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让孩子好好ldquo玩r
日常生活中,大多数家长对孩子所上的小学课程有所了解,却对孩子在幼儿阶段的课程开展模糊不清,倘若一定要用一个词来总结,非“玩”莫属。“孩子去幼儿园,就是玩吧”,这是众多幼儿家长的认识和理解。
然而,孩子在幼儿园该怎么“玩”?在幼儿教育中要“玩”好,并非易事。
近日,新杰思国际幼儿园请来了研究日本学前教育多年的幼儿专家王幡教授,她就学前课程中的活动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议,相信对家长们也有所启示。
幼儿活动“筏子”的启示
年1月中旬,由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幼儿园课程与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四届全国幼儿科学与数学教育学术研讨会在江苏南京召开。会上,国内外的研究者就现阶段幼儿科学与数学教育的热点话题作了主旨报告。
来自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的王幡教授参加了这次研讨会,令她印象最深的一场报告是来自日本奈良市立都跡幼儿园研究主任镰田大雅和奈良教育大学横山真贵子教授共同分享的,主题名称为“追求儿童‘趣味性’的保育”。
两名日本育儿专家在会议上分享了奈良市立都跡幼儿园的一天流程、学校的教育目标、幼儿园的游乐设置,重点介绍了他们荣获索尼全国最优秀实践奖的一个科学活动项目——“筏子”。在展播的短片里,起初,孩子们只是在沙地里玩耍,他们挖了一个坑,在坑里倒了水,把水瓶放了进去,没想到瓶子浮在了水面上,为了放更多的瓶子,他们就把水坑挖得更深一点。孩子们好奇了,那可不可以再做大一点?让大家都站上去呢?
孩子们继而把阵地转到了幼儿园的游泳池,最后他们把好多好多的瓶子绑在了一起,让所有小朋友都浮在了泳池的水面上,一个“筏”就在孩子们手中生成了。在这个过程中,主角一直都是孩子。
那老师扮演了什么角色?“这就是我认为日本学前教育的最厉害之处——放手让孩子去做,老师要承担的就是观察、引导、激励、帮助孩子们去做成。”王幡教授说,“这个做成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其间有痛苦、有思考、有成功,囊括了很多内涵,所以优质的幼儿园课程设置重要的不是教会孩子学了什么,而是要让孩子注重体验,为日后的生活学习能力奠定基础。”
对幼儿而言,重要的不是学会,而是体验
在新杰思幼儿园新学期的第一次教研活动上,作为课程顾问的王幡教授就给幼儿教师们强调了课程中孩子需要“体验”这一点。
王幡曾在日本工作多年,并致力于日本的学前教育研究。她说,日本幼儿教育强调“通过环境实施保育”“通过孩子的嬉戏来进行综合指导”。因为婴幼儿时期孩子的感觉器官发育迅速,身体活动十分活跃。孩子在成长的过程,学习语言,发展注意力、记忆力、思考能力和想象能力等。家长、婴幼儿教育工作者就是应该帮助孩子开展能够促进这些方面发育的嬉戏,并根据孩子的发育特征进行恰当的指导。这些也正是夸美纽斯、卢梭、福禄贝尔等教育家所倡导的理念,它们一脉相承,在今天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
而着眼现实中的幼儿教育,大致存在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创造性,活动组织方式偏集体化,缺少小组活动等发挥孩子更强能动性的现状。在王幡看来,对孩子而言最好的课程就是活动,而活动的开展就需要围绕 根据孩子的特点设计每一场活动
春天已悄然来临,在教学大纲中,对孩子有认识春天的学习要求。在王幡教授眼里,一堂优质的春天主题活动课,该是怎样的呢?“每个人对春天有着不一样的印象,有的见花开,有的见草长。该怎么感受春天?不同的老师对于春天的感受不同,关于认识春天的活动肯定也不一样。”在这一点上,王幡特别强调“变化”,而非依照教材,千篇一律。
不同的班级,因为孩子的不同,会有不同的特点,有的班级气氛活跃、爱动,有的班级孩子偏静,有的班级孩子对动物特别感兴趣,有的班级则喜欢植物等科学内容……王幡提醒老师们:在开展主题活动时,就要根据自己班里孩子的特点,去设计活动、去应对突发、去生成适合这些孩子们的课堂。“教材只是借鉴,真正的教学内容必须是老师自己设计、生成的。”
就如日本育儿专家们分享的“筏子”活动,除了让孩子们自己摸索出浮力的原理,在后续还开展了材料归类的延伸活动,比如哪些物质如瓶子一样,可以浮在水面上等,拓展出了许多小主题活动。
王幡说,作为一座新成长起来的幼儿园,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新杰思幼儿园迎来了多个小朋友,足见这座幼儿园的魅力。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新杰思早已致力于课程设置优化,在“养正于苗,自然成长”的办园理念基础上,推动“适童自然教育”园本课程内容的创新和深度建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xunbuy.com/zzld/7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