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青春之歌ldquo80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

没有一支笔,能勾勒出青春的全部风采;没有一张图,能描绘出奋斗者的全部姿态。

一批来自北京社会建设和民政领域的“蓬勃力量”,用奋斗谱写最美的青春之歌,彰显北京社会建设和民政人的坚定信念和责任担当。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这对儿童福利机构来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房山区儿童福利院(下文简称“福利院”)立即进入“战时”状态。为全力守护好院内孩子的健康,福利院职工放弃春节假期日夜值守,用爱筑牢疫情防线。在这道战“疫”力量中,院长李重从未缺席。

福利院院长李重是个“80后”,就在春节前几天,妻子刚刚生了二胎。但疫情来袭,李重不得不在工作和家人之间做出抉择。很快,李重匆匆忙忙接妻子出院,并把妻子和刚出生的孩子托付给岳母照顾,自己则立刻回到福利院,和同事们一起守护儿童福利院的“安全门”。

精益求精

全力御“毒”于院门外

为了保证对院内三十多名孤弃儿童的日常服务质量不因疫情“打折扣”,李重和他的“战友”付出了比平时更多的精力。御“毒”于院门之外,是守护全院人员安全的第一关——这是李重定下的工作原则,也是所有人工作的重中之重。

每天早上7点,李重便和其他工作人员一起,对福利院的各个角落进行首次全方位消杀。此外,在中午和晚上,他们还会再进行重复消杀,确保不留一丝隐患。在封院至今的多天里,李重和工作人员们一直如此严格地执行一日三次的消杀,即使在抗“疫”工作已逐渐转入常态化的现在,他们依然没有放松警惕,因为他们深知,疫情防控不能有一丝侥幸和懈怠,孩子们的安危才是最重要的。

不仅如此,李重对物资采购也十分仔细。为在保障物资供应的同时实现无接触配送,福利院与某超市合作,每周两次进行物资配送。配送当天早上6点,超市的运输车便会准时停在院门外,司机在做好个人防护工作的前提下把车内的物资逐一搬下放在大门口。隔着大门,李重仔细清点着物资数量。核对准确后,面包车和运输人员会立即离开,而物资则会被放在大门口通风放置一个小时。通风后,李重带领同事们对物资分类进行消毒,再通风半小时后,才把物资搬进院内。

物资进院后,李重也为后续的运输工作制定了严格的流程要求。福利院专门组建院内物资搬运队,负责物资进院后的搬运、消毒、再搬运工作。比如食材被搬运进院后,由专人在指定区域进行二次消杀,之后再把食材搬进食堂;饭菜做好后分餐装盒,由专人送至各楼;送餐人员走后,医疗、护理人员再把饭菜取至生活区,发给班组人员和孩子。

如此严苛的流程安排,为的是精益求精,斩断疫情传播的每一条途径,力求全力御“毒”于院门外,切实守护好孩子们的安全。

减少交叉、流动

严格分区域管理

“福利院一旦发生疫情,后果不堪设想。”李重说,自1月22日,福利院便开始实施封闭式管理,暂停所有社会爱心探视、志愿者服务、社会捐赠等活动。

实施封闭式管理后,李重带领全院在整体封院的基础上,采取了封楼、封层、封班、封人员行动范围等严格的分区管控措施——

1

在每栋楼都设置“三区两通道”,即准备区、更衣区、隔离区和医护人员专用通道、物资隔离消毒保障通道;

2

楼内每一层都分开管理,职工间不得相互走动,住宿用餐只能在各自楼层或班级进行;

3

福利院对送饭、消毒、垃圾清运、物资运输等环节严格规定时间和路线,以最大限度避免人员和物品交叉出入。

疫情期间,福利院有23名工作人员在岗,除了直接接触孩子的8名老师外,保育员、康复师、医生、厨师等工作人员都是流动的,如何能有效切断感染途径呢?

在李重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精心安排下,福利院按孩子年龄及残疾程度设立三个班级,分别为康复班、特教班、学生班——

康复班

班内的11名儿童均是因患有重症脑瘫、唐氏综合征等疾病而基本没有运动能力的孩子,看护人员的工作以康复为主。

特教班

班内共有9名儿童,所患疾病以脑瘫、轻度智障、自闭症为主,保育员的工作是康复、体能训练和引导式教育。

学生班

班里有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一共16名。

分班完毕后,再对各班所需的工作人员进行分配,从而尽量减少流动性。“几个月来,保育员和负责教务的老师全部与孩子一起生活。其他员工一律不得进入儿童生活区。养育、康复、卫生等工作均由留守的保育员来做。”李重表示,从封院那天起,同事们舍小家顾大家,每个人都坚守自己的岗位,为保障孩子们的正常生活而努力着。

一切为了孩子

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

“一切为了孩子”,是李重的信念,更是所有工作人员的想法。

福利院里有个孩子名叫安安,由于病情原因,医院更换导尿管,如果耽搁就可能导致继发性感染。但在疫情期间,福利院实行封闭管理,怎样才能让孩子及时就医又保障就医安全呢?虽然看护安安医院更换导尿管的流程和路线已经非常熟悉,但特殊时期的防护措施必须谨慎,所以李重特意安排了一位老师负责安安外出就医的接送工作,又另外安排了保育员和隔离房间,对安安进行一对一照顾。

封闭时间太久,大人都受不了,更何况是孩子。15岁的浩浩因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所以大多时候只能坐在轮椅上。疫情来临前,特教老师会带着他出去看电影、逛街,但全院封闭式管理后,他哪也去不了。时间一长,浩浩就呆不住了。他多次向老师提出想玩手机,但院里规定高中年级以下的孩子只能周末玩手机,拿不到手机的浩浩因此闹起了脾气,甚至“玩”起了失踪。最后,大家在福利院的停车场找到了浩浩。李重担心浩浩情绪激动引发心脏病,经过耐心的劝说和安抚,逐渐让浩浩的情绪稳定了下来。

李重说:“福利院里的孩子心理普遍比较脆弱和敏感,我们必须像爸爸妈妈一样,耐心倾听他们的喜怒哀乐,才能让他们敞开心扉。”

(文中儿童均为化名)

文字:《北京社区报》

编辑:尹利吕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xunbuy.com/zzwy/676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