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生理特点和卫生保健二
探索三气体交换者——呼吸系统
八、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问:什么是呼吸系统?
组成: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功能:呼吸
九、学前儿童呼吸系统的特点
(一)呼吸器官的主要特征
1.呼吸器官未发育完全,易发生感染
问:幼儿上呼吸道感染时,为什么会呼吸困难?
呼吸道的特点:
鼻毛少,狭窄,黏膜柔嫩,黏液(痰)分泌不足,纤毛摆动能力差,血管丰富
肺的特点:
肺泡数量少,肺容量小,血管丰富。
上呼吸道感染可并发中耳炎、结膜炎等疾病。
2.鼻子较脆弱,易发生出鼻血
问:幼儿为什么容易发生鼻出血?
幼儿鼻腔特点:黏膜柔嫩,富含血管
影响因素:鼻外伤、抠挖鼻孔或环境干燥等
3.咽部会厌功能不完善,易发生呛咳
问:进食时嬉笑打闹为何易发生呛咳?
幼儿的会厌特点:调节功能尚不完善。
影响因素:进食时哭闹、嬉笑打闹、吞咽过快等。
4.喉部声带发育不全,易疲劳
问:什么原因使幼儿哭闹后易发生声音嘶哑?
幼儿的发音器官特点:喉腔较窄,声门短而窄,声带短而细薄,声带不够坚韧
注意:
如果幼儿长时间发音,或者经常大声哭闹、喊叫,不注意保护,容易因疲劳而肿胀、变厚。
(二)呼吸运动的主要特征
问:为什么幼儿的每分钟呼吸次数比成人多?
生理原因:幼儿呼吸肌力量小,胸腔体积小,肺容量小,氧需求量较大
十、学前儿童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
(一)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二)纠正学前儿童不良的行为习惯
以下注意事项需要小朋友遵守:
(1)不抠挖鼻孔
(2)不用嘴呼吸
(3)不蒙头睡觉
(4)不边吃边说笑
(5)不玩危险物品及游戏,如豆子、塑料袋、用嘴接抛食
此外,还应该教会学前儿童正确的擤鼻涕方法,以防中耳炎。培养正确的坐姿,使胸廓正常发育。教育学前儿童咳嗽、打喷嚏时避开他人。及时治疗呼吸道疾病。
(三)科学组织体育锻炼
(四)保护喉部声带
探索四营养汲取——消化系统
十一、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组成:
消化道:口、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
功能:消化和吸收。
十二、学前儿童消化系统的特点
(一)处于换牙阶段,口腔黏膜柔嫩
(1)牙齿
问:幼儿的牙齿为什么容易蛀牙?
特点:乳牙牙釉质较薄,牙本质脆软
(2)舌
问:为什么幼儿常会说不清楚话?
特点:较成人宽而短,不够灵活。
(3)口腔黏膜
特点:柔嫩,易被硬物磨损。黏膜破损后又易感染,形成口腔溃疡。
(二)消化系统消化能力较弱,吸收能力较强
问:为幼儿提供的膳食为什么要营养丰富、易消化?
消化能力弱的原因:消化道各部分表面黏膜柔嫩,消化腺肝脏、胰腺分泌的消化液较少,食道狭窄、胃容量小、肠胃蠕动能力差等
肠胃吸收能力较强的原因:肠黏膜下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与营养物质的接触面大,吸收快
(三)肠系膜松驰,肠道固定能力差
问:幼儿容易发生肠套叠的原因是什么?
特点:肠系膜松弛,容易发生移位,肠道管壁较成人薄,固定能力差
(四)肝脏储糖少,易发生低血糖
问:幼儿为什么容易发生低血糖?
特点:储存糖原的能力较弱
十三、学前儿童消化系统的卫生保健
(一)保护牙齿的健康
牙齿的健康防护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检查
(1)检查牙齿是否排列整齐、是否有龋齿、是否有缺牙断牙等情况。
(2)换牙期间,注意有无乳牙未脱落、恒牙错位萌出的情况。
(3)牙齿有问题要及时就医。
2.清洁
(1)注意口腔清洁,培养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良好习惯。
(2)为学前儿童挑选合适的牙具,培养刷牙兴趣。
(3)刷牙时不宜过于用力,也不要使用过多牙膏。
(4)刷牙的方法要正确,牙齿的上下左右都要刷到,时间不少于3分钟。
(5)牙刷用后应冲洗干净,刷头朝上放入杯中,并放置在干燥通风处。
(6)漱口杯建议每周至少洗晒一次。
3.习惯
(1)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走路、跑步时注意安全,避免碰撞损伤牙齿。
(2)进食时,教育学前儿童不咬过硬的食物,不啃咬餐具。
(3)纠正学前儿童的一些不良习惯,如咬手帕、咬嘴唇、吮手指等,尤其在换牙期间,这类不良习惯容易造成牙齿排列不齐。
(二)安排均衡合理的膳食
(三)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1)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以防胃肠道感染。
(2)进餐中要细嚼慢咽,便于消化,预防肥胖。
(3)不边说笑边进食,以防呛食。
(4)餐后不做剧烈运动,以防消化不良。
(5)排便时不久坐,以防脱肛。
(四)及时发现消化系统异常
十四、小结
总结学前儿童的运动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特点和卫生保健方法。
十五、作业布置
1、简述学前儿童的骨与成人有哪些不同?
2、学前儿童的呼吸系统容易发生哪些问题?简述并给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3、哪些原因造成了学前儿童消化能力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xunbuy.com/zzjg/6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