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变应性鼻炎诊断与治疗,你知多少
变应性鼻炎(即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通常表现为流清水样鼻涕、鼻塞、喷嚏、鼻痒以及睡眠障碍等症状。该些症状可常年出现,严重影响患儿学习及日常生活。
变应性鼻炎诊断
变应性鼻炎患儿通常会出现喷嚏、鼻塞、鼻痒等症状,有时会伴有眼痒、结膜充血等眼部症状。患儿可以通过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清特异性IgE进行变应原检测,必要时可进行鼻激发试验。变应原检测可以帮助找到致敏原,做到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相比血清特异性IgE抗体检测,皮肤点刺试验有较高的阳性预测价值,且检测方便,十几分钟就可以出结果,因此是较为理想的临床诊断方式。对变应性鼻炎的诊断是根据典型过敏症状病史和与其相一致的试验诊断结果而共同做出的。
值得注意的是,家长应该正确区分孩子的变应性鼻炎和感冒。一般变应性鼻炎会引起鼻痒,常连着打数个甚至数十个喷嚏,大量清水样鼻涕会自动流出,但没有全身不适;而感冒则不同,除了鼻部、眼部的不适外,还多有乏力、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此外,感冒持续时间一般为7天,而鼻炎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感冒和变应性鼻炎的另一个显著不同之处是鼻内黏膜,变应性鼻炎的鼻内黏膜是苍白的,感冒的鼻内黏膜则是充血红肿的。
变应性鼻炎的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过敏性疾病最佳治疗方案为避免变应原接触、免疫治疗、规范化药物治疗和患者教育。WHO同时指出免疫治疗是唯一可能改变过敏性疾病自然进程的对因疗法。
a)避免变应原接触
变应原控制的主要方式是减少患儿暴露于尘螨、花粉等致敏原环境中。然而,一项例儿童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发现不同的预防措施没有明显区别。因此单纯使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来减少尘螨暴露效果并不理想。
b)药物治疗
儿童变应性鼻炎的药物包括口服或鼻用抗组胺药、鼻用皮质类固醇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变应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指南(ARIA)认为鼻用类固醇应优先用于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在使用鼻用皮质类固醇前,父母和患儿应该首先了解该药的副作用,包括鼻出血,头痛,嗅觉异常等。
对于轻、中-重度间歇性或轻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儿,ARIA指南推荐使用口服或鼻用抗组胺药治疗,一个月后复诊。如果没有改善,则应该升级治疗。口服和鼻用制剂同样有效,但鼻用制剂起效更快。同时,父母和患儿应该首先了解抗组胺药可能引起的副作用(包括嗜睡、头痛、胃肠道不适等)。
c)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亦称脱敏治疗,可以改善过敏性体质,提高患者对外界变应原的耐受阀值,当再次接触变应原时过敏症状明显缓解或不产生症状。相比单纯的对症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平衡,且具有长期疗效,在停止治疗后其临床疗效仍可持续存在。同时,免疫治疗可以预防儿童变应性鼻炎进一步发展和加重(如发展为过敏性哮喘)、预防新的过敏产生等,同时可以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免疫治疗可以分为皮下注射或舌下含服两种方式。两种给药方式疗效相当,但皮下注射给药容易引发全身性严重不良反应、注射给药较为不方便且治疗费用相对较高。目前在欧洲、新加坡、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舌下脱敏疗法的应用较为广泛。舌下脱敏治疗是舌下含服标准化变应原疫苗,通过舌下组织中的抗原递呈细胞的捕获,调节下游免疫系统,从而对特定变应原产生耐受性的治疗方法。由于舌下组织的天然耐受性、炎症细胞较少以及舌下给药自然缓释等优点,舌下免疫治疗也被视为最安全的免疫治疗方式,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可替代传统皮下注射的脱敏疗法,适合在成人及儿童患者中的应用。在国内,畅迪粉尘螨滴剂是目前唯一被cFDA批准上市的标准化舌下脱敏药物,应用于以尘螨为主要致敏原的变应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I型过敏性疾病治疗。
d)患者教育
患者教育在过敏性疾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患者对免疫治疗的知识和了解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免疫治疗的疗效。良好的患者教育可以改善过敏性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由于SLIT治疗时间较长(推荐2-3年),起效的过程相对缓慢(通常3-6个月),患者在家自行用药,对舌下脱敏了解不足等因素,患者很容易出现依从性差、疗程不足等情况。因此,舌下脱敏治疗过程中配合相应的患者教育,可以提供患者依从性,优化治疗结果,减少不良反应风险,更好地控制和管理过敏性疾病
文转自:脱敏资讯
鼻炎哮喘联合门诊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xunbuy.com/zzzz/3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