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520都寂寞了,催生还有救吗促进1孩
今年的5月20日,其实是比较特别的,疫情后的首个“”,刚好周末;5月21日又适逢小满节气,这不是幸福美满的节奏?因而大多数地方的民政部门都在“为爱加班”。
但是,随着各地“”登记结婚数据的出炉,这个以往年轻人最喜欢去办结婚登记的日子,今年多少表现得有些落寞。
全国已公布的13个省市“”结婚登记人数,四川、广东、江苏、湖北、湖南、贵州、北京等地市共计有约10万对新人办理结婚登记,但是对比去年“”结婚登记数据,可谓大幅缩水,同比减少超四成以上,近乎腰斩。
其中湖南当天办理结婚登记对,同比下降74%,降幅最大;其次贵州和湖北,分别下降了54%和47%;四川、广东与北京等分别下降36-46%不等,最少的江苏,同比也下降了26%。
而去年疫情期间5月20日当天办理结婚登记的对数还有31.25万对,如果按照这13个省市的同比降幅推算,意味着今年5月20日全国结婚登记的对数可能要减少14万对左右。
结婚人数断崖式下跌,年轻人都不结婚了,结婚率低就意味着生育率低,更不乐观的可能还是新出生人口数,因为出生人口的下降幅度远高于结婚人数的下降。数据显示,结婚人数规模下降一半花了10年时间,而出生人口规模只花了6年就已经下降了一半。
5月份,有消息称今年能生产的产妇建档工作已基本完成,建档孕妇规模不断下降,医院表示已经减少了三分之一左右,从建档情况估算的话年出生人口将不足万,而年统计局公布的全年出生人口还有万人,出生人口创新低是必然的了。
其实自年新出生人口登顶以来,全国出生人口已经连续六连跌了,而且是以平均每年万人的速度下降,在年的时候这个出生人口规模已经跌去一半。年按估算的这个出生人口不足万,出生人口减少量也是在万人以上。从今年结婚登记数与孕妇建档规模的情况来看,未来两年这个下降趋势与幅度还得延续。
事实上,年开始我国就已经放开二胎,年放开三胎,尤其是去年人口总规模见顶以来,各种鼓励催生的二孩、三孩补贴也是层出不穷。当然效果也不是没有,专家表示目前中国二孩及以上对生育率的贡献达到了40%以上。但是,这又侧面反映了一个更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年轻人一孩的贡献率太低了,很显然这不是个正常的现象。
年轻人一孩的生育贡献率低与之对应的就是初婚登记数的持续走低,近10年来结婚登记大幅下降,但是再婚登记的人数却是不断上升,也就意味着初婚登记的下降幅度要大于总结婚登记数的下降。
年轻人不结婚、不生育的理由很多,经济周期变化、观念改变等等,“不敢、不想、不能”或是三大主要原因,而这其中最主要的因素还是不敢生。
有机构就发布过我国家庭0-17岁孩子的平均养育成本为48.5万元,年均2.8万元。以统计局刚发布的年平均工资9.25万元,年养育成本就占到了30%;如果以城镇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6.5万元计的话,这个占比已经达到43%。如果年轻人对未来没有大的预期,自然就不敢生,久而久之就不想生,到最后变成不能生了。
虽然各地发布了不少“史上最强”的催生补贴政策,但是却很少有解决年轻人一孩生育问题的,这也是备受诟病的根本,如果不解决年轻人抚养孩子成本偏高的后顾之忧,出生人口规模难以回升。
那么,催生还有救吗?或许国外的有些做法值得借鉴。以英国为例,这个儿童保育费排名全球第三的国家,两岁以下小孩的平均托育费用(每周50小时)已经占到成年人平均工资的45%,今年3月份再下猛药扩大免费儿童保育计划,双职工父母可获得每周30个小时国家资助的免费儿童保育服务,意味着降低60%的保育费用,这也是英国一贯实施的“家庭支持”政策,以解放更多的年轻父母,竭力实现工作与家庭的平衡,解除养育子女的后顾之忧。
催生,或更应该把重心放到解决年轻人一孩生育问题上,提高补贴,降低养育成本,打破不敢生的后顾之忧。
(申明:凡转载本百家号原创文章,须注明“转载自百家号
许子财经原创文章”,否则视为侵权并被追究责任。)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xunbuy.com/ckzl/9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