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

从很多育儿课程或文章中看到孙瑞雪老师的三本出名的育儿著作《爱和自由》《捕捉儿童敏感期》《完整的成长》。五月份计划读完其中的两本,下面分享一下《捕捉儿童敏感期》的读后感。

这是一本“爱”孩子的书,不是“教”孩子的书,本书主要通过多个孩子敏感期的真实案例及孙瑞雪的点评给读者展现了敏感期的表现及我们家长的应对方法。本书一共八个篇章,分别为“4个孩子的敏感期故事”“0岁—2岁半”“2岁半—3岁”“3岁—4岁”“4岁—5岁”“5岁—6岁”“6岁以上”“孩子应该怎样学习”。

0—2岁的敏感期

1)视觉—刚生下来,对明暗相间的地方感兴趣

2)口—包括用口进行的味觉、触觉过程。用口感觉事物、认识事物,不断练习使用牙齿、舌头。

3)手—喜欢抓东西,用手探索环境、认识世界。

4)走—从最初的要成人拉着手跳,到独立行走,到要上下坡、爬楼梯,到专门爱走不平的地方。

5)空间—喜欢探索空间,最早表现为爬、抓、移动物体等,稍大一点则喜欢爬高、旋转、扔东西。

6)细小食物—对极小而精致的东西感兴趣。

7)秩序—急切需要并保护一个精确且有秩序的环境。

8)模仿—最早表现为模仿一个词或者一应一答,重复进行,也模仿动作。

9)自我意识—表现为咬人、打人、说“不”等。

10)审美—要求食物或用具必须完整。

2岁半—3岁的敏感期

1)建立概念—儿童开始将自己的认知感觉同语言配对。

2)自我意识产生—私有意识产生,明确指明“这是我的”

3)秩序—需要并保护一个精确有序的环境

3岁—4岁的敏感期

1)执拗—秩序敏感期后,儿童形成了一种秩序的内在模式,一旦成人破坏了这一秩序,儿童就会哭闹、焦虑,表现出不可逆性。

2)垒高—喜欢把物体垒高然后推倒,再垒高,以此建立三维空间的感觉。

3)色彩—开始对色彩产生感觉和认识,并开始在生活中寻找不同的颜色。

4)诅咒—发现语言是有力量的,而最能表现力量的话语就是诅咒。成人反应越强烈,儿童越喜欢说诅咒的话。

5)追求完美—从要求食物完整发展到对所有使用的用具、事物完美的追求。每一件事情都不能出差错。

6)剪贴涂—真正开始有意识地使用工具

7)藏、占有欲—开始强烈感觉占有、支配自己所属物地快乐。物品地交换从此开始,拉开了人际关系地序幕。

8)逻辑思维—不断追尾“为什么”,打破砂锅问到底。

9)绘画—儿童与生俱来地表达自我地语言方式。

10)延续秩序—从具体地生活秩序延续到了心理秩序。

11)人际关系—一对一的交换食物和玩具

4岁—5岁地敏感期

1)出生—开始询问自己从何处来。这是儿童安全感最早地来源。

2)情感—不仅开始表达情感,而且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郑华国
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疗效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xunbuy.com/ckzl/390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