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照顾政策体系回顾反思与重构
http://m.39.net/pf/a_8833134.html
上一篇文章: 省政府商幼诚聘英才,期待加入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作者岳经纶,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
作者范昕,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特聘副研究员。
摘要
近年来,我国家庭的儿童“照顾危机”日益凸显,为儿童、妇女、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儿童照顾政策的梳理发现,我国儿童照顾政策体系经历“建构——解构——部分重构”的变迁过程,并在党的十九大后进入重构的关键阶段。为有效应对人口结构和人口政策变化、社会经济转型、家庭变迁等多重因素带来的“照顾危机”,应该重新认识儿童照顾政策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获得感增强的重要作用,建构由国家、市场、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普惠的儿童“混合照顾”体系。
关键词:幼有所育儿童照顾社会照顾社会政策美好生活
目次
一、问题的提出
二、儿童照顾:政策发展与理念变迁
三、我国儿童照顾政策的历史变迁及其影响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儿童照顾政策体系(-)
(二)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儿童照顾政策
(三)21世纪以来的儿童照顾政策
四、重构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儿童照顾政策体系
(一)重新认识儿童照顾政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二)建构普惠性儿童照顾政策,明确其普惠定位和主责部门
(三)发挥多元主体的协同作用,重构儿童照顾政策体系和治理体系
余论
一
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人口和家庭结构的变迁,因家庭照顾需要的不断增加和照顾资源的不断减少而形成的“照顾赤字”已成为全球性社会问题。这个问题在人口快速老龄化、家庭规模不断缩小、人口流动规模空前的当代中国,表现得尤其突出。我国的“照顾赤字”不仅体现在老人照顾上,而且也体现在儿童照顾方面,而后者的严重性远远没有得到应有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xunbuy.com/zzwy/7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