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游戏,发现儿童大荆二幼学
放手游戏,发现儿童
不学则无以致用,每一位幼儿教师,都走在终身学习的坦途上。培训与学习,就是帮助幼儿教师在这条学习之路上克服一个个难关,往更高、更远的地方前进。为了教师的教研水平发展,我园与雁荡中心幼儿园联合邀请优秀教师石峻老师开展一场关于课程的讲座。例谈幼儿园课程构架与实施
在讲座中石峻老师和我们介绍了“印度狼孩:卡马拉”的故事。强调了孩子的发展的关键时期。
科学研究表明:孩子出生后头3年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是接受各种外界刺激的关键时期。良好的感官刺激和早期教育使孩子从出生后就有一个丰富的良好环境,在此环境中接受听、视、味、嗅、触觉等各种刺激,无论在大脑结构和功能发育以及智能和情感的提高等方面,均有重大的影响。
布鲁姆在总结前人的大量研究资料后指出:5岁前是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一个孩子到4岁时,其智力已发展将近50%,30%到8岁时发育完成,其余的20%到17岁完成。
结论:0-7岁前的早期教育对孩子今后的成长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儿童是这个世界的未来,也是未来的世界的主人,他们单纯而且可爱,给了我们无限的纯真和童趣。
当下幼儿的教育状况
接下来,石峻老师和我们谈起了当下幼儿的教育状况
1、学不完的知识,孩子变成小学预料生。
周末末作业
(1)抄写古诗,并默写;(2)运算20道退位减法题;
(3)学习复习英语单词;
2、课外辅导班成负担,孩子害怕上小学。
(1)汉语拼音班(2)数学启蒙班(3)英语对话班
3、被迫学习成压力,孩子拿桌子出气。
每天晚上-8:00还在学习。
原因:
家长错误需求;办园目标不明;
师资良莠不齐;部门监管不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41号),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于年10月9日由教育部正式颁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防止和克服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提供了具体方法和建议。
《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描述幼儿学习与发展,分别对3至4岁、4至5岁、5至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同时,针对当前学前教育普遍存在的困惑和误区,为广大家长和幼儿园教师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指导、建议。
石峻老师为我们介绍了安吉游戏。
(一)放手游戏,发现儿童,改变儿童观。
1、提供可移动、可组合的游戏材料(多种);
2,让孩子主动收纳、整理与护理游戏材料;
3.让家长成为“真游戏革命”的同盟军。
(二)看懂游戏,理解儿童,改变教育观。
1、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案例分析,分享并研究活动。
2、观察中看到什么,分析幼儿这些的行为表现了什么?看懂幼儿的活动。
(三)回应游戏,追随儿童,改变课程观
1、将教学的起点与内容聚焦儿童的游戏与生活。
理解大课程、整理课程、生成教学(每天游戏后的分享交流成为生成的教学)捕捉游戏和生活中的教育契机,以适宜时机和方式回应游戏,生成与《指南》目标致的教学。
幼儿教师因教育而相聚,因教而研,因研而乐,教研路上,打造更优秀的自己。
看见爱与自由,看见生长的力量。
文案:南志茴
排版:赵蒙蒙
审核:沈天畅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xunbuy.com/zzld/6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