,耳鸣的时候是体内发出的声音要向外走,所以,耳朵里会有听到声音的感觉,但是,这个声音,如嗡嗡嗡的声音、蝉鸣声,别人却听不到,为什么呢?这个要思考,如果理解了这个问题,很多孩子的情况,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同样的,“影入林”是什么意思呢?林,大家可以理解成木,木理解成肝。也就是说你从眼睛看到的影像,它顺着这个窍到了肝里。肝是什么呢?肝是血库。血库里面住着什么呢?肝里边住着魂。如果肝里边储存不了这么多影像了,是不是这些影像就要往外蹦?这些影像往外蹦的时候,这个人会不会出现幻觉?失魂的人出现幻觉,那我们往回推一下,是不是就可以推测他的肝有问题了?肝的储存影像的空间小了。那为什么储存空间小了呢?我们是不是就可以推测他血少了,如果血少我们是不是还可以一直推下去,最后找到一个终极推论,就找到了各种问题的原因。上面说的是肝开窍和肾开窍,那同样还有心开窍、脾开窍、肺开窍。有一个问题大家要搞清楚,就是气味,大家这样来理解,叫“天生地养”。大家要记得气进到肺,味进到脾,寒热进到心。大家看这几个窍,只有心的这个窍是被封闭的,开窍于舌。有句话叫“舌为心之苗”,那反过来讲是什么呢?那心就为舌之根。既然寒热入心,那么心就有理由也应该被封闭被保护起来,要保护它的恒。如果不被保护起来的话,就会处于变,因为寒热是变的,那么人就不是恒温动物了。三、脖子:调节温度的管子族大家通常所说的脖子,其实是颈项之合,我们要记住下面两点:(1)脖子是分阴阳两层的大管子,里面套着n多的小管子;(2)脖子是一个空调,是温度调节器。夏天的时候你脖子就长,冬天时候你脖子就短。长有什么作用呢?脖子长容易散热,容易增大蒸发量。头是诸阳之会,特别容易出汗,出的汗最好就在脖子那蒸发掉好了。所以大家将来还会听到一句话:“但头汗出,齐颈而还”。冬天脖子短呢,有利于高速通过和加温。讲到这里大家就应该能想到一个问题,比如说小朋友如果发烧了,头上发热了,或者头疼了,可以用一条毛巾,加上不同的液体擦它的脖子,是不是有可能有利于调整它头部的温度,或者辅助他头部某些症状的改善。既然脖子是可以调节温度的,可以变化状态去适应寒热的,是不是可以推断出这个地方非常敏感?也就是说脖子这个位置,它应该对风、对外来物体、对温度变化、对压力、对撞击等等都是非常的敏感。反过来,如果这个人的脖子不敏感了,比如说对风不敏感,对压力不敏感,对温度变化不敏感,是不是我们可以得出某种结论呢?进一步,脖子的敏感或不敏感,是组成脖子的这些管子本身敏感或不敏感,还是管子间的间质体敏感或不敏感?间质体又是什么呢?脖子失去了灵活性是不是也是一种不敏感?失去灵活性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其中有一种原因,是不是生了异物?比如说管子的这个腔体受到了压迫,变动了位置。……(未完待续)P.S.本文由开心key整理,了悟校审。声明: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xunbuy.com/zzld/624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