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前教育公共政策与实证研究

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c/190326/6997150.html

作者简介:

布鲁斯·富勒(BruceFuller),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育学院教授。

致谢:

本文部分内容得到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的支持。北京大学宋映泉和云南师范大学谢云丽对本文的撰写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帮助,澳门大学胡碧颖、北京师范大学刘惠和唐文雯、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约瑟夫·托宾(JosephTobin)对本文初稿提出了坦诚而细致的批评与建议,在此一并致谢。

摘要

如何最好地培养下一代,这在人类社会始终是一个常常引发争论的重要话题,特别是当不同社会群体儿童的未来机会并非被平等分配时。学前教育这一领域折射出关于儿童本质的各种教育哲学理念,也反映出家长对文化传统或国家层面政策变化的态度。自年开始,中国政府大量增加对学前教育的公共财政投入,旨在为更多3—6岁幼儿提供普惠性的学前教育服务。来自哪些家庭的孩子可以获得优质幼儿园资源?公办幼儿园是否有效提升了儿童早期发展?中国式学前教育领域的“混合市场”缩小还是加剧了不同背景儿童在发展方面的差距?这些政策问题催生了一个方兴未艾的学术领域,吸引多学科学者的参与。

一、引言

如何最好地培养下一代,在许多国家引发了重要而激烈的争论。这个问题反映了最深层的价值观,比如儿童应该如何学会做人,他们应当如何尊重基本的文化实践或者质疑社会的旧有习惯。自19世纪直至当代,为实现以西方社会信条为核心的儿童社会化目标,或是创造不同社会群体儿童之间的学习机会平等,欧洲各国政府开始介入幼儿教育领域。中国政府从年开始增加公共财政投入,着力建设公办幼儿园,为越来越多的3—6岁儿童提供学前教育服务。(有关政府目标和法规的梳理,参见XiaofeiQiEdwardC.Melhuish.[].EarlyChildhoodEducationandCareinChina:History,CurrentTrends,andChallenges.EarlyYears,37,—。关于国务院对普及性学前教育的承诺,参见ShuoZou.[].NewPoliciesEaseAccesstoKindergarten.ChinaDaily,2January,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xunbuy.com/zzjg/652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