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短训第三站丨因岛北认定儿童园am
幼稚园、认定儿童园和保育所是日本当下三种不同类型的婴幼儿保教机构,我们前两日的行程已经涵盖了这三种不同类型的园所。9月12号,我们前往尾道市,参访了因岛北认定儿童园和因岛西浦保育所,除了对认定儿童园和保育所有更丰富的了解和认识,还被孩子、老师们的用心而触动。
点击链接,了解更多日本幼儿园参访信息:?日本短训第一站丨枫叶幼稚园?日本短训第二站丨口田好伙伴保育园细波认定儿童园因岛北认定儿童园
因岛北认定儿童园成立于年4月,隶属于社会福祉法人若叶,当前在园幼儿覆盖0-5岁,共有名。得知我们前来拜访,5岁组的孩子们特意准备了园歌和运动项目;会中文的家长冼先生早前就向工作单位请假,以便能来帮助做翻译的事情;其他孩子的妈妈们还特地从家里赶来;尾道市负责幼教工作的行政人员鹤满喜枝老师也来陪同参访;新田久美子园长、村上节子副园长和老师们更是忙前忙后,一早获得这样的礼遇和厚待,令我们倍觉感动。
(为表示欢迎,孩子们向我们展示自己准备的节目)
在因岛北认定儿童园,0-3岁的孩子和4-5岁的孩子分别共享同一个教室,下图是4岁和5岁孩子的教室平面布局,在这间没有围墙和门的大空间里,不同年龄组被划分至不同的区域,并利用可移动的柜子作为区分间隔。
上图中,“4歲兒”和“5歲兒”所标示的位置,分别是4岁班级和5岁班级所在的区域,处于中间位置的三个标志代表了四个班级都可使用的公共区域,包含两个游戏区和卫生间。
园长和老师们都曾参与过园所的空间设计过程,通过设计空间表达和实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需要。没有围墙的阻隔,共享式空间消减了孩子之间的距离,创造了更多见面和交流的可能,帮助增加同伴之间的联系。
(卫生间外放着消毒机器,减少公共空间的病毒滋生。村上副园长说,卫生间要保持整洁温馨,这样才能吸引孩子们,让孩子们喜欢这个场所)
在上图可以看到三排围起来用做区隔的柜子,通过新田园长的介绍了解到,这些柜子便于移动,放的位置不同便可以创造出不同的空间,且有一定的重量,即使孩子靠上去也不会倒,最大程度上保障了孩子们的安全,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储物空间。此外,柜子的高度遮挡了孩子向外的视线,而老师们却可以越过柜子看到不同区域班级的情况,在同事有需要时提供帮助。
对于这种“opendoor”的形式,老师们并非没有顾虑,班级之间的声音相互干扰是必须要考虑的。村上副园长说,一开始他们也有这样的担忧,但后来发现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在略显嘈杂的环境中孩子们想听清老师的话就必须更用心的去听,反而提高了孩子们的专注力。
水军城围棋纪念馆
水军城和围棋纪念馆是尾道市著名的观光景点,也是当地传统文化的资源点,老师们会经常带孩子们去参观游玩,水军城、围棋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和专业人员也会定期为孩子们做讲解和辅导,将课程与地域文化资源有效地结合起来。
(4-5岁孩子所在教室的卫生间上设有一间小阁楼,阁楼上放着孩子们自己做的水军城模型)
(孩子们自己制作的周边资源地图)
育儿支援室
日本的法律规定认定儿童园必须承担社区和家庭的育儿支援服务,按照政府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因岛北认定儿童园设置了专门的育儿支援室,并配有一名专职的育儿支援老师。育儿支援的对象是孩子未在公共幼儿教育机构接受保育的家长,主要提供亲子活动、育儿问题解决的服务,让家长感到即使抚育的过程很辛苦,自己还可以寻求帮助并且也有人能够帮助自己,从而减少家长在育儿中的被孤立感和无助感。
(紧急情况下便于撤离的婴儿推车)
(0岁孩子洗澡使用的浴盆,安装有便于孩子手扶的横杆)
户外放置了多种类型的活动器具,每天至少要有30分钟的户外活动时间,让孩子玩遍所有的项目。
在我们准备离开因岛北认定儿童园的时候,发现孩子们站在走廊上向我们道别,甚至能看到了0岁班、1岁班的老师们抱着宝宝来相送。原来,得知我们将要离开,有老师用广播通知,希望现在方便出来孩子们和老师们能够前来与我们道别。
因岛西浦保育所
因岛西浦保育所的园址临近濑户内海,走在前往园所的马路上,海风徐徐,海水摇曳,大自然仿佛张开了怀抱正等待我们前去拥抱它。
(因岛西浦保育所正门,简单朴素)
因岛西浦保育所是一家公立保育机构,建园至今已有40余年,接收0-5岁的幼儿,目前在园的幼儿共有66名。
孩子们用合唱园歌的方式表达对我们的欢迎,通过西浦保育所的前任所长儿玉喜代美老师,我们了解到,园歌是由孩子们秋日里外出散步时哼的小曲儿创作而成的,名叫《向日葵之歌》,无论是曲调还是歌词,都与孩子的生活有关,是真正的为孩子们创作的、属于孩子们的歌曲。
走廊的桌子上面放着由孩子们饲养的小乌龟和虫子,盒子放置在公共空间,即是大家共同的伙伴,需要每一个人来照顾。
上图是粘贴在教室墙上的值日表,转动白色的转盘,红色组、蓝色组、黑色组、黄色组和粉色组的孩子们轮流负责擦地板、清扫、整理绘本和浇花草的工作,虽然需要老师花费时间来思考和制作,但对孩子来说,这样的值日表直观明了,转圈圈的方式也更有趣味。
上图中蓝色底的图片是粘贴在室内墙面上的音量控制示意图,黄色格子越多、颜色越重表示声音音量越大。当需要孩子们调节自己的音量时,老师们会说:“现在要用小老鼠的声音说话了”“现在要变成狮子的声音了”,如果在和身旁的人说话,要用小老鼠或者小兔子的声音,如果是在集体面前讲话,就要用狮子发出的声音。
通常我们会说:“声音再大一些”或“不要大声讲话”,但对孩子来说,这其实是一种比较模糊的指令和要求,而将声音与小动物的形象、与场合联系在一起,则要相对明了一些。
因岛西浦保育所有很多老师们自制的教具,上图中三张红色的小椅子是先用牛奶盒制作成大致的形状,为了让椅子更加坚固,老师在牛奶盒例塞了层层的塑料纸壳,最后罩上特制的、大小合适的布套,既实用又小巧美观。
0岁班的老师将牛奶盒拼成两排,每个盒子里面放着孩子们各自的干净的尿布,需要更换尿布的时候,老师直接将它背在身上,不需要再来回取尿布,减轻了自己的工作量。此外,牛奶盒子上写着小朋友的名字,并且用水果、小动物的图标做了对应的标记,孩子们只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图标,慢慢就会知道“这个盒子是我的”,帮助他培养“自我”的意识。
现任所长川本美智子老师为我们展示自制的玩具,一根管子连接着两个装有水的瓶子,瓶中的水可以相互流通。儿玉老师笑着和我们说,这个玩具不是自己的原创,而是看到别的幼儿园有,自己也觉得好玩,便仿照着制作给保育所里的孩子们玩。
二楼的平台上装置了大型的游泳池,天气气温允许的情况下孩子们每天都要出来游泳或玩水,通常一个班级玩30分钟,30分钟后换下一个班级。
站在平台上,不远处的大海、青山以及来往的船舶清晰可见,孩子们和海水、海风、空中飞过的鸟儿一样,就是大自然中普通又平常的部分。
在参观园舍时,儿玉老师曾笑说自己的保育所在园舍环境、硬件设施方面无法与因岛北认定儿童园相比,请我们不要介意。诚然如儿玉老师所说,保育所整体环境显得陈旧许多,地板、桌子、柜子和墙面都有使用已久的痕迹,但这不会影响我们的感受:这是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空间,这儿的孩子有着和其它幼儿园的孩子,同样赤城的眼神、灿烂的笑容与清亮的歌声。
//////////
今日的参访结束后,晚间,参访团老师们聚在一起交流了几日以来的感受和思考。明天我们将前往本次行程中的最后一所幼儿园,谢谢您白癜风医院重庆哪家好拉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xunbuy.com/zzjg/4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