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第一任卫生部长李德全蒙古族

北京皮肤科医院在哪 http://m.39.net/pf/a_4659317.html

★共和国第一任卫生部长-李德全(蒙古族)★

李德全(—),女,蒙古族。北京通州草房人,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第一任卫生部部长。中国妇女运动领导人。著名爱国人士冯玉祥先生夫人。年4月2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多党合作制是一项伟大创造,这既是近现代史上中国政党政治实践的制度选择,也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保持和谐的政党关系的根本所在。   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在新的民主政体中,中国共产党体现了兼容并蓄的气度和海纳百川的胸怀。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士平等协商,共谋大计,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人心,形成合力。本报自今日起特开辟“我与中共同决策”专栏,通过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一系列提案、建议背后的故事,帮助读者了解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政治制度取得的巨大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的夫人、民革中央的领导成员李德全成为共和国首任卫生部长,在任16年,李德全以民主党派的身份参与中央政府的工作,她领导新中国卫生事业取得的光辉成就,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多党合作政治制度的生动诠释。

在政务院首批部长任命书中,李德全出任卫生部部长。她和史良一起写下了中国女性担任国家部长的第一页历史。

年2月19日,在北京陆军检阅署所在地的南苑,一场别开生面的婚礼正在举行。新郎是当时手握重权的北京陆军检阅使冯玉祥,而新娘则是毕业于京师女子协和大学的女才子李德全。

著名爱国人士冯玉祥先生夫人

在冯玉祥从一个旧时代的军人转变为革命军人的过程中,李德全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为帮助冯玉祥领会孙中山的革命思想,李德全把孙中山赠冯的《建国大纲》一书的装订线剪断,挑灯夜读,悉心研讨。又陪同冯玉祥访晤了中共的主要创始人李大钊,聆听了共产党的革命主张。年5月,为寻求革命真理,李德全还陪同冯玉祥来到十月革命的故乡苏联。苏联一年的见闻,使李德全受到了很大的启迪,她的思想开始叛离唯神论,向唯物论逐步转化。李德全的进步引起了国民党右派势力的愤怒。他们制造舆论,对她进行诽谤攻击,说她“游俄归来,信仰忽移”,说她“赤化了冯玉祥”。她却坦然置之,走自己的路。

冯玉祥先生

年,李德全积极支持冯玉祥在张家口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开赴抗日前线。后在种种压力之下,冯玉祥卸下戎装,含恨离开战场。李德全随冯玉祥再度退隐,重登泰山。一到泰山,李德全就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兴办教育事业上。她变卖了结婚时亲友赠送的全部首饰,协助冯玉祥在泰山办起了15所小学,相当数量的学生后来参加了八路军和地方抗日游击队,成为抗日战争的骨干力量。

冯玉祥、李德全及儿女合影

为抗日呼号,这一时期,李德全还在当地积极从事抗日宣传活动。年的三八国际妇女节那天,李德全登上了纪念大会主席台,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一个记者记下了他对李德全在主席台上的印象:“有人告诉我说冯玉祥的夫人来了。我问是哪一个。那人回答说,你看台上哪一个顶精神、顶强壮的就是她。我一看台上,果然在一排不是娇弱就是臃肿的小姐太太们中间,昂然坐着一个雄赳赳气昂昂的黑色圆脸的女人,她穿的是黑色的衣服,长仅过膝。她的一双大脚着一双又宽又长的黑皮鞋。也许有人要看轻这北方的村婆,以为她老人家太不趋时了吧?但我觉得她真是鸡群鹤立,别具一种风仪令人钦佩。”

抢救难童及伤病员,也是李德全在抗战时期工作的重点。时在武汉的中共中央代表周恩来提议,要尽快组织起一个抢救难童的机构。年抗战爆发后住进武昌千家街福东堂的李德全毫不犹豫就担负起了此项十分艰巨而重要的任务。

阳春3月,艳阳当空,10日上午,李德全主持大会,庄严宣告: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正式成立。大会选举宋庆龄担任理事长,李德全担任副理事长。

随着难童的增加,资金匮乏问题日益紧迫。李德全见人就开口,只要开口,总有收获。她曾说:“我一见能捐的人就脸红,他们一见我就头痛,头痛对脸红,我的捐册又撕下了一页。”

在李德全为首的保育会成员的积极努力下,在湖北、四川、湖南、贵州……,包括延安和香港等省市50多所保育院相继建立,收容教养儿童3万余人。这些无家可归的难童,在保育院得到健康成长,其中不少人建国后成为各条战线的骨干。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发动内战,冯玉祥携妻女以考察美国水利为名出国远行,与蒋分道扬镳。

年初,冯玉祥和李德全合作,就20年来对蒋介石的亲历见闻撰写了《我所认识的蒋介石》一书。这部书很快在香港出版,一出来就轰动舆论界,成了畅销书,一版再版,蜚声海外。

民国出版的《我所认识的蒋介石》

冯玉祥、李德全在美国公开反蒋,揭蒋伤疤。蒋介石大为震怒,他先是下令要冯玉祥回国,被拒绝后,就吊销了冯玉祥的护照,开除了他的国民党党籍;派特务到处跟踪他。蒋介石对冯玉祥夫妇恼怒了,美国政府也不高兴了。他们下达了逐客令。经过反复考虑,冯玉祥和李德全决定全家返回祖国解放区。

年7月31日,冯玉祥、李德全一家冲破国民党特务的重重围困和迫害终于在纽约登上了苏联客轮“胜利号”,踏上归国的征途。不幸,途中遭遇海难,夺走了冯玉祥将军和小女儿晓达的生命。

冯玉祥将军黑海遇难的噩耗传出后,舆论震惊。毛泽东和朱德致电李德全表示哀悼。李德全收到唁电,当即复电:“冯玉祥将军不幸于9月1日下午3时在黑海‘颇毕大号’轮船上被焚逝世。我俟健康恢复后即返中国,继续为民主而奋斗。”

年11月,李德全伤愈出院。她毅然告别留在苏联求学的诸女儿,独自怀抱冯玉祥将军的骨灰盒回到祖国。到达东北解放区的哈尔滨时,她当即在电台发表广播演说,号召西北军官兵弃暗投明,光荣起义,站到人民方面来。

年10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召开第三次会议,宣布了中央人民政府各机构的人员任命名单。在政务院首批部长任命书中,李德全出任卫生部部长。她和史良一起写下了中国女性担任国家部长的第一页历史。

图为观看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飞行表演。前排左起:肖华、李德全、朱德、邓颖超、李伯钊

李德全担任卫生部长一职15年,为推动卫生事业的发展,她长期奔走呼吁,不遗余力地工作。在人民卫生工作的开创时期,她首先考虑的是如何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防病、治病,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特别是增强儿童一代的身体素质等问题。大力推进爱国卫生运动,拟定人才培训、医院建设规划是她花费精力较多的事情。

年,马寅初(左)、李德全(中)、邵力子在一起交谈。(资料照片)。

十几年间,在全国范围内先后消灭了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霍乱,天花、鼠疫、性病、血吸虫病、麻疯病等主要流行病。当年,为庆祝消灭吸虫病,毛泽东即兴写下了后来传颂大江南北的《七律·送瘟神》。李德全还特别注意加强和发展各级医疗机构的工作,使全国在较短的时间里新增数以万计的病床。同时各种医学院校培养了大量医护人员和医疗干部,医学科学研究和中西结合取得重大进展。党的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发展方向在她当部长任内逐渐完善。这一切,在长期以来贫穷落后的中国,是了不起的成就。其中浸透着李德全辛勤的汗水。

早在抗战时期李德全就长期致力于妇女和难童工作,对他们的情况有较深的了解。她出任卫生部长后,更是关心妇女和儿童的保健工作。她重视并竭力推进女工的妇女病早期检查与防治、女工的四期保护、新法接生,改造旧产婆、防治新生儿疾病、降低产妇婴儿死亡率等。她号召并带头加强各级卫生部门与各级妇联之间的密切合作,促使妇幼卫生保健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李德全签发的证照

全国妇联主席康克清年发表的《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李德全》一文中有这样的评价:“她两任全国妇联一、二、三届副主席,虽是兼职,却很尽职,她把卫生工作和妇女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她对人民卫生事业和妇女解放事业的一大贡献。”

李德全深恶痛绝官僚习气,注意廉洁自律。作为一部之长,她经常走路上下班,不坐专车;常在机关食堂吃饭;有时出差同一般干部乘硬席卧铺,到地方住普通招待所。只要工作需要,不计伤病全力以赴。50年代的一次赴朝鲜慰问,出发前她发高烧,仍按期率团出发。她多次赴少数民族地区完成慰问任务,一次途中翻车受伤,经治疗后仍坚持按计划完成慰问任务。

李德全对自己要求严格,对群众却十分关心。遇到群众有急难,她常常废寝忘食地和大家一起干。后来被拍成电影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即抢救山西平陆县61名集体中毒农民的事迹,就是其中一例。当她得悉山西来了求援电话,深夜起来召集会议,组织紧急救援措施。经有关部门的协助配合,派出飞机夜间投药,终于使61名阶级兄弟及时脱险。

李德全逝世两年后,当年她的入党介绍人、卫生部副部长徐运北在回忆往事时谈到李德全:“李德全坚决拥护党,听党的话。政治道德好,没有和人拉扯。她能团结人,不论入党前或入党后,她当的是实职的部长,既不是有职无权的挂名部长,也不是与党争权。她很尊重党组,党组也尊重她。她有不同意见也敢提出。她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不搞特殊化,一贯艰苦朴素。她是很难得的女领导人。”

年,时年68岁的李德全卸任卫生部长之职,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在“文革”风暴中,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对已年逾古稀的李德全也不放过。他们以所谓“林副主席第一号命令”为由,要把李德全撵出首都,由于周恩来的干预,李德全才得以继续留在北京。

年4月23日,在“文革”动乱的岁月,李德全不幸与世长辞。年,邓小平在接见冯玉祥、李德全的子女时说:“李德全大姐是一位很好的同志,我们也很怀念她。”摘自《聚焦红墙——新中国第一代开国部长》

相关链接:

雨鼎外型共同,属西周前期罕见瑰宝。腹部四面有扉棱,脊棱状若勾环,口沿下饰两两相张口卷尾状夔纹,腹中部饰直棱纹,腹下部饰三角形垂叶纹,足上部饰兽面纹。鼎内有一铭文“雨”字。根据该鼎腹外纹饰和鼎内的铭文,将这种鼎命名为雨鼎。

图示鼎为年秋天,土著军阀党玉锟从陕西宝鸡戴家湾盗掘出土的,后经宋哲元之手送给了冯玉祥,新中国成立后,由冯夫人李德全捐献给了国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点击上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xunbuy.com/zzjg/689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