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超云教师应常问儿童在哪里

导读:

近年来,“儿童视角”一词不断被人们提及,但实际情况是,儿童视角往往还只是体现在某些教师身上或某些活动、某些场景之中,有时甚至还只是一种点缀、装饰。那么,缺乏儿童视角的表现有哪几种?如何才能拥有儿童视角?我们特邀四川师范大学鄢超云教授为我们分析、解读。鄢老师的语言平实幽默,分析切中要害,文中的例子让我们会心一笑,也引发我们深深的思考。鄢老师提醒我们,儿童就是幼儿园工作的灵魂。我们应常问儿童在哪里,幼儿园应时时、处处、人人都有儿童视角。毕竟,儿童才是幼儿园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几年前,我们参观过一所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时值中午,在看了幼儿园用名画、名言警句等布置而成的成人化环境后,我们当中有人问,“你们的儿童在哪里”,该园的人回答,“孩子们在睡觉”。几年后,我们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待在家中,期待而又担忧的开学近在眼前,各种与开学有关的专家支招、教研探讨、园所方案不断浮现。此时,如果有人问“你们对于开学活动是怎样考虑的”,可能有人会这样答——“我们的活动是基于儿童视角的”。这是一大进步。

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我们最担心的是,一些园长、教师甚至家长又忙又累,什么都考虑了,就是没有真正考虑儿童。

▌一、缺乏儿童视角的六种表现

1.无视儿童

一些园长、教师在规划、设计幼儿园的各种工作、活动时,完全不考虑儿童,心中没有儿童。那他们根据什么来设计、开展活动呢?主要是根据成人的想法以及各种规定、要求。如何能够完成任务,如何有利于汇报,如何能应对新闻媒体的采访,如何不被发现有责任、过失,就如何做。比如,有的园长、教师会认为疫情对儿童没有什么影响,或这些影响并不值得给予太多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xunbuy.com/zzwy/84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