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口县示范幼儿园教师学习36岁儿童学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教师读书心得分享
01
读《3-6岁儿童学习与与发展指南解读》概述有感
——廖从荣
幼儿园领导特别重视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近期专门为我们每人购置了一本《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对于阅读习惯不好的我来说,专门安排教研活动的时间,与同仁们一起读书是一种幸福。于是静心拜读了《指南解读》概述部分,真是受益匪浅。
首先读到的是: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巡视员在培训上的讲话,他讲了三个工作要点:1、要贯彻落实《指南》,推行学前教育科学发展。2、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环节。3、全面提高幼儿园的科学保教质量。这代表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并真切期盼《指南》能落到实处,最终能促进孩子的发展。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是机会,更面临新的挑战。我们如何更好的贯彻《指南》精神,如何将其思想、观念、要求和方法转变到实际工作中去?如何更科学的实施保教工作,促进孩子的整体发展呢?这需要我们透过文字的表面,结合幼儿园发展的实际,根据各年龄段孩子的发展特点,当前主题教育活动开展的剖析和理解,更多的去思考和分析。
其次,读了李季湄教授阐述《指南》概述,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指南》研制的背景、目标与作用,知道了《指南》研制并逐步完善的过程,阐述了《指南》名称的含义,指出了《指南》的内容——五大领域,解释了五大领域中,领域与子领域的关系,帮我们厘清了《指南》与《纲要》的关系,指导我们正确阅读《指南》细节,并在教育实践中的如何参照《指南》实施具体活动。反思自己以往的学习经历,结合自己的日常工作,很多时候都是为了应付眼前的工作,有选择的去查找一些片面的信息资料,一次次获得的都是零散的观点和不够完整的理论体系。希望这次能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慢慢细化自己的工作,争取做得更好。
最后提出的:《指南》实施的四大基本原则,我们在工作中应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尊重个体差异,切忌拿“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不要片面追求某一方面的发展,而是从不同角度促进孩子的协调发展。相信理解了四大基本原则之后,在一日活动中会更科学的实施保教工作,促进孩子更好的发展。
俗话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希望能一直坚持与“高尚的人”,谈下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读更多的书,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02
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概述部分心得体会
——刘志容
结合幼儿园的园本研修活动,近段时间我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这本书的概述部分,进行了认真学习。主要收获为以下几点:
收获一、明晰了《指南》的定位
《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指南》概述中提出一整套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目标和有针对性的教育建议。用正确的方法去支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科学地帮助幼儿达到教育的期望。
收获二、理解了《指南》目标的内涵
《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2-3个方面(子领域)。每个方面(子领域)由学习与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每条目标下又有“各年龄段典型表现”,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指明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方向。
如科学领域,《指南》凸显了该领域“探究”这一核心价值。好奇心和探究兴趣是幼儿学习的最强大的动力,保护与发展幼儿这一宝贵的学习品质,是该领域的重中之重。同时,针对现在幼儿远离自然的问题,因此该领域的第一个目标就是“亲近自然,喜欢探究”。
收获三、清晰了实施《指南》的原则
《指南》“说明”明确指出: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xunbuy.com/zzjg/8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