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促进幼儿发展
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园本教研(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为了让传统文化从幼儿阶段开始渗透心灵、融入灵魂,培养亲近中华传统文化、熟悉中华传统文化,喜爱中华文化的下一代,使幼儿受到传统文化的滋养和熏陶,让幼儿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我院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系列主题教学活动,各年级组围绕“优秀传统文化在幼儿园如何开展”展开园本教研活动。一、什么是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是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风貌、社会习俗等深层文化方面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上的习惯。
二、适合幼儿的中华传统文化有哪些?
针对对幼儿展开民间游戏、传统节日、国学经典、传统艺术、中华美食、文明礼仪等系列传统文化教育,以幼儿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有利于实现幼儿身体、认知、情感、个性和社会性等方面全面性、启蒙性的发展。
三、传统文化在幼儿园如何开展?
幼儿园开展传统文化教学要让幼儿身置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中,以“浸润与熏陶”的方式,让幼儿在感知、体验、操作的过程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幼儿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科学的实施途径。
小班年级:感受氛围
小班年级组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以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感受传统文化氛围入手,以区域活动、经典诵读、良知教育为主展开研讨活动,区域活动中,老师们搜寻了拓印、扎染、水印画等适合小班幼儿的传统艺术活动,萌发幼儿对传统艺术的喜爱;将中国传统纸张引入区域活动,让幼儿探索纸的不同,触摸不同纸张的质感,用不同的纸绘画感受不同的效果;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在语言区中投放传统故事和诗词,幼儿在感受经典的同时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结合“春分”节气设计系列教学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春分的习俗,并将主题活动与环境创设有机结合,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中华传统美德,尊敬父母、团结友爱、热爱集体、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等,将传统文化融入幼儿的一日活动中。
中班年级组:体验实践
各班在充分搜集资料进行思考的基础上,以体验实践为主开展活动,结合传统节日、节气开展班级主题教育活动,在环境创设和区域游戏中融入传统文化,让幼儿在国画、编织、葫芦画、扇子画、泥塑等传统艺术创作中感受体验传统文化,丰富幼儿艺术体验;注重传统文化中的礼仪和美德,培养幼儿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尊师重道、诚实讲信用的良好品格。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绘本阅读活动,丰富传统文化的内容。
大班年级组:自主参与
将传统文化融入五大领域教学和幼儿的一日活动当中,欣赏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了解四大发明,展开传统礼仪教育;了解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和耳熟能详的节气,知道每个节日的由来以及风俗活动和寓意;在活动区欣赏民间乐器及戏剧服饰,开展剪纸、篆刻、书法、刺绣、扎染、水墨画等优秀的传统艺术;在简单又好玩的跳方格、踢毽子、滚铁环、翻花绳等游戏中感受民间游戏的魅力;家园共育,在亲子活动中让幼儿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无数的真理,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下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各年级教师遵循《3-6岁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目标与要求,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把优秀传统文化与五大领域教学、环境创设、区域游戏、幼儿一日活动、亲子活动有效融合,让幼儿在感知、体验、游戏、操作的过程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断探索传统文化在幼儿园实施的有效策略,让优良传统在孩子们幼小的心里萌芽,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是学前教育应负的责任。
END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xunbuy.com/zzld/7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