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道简

辽宁教师资格证的考试讯息第一时间更新扫一扫辽宁教师资格证公众平台

1.幼儿思维的类型。

(1)直观行动思维。

直观行动思维又叫动作思维,是以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思维。它的特点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直观的、具体的解决问题依赖实际动作。

(2)具体形象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是指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来解决问题。幼儿的头脑中充满着颜色、形状、声音等生动的形象,比如,兔子总是“小白兔”、猪总是“大肥猪”,奶奶总是白头发的,儿子总是小孩。

(3)抽象逻辑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是以抽象概念为形式的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核心形态,它主要依靠概念、判断和推理进行思维,是人类最基本也是运用最广泛的思维方式。

2.幼儿记忆能力的培养。

(1)激发兴趣与主动性。

(2)丰富生活经验。

(3)培养有意记忆。

(4)教授记忆策略。

3.幼儿想象力的培养。

(1)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积累想象的素材;

(2)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培养想象的主动性;

(3)开展各种游戏活动,创设想象的情境;

(4)充分利用文学、艺术等形式,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5)鼓励大胆想象,营造宽松的心理氛围;

(6)教给幼儿表达想象形象的技能技巧。

4.感知觉规律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

人在感知事物时,总是清晰地感知一些刺激,这些刺激便成为知觉对象,其余的成为背景,对象是感知的中心,背景则是衬托部分。为使幼儿获得清晰的知觉,教师应注意:

(1)教师的板书、挂图和实验演示,,应当突出重点,加强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2)教师应该尽量多地利用活动模型、活动玩具及幻灯、录像等;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采用语言与直观材料相结合的方式。

5.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

(1)活泼好动;

(2)好奇好问;

(3)喜欢交往;

(4)独立性不断发展;

(5)易受暗示,模仿性强;

(6)坚持性随年龄增长不断提高;

(7)易冲动,自制力差,同时自制力不断发展。

6.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1)社会生活环境,社会生活环境包括社会文化的影响和电视媒介的影响,社会宏观环境的影响要通过幼儿具体的生活环境来起作用;

(2)幼儿日常的生活环境家庭的影响,榜样的作用、父母的教养方式;

(3)同伴相互作用,模仿和强化;

(4)移情:移情是指从他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移情是导致亲社会行为最根本、最内在的原因。

7.影响幼儿同伴关系发展的因素。

(1)家庭因素。

①早期亲子交往的经验;

②父母的鼓励与教养方式;

③家庭的居住条件;

④幼儿的家庭教育条件。

(2)托幼机构因素。

①教师的影响;

②活动材料和活动性质。

(3)幼儿自身的特征。

8.气质的类型。

根据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及灵活性的不同,一般将人的气质划分为四种: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及抑郁质。

(1)胆汁质::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

(2)多血质: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粗枝大叶。

(3)粘液质:稳重有余而又灵活性不足、路实但有些死板、沉着冷静但缺乏生气。

(4)抑郁质:敏锐、稳重、多愁善感、怯懦、孤独行动缓慢。

9.幼儿期攻击行为的特点。

(1)幼儿攻击性行为频繁,主要表现为,为了玩具和其他物品而争吵、打架,更多是直接争夺或破坏玩具和物品。

(2)幼儿更多依靠身体上的攻击,,而不是言语的攻击。

(3)从工具性攻击向敌意性攻击转化,,小班幼儿的工具性攻击行为多于敌意性攻击行为,而大班幼儿的敌意性攻击则显著多于工具性攻击。

(4)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幼园男孩比女孩更多地卷入攻击性事件。

10.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1)父母的惩罚。

研究发现,攻击性男孩的父母对他们惩罚更多,而且即使他们行为正确也经常受到惩罚。

(2)大众传播媒介。

大众传播媒介里的攻击性榜样会增加幼儿以后的攻击性行为,幼儿会从这些电视、电影暴力节目中观察学习到各种具体的攻击性行为。

(3)强化

当幼儿出现攻击性行为时,父母或教师不加制止或听之任之就等于强化了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4)挫折

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挫折。

11.游戏的特征。

(1)游戏是儿童自主自愿的活动;

(2)游戏是儿童感到快乐的活动;

(3)游戏是充满想象和创造的活动;

(4)游戏是虚构与现实统一的活动;

(5)游戏是具体的活动。

12.游戏材料的投放。

(1)要为丿儿童提供足够的游戏材料;

(2)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提供游戏材料;

(3)提供与阶段教育目标、内容相匹配的游戏材料;

(4)尽量提供无固定功能的游戏材料;

(5)多提供中等熟悉和中等复杂程度的游戏材料;;

(6)将游戏材料放在可见位置。

13.成人介入游戏的时机。

(1)当幼儿游戏出现困难时介入;

(2)当必要的游戏秩序受到威胁时介入;

(3)当儿童对游戏失去兴趣或准备放弃时介入;

(4)在游戏内容发展或技能方面发生困难时介入。

14.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的要求。

(1)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

(2)创设宽容理解的环境;

(3)建立良好的幼儿群体;

(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5)形成良好的幼儿园风气。

15.简述现代幼儿教育发展的趋势?

答:1、学前教育理论的深化和多样化。

2、学前教育课程模式的整合化和多元化。

3、学前教育机构类型的多样化和社区化。

4、学前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和国际化。

16.幼儿喜欢什么样的环境?

答:1、熟悉的环境。

2、富有新意的环境。

3、引发活动欲望的动态环境。

17、幼儿言语能力的培养措施?

答:1、创造条件,让学前儿童有充分交往与活动的机会。

2、帮助幼儿扩大眼界、丰富生活、增加词汇。

3、加强对学前儿童言语的训练。

4、成人语言规范的榜样作用。

18、如何培养幼儿想象力?

答:1、丰富儿童的表象,发展儿童的语言表现力。

2、在文学艺术等活动中,创造儿童想像发展的条件。

3、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儿童大胆想象。

4,在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训练,提高儿童想象力。

5、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引导儿童进行想象。

6、引导儿童的想象符合客观规律。

19、为什么在进餐时,不能处理幼儿行为上的问题?

答:进餐的时候教导小孩多半会影响他们的情绪,进而影响食欲,次数多了小孩会有条件反射,认为吃饭就是上思想课,就不想吃饭。

20、幼儿观察力发展的特点(特征)及其培养方法?

答:特点: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化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知觉的高级形式,是人获得感性认识的主动积极的活动形式,主要表现在:

1、观察的目的性不断加强,

2、观察的持续性断延长,

3、观察的细致性不断增加

4、观察的概括性提高。

培养方法:帮助学前儿童明确观察目的、任务,激发和培养学前儿童观察的兴趣,交给学前儿童观察的方法,训练儿童运用多种感官观察。

21、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具备那些专业素质?

答:1、文化素养和学科素养,包括:所教学科全面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广博文化科学知识与多方面的兴趣与才能。

2、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包括:教育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观察儿童能力和教研能力,教学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机智。

3、职业道德素养,包括忠于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22、幼儿教师应该具备那些方的技能素质?

答:1、敏锐的观察力。

2、恰当的应答能力。

3、深刻的反思能力。

4、创造支持环境的能力。

5、有力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

23、3岁儿童的教育要领是什么?

答:1、用多种手段发展儿童的认识能力。

2、为儿童交往能力的发展创造条件。

3、培养儿童自理能力和良好的习惯。

4、正确对待儿童的要求。

24、幼儿的注意发展呈现哪些基本特征?

答:1、无意注意占优势。

2、有意注意逐步形成和发展。

3、注意广度逐渐扩大。

4、注意的稳定性较差。

5、注意的转移较慢,灵活性低。

6、主义的分配能力较差。

25、同伴关系在儿童发展中具有什么功能?

答:1、同伴关系给予儿童安全感和归属感。

2、同伴是强化物。

3、同伴是儿童行为的范型。

4、同伴能帮助儿童去自我中心。

5、同伴交往经验有利于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6、同伴交往可以促进儿童的认知能力的发展。

26、婴幼儿运动系统的保健特点有哪些?

答1、加强营养,适度运动、多晒太阳,为骨的生长发育提供足够的养料。

2、教育幼儿养成健美的姿态,活动和运动时要双肩双臂均衡用力。

3、不要让幼儿提伶重物。

4、跳高跳远区设立沙坑,不要让幼儿从高处往硬地上跳。

5、防止猛力牵拉幼儿手臂,预防牵拉肘。

6、幼儿运动时要及时休息,对于幼儿的精细动作不能要求过高。

27、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答:1、教学目的和任务。

2、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

3、每节课的重点难点。

4、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5、教师的自身素养。

28、制定幼儿元课程目标的原则是什么?

答:全面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时代性原则、补偿性原则、适度性原则。

29、如何有效指导幼儿的角色游戏?

答:1、丰富幼儿的知识体验。

2、提供游戏材料,引发幼儿游戏。

3、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提出游戏主题。

4、帮助幼儿学会扮演和分配角色。

5、在游戏中善于观查幼儿表现,适时地教育。

6、教师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促进游戏情节发展。

7、使幼儿愉快的结束游戏。

30、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社会因素,在教学中如何控制和减少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答:影响因素:1、不当的惩罚。2、暴力影视媒介。3、不加约束产生的强化。4、挫折。

控制措施:1、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2、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3、提高幼儿的交往技能。

31、幼儿教师应具备哪些方面的思想观念素质?

答:1、较高的思想觉悟。

2、良好的道德品质。

3、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4、崇高的敬业精神。

5、开拓创新精神。

6、正确的教育观。

32、5-6岁儿童的教育要领有哪些?

答:1、采用游戏的手段发展儿童诸方面的能力。

2、在生活中培养儿童的自理能力。

3、提供条件让儿童尽可能参与各种有益活动。

4、做好入学前的准备。

33、幼儿情感情绪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情感?

答:

特点:1、情绪易充动,不善控制。

2、情绪易变化,稳定性较差。

3、情绪易外漏。

培养方法:1、营造丰富、温暖、安全、信任的情绪环境。

2、教师的言行举止给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3、帮助幼儿恰当的表达情绪,控制情绪。

34、婴幼儿皮肤护理的保健要点有哪些?

答:1、经常洗头、洗澡、勤剪指甲。

2、穿着的衣服应该是棉织品。

3、穿着衣服不应过冷过热,预防感冒。

4、给婴幼儿经常进行三浴锻炼。

5、不给婴幼儿化妆,佩戴各种首饰。

6防止幼儿接触毒品,给他们涂抹药物浓度和剂量要适量。

35、现代教学设计的主要依据是什么?教学设计应体现出哪几个主要特征?

答:依据:1、依据现代教学理论。2、依据系统的科学原理与方法。3、依据教学的实际需要。4、依据学生的特点。5、依据教师的教学经验。

特征:1、以学生为中心。2、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xunbuy.com/zzld/70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