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妈祖的兼职是保育之神
全文字数:字/阅读时长:4分钟
我是小默,一个想让妈祖文化变得更好玩的学霸,哦不,学渣。
在天津,人们爱说这样一句话:“先有娘娘庙,后有天津卫。”娘娘,也称天后,是天津民间对妈祖的亲切称号。
天津人所说的娘娘庙,就是专门供奉妈祖的地方。靠近三岔河口,位于老城东门外的天后宫,同天津老城居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作为独特的文化符号渗透进天津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天津天后宫内的壁画,记载了妈祖的生平
拴娃娃,求生子
清朝时,杨柳青镇及其辖区的娘娘庙不下16座,香火最旺者是中北斜乡马庄奶奶庙。马庄奶奶庙建于乾隆年间,供奉的是正宫娘娘、送子娘娘和眼光娘娘,也称为“三头娘娘”。
这三位娘娘均源自天津天后宫供奉的天后娘娘、子孙娘娘、送子娘娘、斑疹娘娘和眼光娘娘,许多妇女来祠庙烧香祈福,煞是壮观。
杨柳青版画《天后宫内栓娃娃》
因为天津民间对生育子嗣极为重视,一些婚后不育的妇女便来天后宫向娘娘求子,形成了“拴娃娃”求子习俗。
所谓拴娃娃,就是在送子娘娘神像前,用红绒线拴走一个一寸大小的泥娃娃。
当时拴娃娃有两种形式,一是较富裕人家的妇女,会在众多的泥娃娃中选一个拴回家,同时留下为数可观的香资;二是生活较贫穷的人家,则要悄悄地偷一个揣在怀里带回家。因此,这种风俗也叫“偷娃娃”。
一旦妇女怀孕生下孩子,先得去天后宫还愿,即事先要在市面上的洗娃娃庄,塑99个同样大小的小泥娃娃,送还到送子娘娘像前,然后将自己拴走的小泥娃娃重新加泥塑成更大一些的,带回家中在神佛龛旁边供养起来,将其视为自己的长子,而亲生的儿女则要排行老二,因此泥娃娃也称“娃娃大哥”或“娃娃哥”。
每天吃饭时,做家长的要在娃娃大哥的像前放置食物碗筷,年节时还要为其添置新衣服,每年还要到洗娃娃庄去“洗”一次娃娃,即为塑像重新加大,视为长了1岁。
俏皮可爱的泥娃娃
年复一年,“娃娃大哥”的形象从穿兜兜的小儿,一直要“长”到留胡须的老者。与此同时,随着其弟、妹的长大,成家立业,生儿育女,娃娃大哥的辈分也随之增长,
由娃娃大哥升为娃娃大爷、娃娃大舅、娃娃爷爷、直至太爷……倘若父母相继亡故,娃娃大哥要由弟弟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永远供养着,因为人们认为所有的子孙都是由“他”带来的。
“祛痘疹,谢奶奶”
妈祖文化也表现在旧时天津人的祛疾——主要指痘疹的习俗上,当时人们面对痘疹,除了竭力去医治外,还要到天后宫求娘娘保佑。
天津天后宫庆典时踩街散福
痘疹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包括水痘和麻疹,通常在婴幼儿时期发病。在科学不发达、医药条件落后的情况下死亡率极高,曾被视为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关口。
当时在天后宫有好几位专司痘疹的神灵,为天后娘娘分劳的化身或是其属下的仙班神灵,其任务就是帮助天后娘娘拯救患有痘疹之疾的儿童。
这些神灵包括癍疹娘娘、痘疹娘娘、报事灵童、挑水哥哥、挠司大人(由3位神像组成,统称“挠三大爷”)、散行痘疹童子、散行天花仙女、施药仙官等,他们虽都属痘疹之神,但各自掌握的职权不同,其形象也各具特色。
当患儿病愈之后,人们还必须到天后宫还愿,谓之“谢奶奶”,要请来扎彩匠依照天后宫所供的主司痘疹各神扎制扎彩,包括他们的衣履、冠带、辇、仪仗和其使用的器物等。
天津皇会时迎妈祖的整齐仪仗
可以说,在旧时天津,凡事求妈祖是天津人的一个独特心态,妈祖成了老城和天津人的依靠。
善心
善食
小默推荐:
始建北宋,60年代遭破坏,这是应被历史铭记的湄洲祖庙建筑史
导游不会告诉你的冷知识,湄洲祖庙「西轴线」有何奥妙?
宫庙
第二次被毁,这座涵江第一妈祖庙坎坷的前世今生
?END?
原作者
尚洁
图片
部分来源于网络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立善心,是默娘文创发展之基石,
是乘势而上的胆略、海纳百川的胸襟和勇立潮头的气魄;
行善事,是默娘文创发展之源泉,
是复兴妈祖文化的信仰,
是弘扬爱与奉献,向社会传播爱心与善心的责任。
公司旗下拥有Q版妈祖、五果六斋、
湄食猫、一叶善心等文化品牌IP,
立足妈祖形象衍生品、妈祖贡品、
传统素食、茶道、香道等多方领域,
深入拓展了妈祖文化创意产业的边界,
成为行业内炙手可热的创新型企业。
宗旨
止于至善
能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方能让品质止于至善
让品牌赢得世界的掌声
愿景
善利万物
让产品承载“文化之善”
让服务传递“品质之善”
让合作践行“共赢之善”
使命
积善成德
推动妈祖文化走向全球
不断积累善事
建设向世人传播爱与幸福的伟大工程
是公司矢志不渝的追求
总部地址
莆田市秀屿区湄洲岛环岛路北街号
了解更多妈祖资讯请搜索
湄洲妈祖微白癜风治疗有效的方法治疗白癜风那里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xunbuy.com/zzzz/3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