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middot简介丨幼儿教育的原点
万幼师,就1间学前教育书店
在教育焦虑不断扩大的今天,重新审视幼儿教育,创造以孩子为原点的幼儿教育,是时代的迫切需求。本期我们将和您分享日本教育家高杉自子所著的《幼儿教育的原点》,希望通过学习“站在孩子立场上的保育”观,可以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启发。
点击“阅读原文”直接进入微店购买。
作者简介高杉自子(日本),年生。年,东京第一师范学校女子部本科毕业。-年,东京都公立学校,教师。-年,东京学艺大学附属竹早小学,教师。东京学艺大学附属幼儿园,教师、副园长。-年,东京都教育厅指导主任。-年,东京都教育厅副参事、主任。-年,文部省初等中等教育局幼儿园科教科调查官。-年,文部省初等中等教育局教育助成局督导。-年,昭和女子大学教授。原文部省《幼儿园教育纲要》编写组成员。年,儿童与保育综合研究所所长。年3月逝世。书籍目录第一章探察幼儿教育的特质日本幼儿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展开幼儿的主体性生活探察幼儿教育的特质第二章在游戏中提供支持什么是游戏如何看待幼儿的游戏游戏中的保育支持游戏第三章与孩子共同开创幼儿园生活幼儿园是孩子的生活场重新审视幼儿园的环境第四章保育计划的制定重新审视课程重新审视活动指导计划与环境创设关于保育的评价第五章与家庭一社区共育的保育幼儿园与家庭共育幼儿园与社区共育第六章教育实践的深化与教师的成长什么是教师的专业性幼儿喜欢什么样的教师与同事共同成长的园本教研第七章我为什么做了幼儿教师我的经历“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答案谁之过?被淡忘了的“忍耐”内容结构第一章探察幼儿教育的特质
本章从九十年代日本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简单仿照小学设立幼儿园、研究与指导者匮乏、教师培养缺陷、体制存在弊端等现状出发,对幼儿教育的四个基本准则(以幼儿为主体性的生活为中心开展教育、通过环境进行教育、适应幼儿的发展特性与个体差异进行教育、通过游戏进行综合性指导)进行了总体阐述。第二章在游戏中提供支持
本章站在幼儿的立场上,对游戏的必要性与意义进行了新的探讨。重新提出,要重视幼儿游戏对其发展的重要价值。教师要看到幼儿的游戏,保持合适的距离探查幼儿的游戏,站在幼儿的角度解读幼儿游戏,不断改善保育方法,合理地创设环境,才能丰富和发展幼儿的游戏,在幼儿游戏中提供支持。第三章与孩子共同开创幼儿园生活
这一章着重阐述了幼儿园是幼儿的生活场,教育者要提供适合幼儿生活的幼儿园环境,教师要从幼儿生活实际出发,以幼儿为生活的主体;提供健康安全的活动,让幼儿形成经营快乐生活的能力;使每一名幼儿获得存在感和安全感,从而培养幼儿开创快乐而富有意义的生活的能力。第四章保育计划的制定
本章重点提出,幼儿园指导计划,其实是孩子自己的生活计划,只不过由教师作为孩子的代言人来完成而已,孩子的生活是孩子与教师的共同工作、共同创造。教师要创设与幼儿发展相适应的、与幼儿经验和活动相吻合的环境,教师本身的共感、认可与激励也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教育评价,本章提出,应将反思与评价有机地统一起来,评价要让幼儿了解到真实的自我。教师不能只停留在“会了什么”“懂了什么”之类的结果性评价上,更要重视幼儿发展变化的过程性评价。同时,对教师最恰当的评价就是幼儿的成长,那是指导的过程与结果。第五章与家庭一社区共育的保育
这一章基于都市化、家庭结构单一化、教育商业化的现状,呼吁重新审视母亲及家庭对幼儿成长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应该携起手来,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幼儿园若要办成“社区中的幼儿园”,就必须打破围墙,敞开胸怀,主动地与社区建立起密切的联系,成为共存共荣的联合体与友好的邻居。
第六章教育实践的深化与教师的成长
本章结合作者的多年实践和深入思考提出,作为幼儿教师,技艺并不是教师教学基本功的主干,而是需要掌握与幼儿共同生活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教师要与幼儿共同游戏,共同感受,共同思考,从孩子的视角出发,与孩子共有同一个世界。教师要体会与幼儿相处的快乐,在与幼儿共同生活的过程中,掌握幼儿的发展状况,提供有益的指导与援助,使每个幼儿都能够获得成长所必需的有益经验。
幼儿教师的专业性是在与他人的互动关系中培养形成的。教师应与同事共同研讨与交流,反思自己的保育活动,回味幼儿的表现,建立与同事互相促进,共同成长的关系,才能促进专业成长。第七章我为什么做了幼儿教师
这一章里,作者坦诚地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就是在对幼儿、对保育的不解与困惑中,在对幼儿教育事业的迷恋中,在与教师们(包括幼儿园和小学)的对话交流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保育理论。本期开始我们将与您一起阅读《幼儿教育的原点》,如果您对本书或本栏目有任何意见或想法,欢迎在评论中告诉我们。
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幼儿园邵玉鹏
(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点击“阅读原文”直接进入微店购买。我们提供最专业的书籍您分享最专业的见解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xunbuy.com/zzzz/5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