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于都于都县图书馆的变迁
于都县图书馆的变迁
于都早期的县图书馆,成立于年月,当时馆址在今解放路(现县公安局院内)。年,县图书馆与县体育会合并,成立了县民众教育馆,馆址设在现县政府院内,馆内设有图书阅览室,当时藏书约册左右。由于政局动荡,战事频繁,经济困乏,旧中国的于都县图书馆发展缓慢,终于在9年7月闭馆。
现在的于都县图书馆,是在县文化馆(站)图书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年,县文化馆设立了图书室,配备了专人管理图书。年开始办理借书证。到年已有藏书.4万册。但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当时社会政治气候影响,图书馆也未免受害,许多图书被当作“封”“资”“修”产物而遭致破坏。
年8月1日,于都县革命委员会发出《关于成立于都县图书馆的通知》(即于革字〔)号文件)。按照文件精神,正式成立了于都县图书馆。年,县图书馆与县文化馆正式分开,独立建制,馆址在县城交通巷(县电影院后侧)的原图书室位置。当时有工作人员4人,藏书5万余册,设有外借室、阅览室和办公室,由肖锡荣同志任馆长。
8年月,建馆时期的4名工作人员之一、副研究馆员候玉荣同志,从信丰县图书馆馆长调任于都县图书馆馆长。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多方面的努力,积极争取省、地、县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于当年1月1日正式破土兴建图书馆馆舍。年4月7日,面积为平方米、投资近40万元、基础设施较为齐全的县图书馆大楼(即现用馆舍)竣工剪彩,正式对读者开放。省文化厅群文处原处长李才福、省图书馆原馆长郑锦辉、地区文化局原副局长陈邦昆、县委原书记谢彩文、县政府原县长陈甫华等省、地、县领导参加了新馆落成开放仪式,并为新馆落成剪彩。
根据于府办发(8)17号文件《于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新建县图书馆、机关保育院有关问题的处理决定》,原县图书馆馆址划归县房产公司,将县建国路原机关保育院划归县图书馆兴建馆舍(即现馆位置),而将机关保育院迁至县公安局侧边的宋屋祠堂(即现“恩美楼”)。馆舍兴建期间,因原馆舍年久,属于危房,县图书馆靠租借县总工会,县博物馆等单位的房屋继续坚持正常的业务和读者服务工作,较好地发挥了图书馆应有的作用。
新馆建成后,县图书馆的其他基础建设也相应地得到进一步加强,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服务效益日益提高。截止年1月,已有工作人员15人,其中大专1人,中专(高中)11人;副研究馆员(高级职称)1人,馆员(中级职称)人,初级职称3人;9年5月成立中共于都县图书馆支部,由馆长侯玉荣同志兼任党支部书记;年8月,组织上任命谢弟铨同志任副馆长。办馆经费逐年增加,年达8.75万元,其中购书费达.9万元,当年底,藏书巳达册(件)。
新建成的图书馆,设有外借、综合阅览、少儿阅览、老年阅览、科技阅览、视听、讲座、资料、文献检索、采编、图书辅导室及办公室,年5、6月间,为方便读者借阅学习,又利用门厅增设了求知书社。馆内设有阅览座位个,为读者服务窗口的开放时间由80年代末的每周40小时,增加到每周5小时。临街围墙一体多用,建立了阅报、宣传栏,阅报栏可张挂报纸10余份,每天都坚持更换报纸,风雨无阻,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学习政治理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博采各类信息的一条捷径;馆内专设的少儿阅览室,成为少年儿童的求知求乐园地……县图书馆还坚持常年送图书、送科技资料下乡,把服务触角伸向基层和农村,每年都为基层和农村提供科技、文学等各类图书册次以上;专为农民朋友整理、编印的《科技文摘》10年不辍,已连续编印90期,免费发放余份,受益者逾16万人次,扶植了一大批科技致富奔小康的典型。年以来,平均每年接待读者16万人次以上,图书流通5万册次以上。
在业务基础建设方面,从1年起,按照《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进行图书分类,从5年起,按照国家标准《普通图书著录规则》及《中文普通图书统一著录条例》规定,编制图书目录。到目前为止,已建立分类目录3套,书名(题名)目录套,为读者检索和使用馆藏提供了便利条件。
科研工作起步良好,科研成果显著,自8年发表第一篇论文以来,全馆巳发表专业论文66篇,其中国家级3篇,省级40篇,有3篇获赣州地区图书情报学优秀论文一等奖。年,还首次完成了由县科委批准的科研项目《馆藏科技文献面向经济建设服务初探》,并顺利通过验收。科研成果和服务效益连续多年在赣地区名列公共图书馆之首。年初,赣州地区文化局和赣州地区图书馆学会指定在我县召开“赣州地区图书馆服务效益现场会暨学术研讨会”,向全区图书馆界推广我县图书馆的办馆经验。
于都县图书馆的服务实践和效果,得到读者广泛好评和上级的充分肯定。原副省长黄懋衡、省文化厅原厅长郑光荣、叶春,省图书馆副研究绾员郑锦辉、熊润芝等省、地、县有关领导和专家多次到馆视察和检查工作,都给予了高度评价。9年以来,馆集体先后次受到上级表彰和奖励,评为地县文明单位、全区先进图书馆、江西省一级图书馆、全国二级图书馆。干部职工中也有48人次受到表彰和奖励,其中侯玉荣同志被评为全国图书馆先进工作者,全国、省、地先进女职工,江西省文化系统先进个人,赣州地区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
于都县图书馆的发展历程表明,国家政局的稳定、经济的繁荣、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图书馆事业发展必需的大环境;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加大投入,又是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建设一支有文化、懂业务、干实事、讲奉献的图书馆工作队伍,则是办好图书馆、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注:本文资料来源:新版《于都县志》及于都县图书馆有关
档案材料。(作者:地泉)
于都古代的人口情况锦绣龙溪千古名篇出于都周敦颐与于都罗田岩
水府庙的故事
于都县古代的石刻和碑刻
于都古代文苑俊才——易学实
于都“伍保公”的传说
爱于都在线爱上方志于都
◆来源:(供稿:于都县志办)??转载文章请注明出处
◆备注:本文配图与文章内容无关,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报料、投稿、合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xunbuy.com/zzzz/5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