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六一儿童医院
4~12岁为抽动症发病高峰期,同时也是治疗的较好时期,如果患儿家长能够及时的发现孩子的异常表现,并为孩子采取治疗措施,那么对于孩子的治疗就会取得一个很好的效果。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孩子出现以下这些症状,那么家长朋友就要注意了。
抽动症症状表现常有两类:
一、多发性抽动症状:通常始于头面部,症状较轻,以后逐渐加重,累及部位可以沿头面部、颈部、肩部、上肢、躯干和下肢的顺序发展,部位可为单个部位或多个部位。
面部抽动
不自主抽动
1、面部肌肉抽动:多表现为眨眼、斜眼、扬眉、皱眉、噘嘴、耸鼻、伸舌头、作怪相、吐口水等;头颈部肌肉抽动则表现为点头、摇头、挺脖子、耸肩等。
2、躯干部肌肉抽动:表现为挺胸、扭腰、腹肌抽动;上肢抽动表现为搓手指、握拳、甩手、举臂、扭臂;下肢抽动表现为抖腿、踢腿、踮脚、跳跃、蹲甚至步态异常。
二、发声性抽动症状:普遍具有口齿不清,鼻音及语言延迟、音调的强弱不均等特点。发声性抽动也分为简单发声性抽动和复杂发声性抽动。
1、简单发声抽动:表现为快速地、无意义地单调的重复,如不断地清嗓子、擤鼻涕声、咳嗽、哼声、吼叫声、吭吭声、怪叫声、学动物叫等;
2、复杂发声抽动:则发出一些似有意义的短句,或更复杂的句子,也有的表现为重复、刻板的完整语句,如某些语词声、模仿言语、重复言语。
抽动症的显性危害从身到心到感知,相互作用恶性循环
抽动症属于慢性疾病,是不会自愈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病种只会越来越严重,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抽动症的症状,医院检查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增加后期治疗难度。
▲机体变化:长期的抽动导致抽动症患儿眼睛、口唇、脖颈、肢体等部位肌肉畸形或僵化,要经过很长时间才可以恢复正常;严重者甚至会影响到骨骼的正常发育,并且失去矫正的机会。
▲心理问题:抽动症发病症状常常被同学嘲笑、奚落,使患儿产生自卑,久而久之孩子变的性格孤辟,不愿与人接触,甚至对嘲笑者产生报复、敌视心理,部分患儿在成年后甚至发展为精神分裂。
▲继发学习困难:抽动和不自主发声导致注意力分散,严重抽动使患儿的眼睛很难盯在书本上,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影响课堂秩序,遭到同学、老师的歧视或嘲笑,逐渐厌学、逃学。
▲其他病症:常伴有ADHD(多动症)、OCD(强迫症)、MDD(抑郁症)、AD(焦虑障碍)、ED(情绪障碍)、SD(睡眠障碍)、ODD(对立违抗性障碍)等共患病。
▲行为问题:大约四分之一的儿童抽动症病人有猥亵行为,如裸露癖、淫秽言语。调查显示,抽动症患者不同程度上存在说谎、逃学、偷窃、伤害动物、放火、破坏财物、行凶伤害他人等现象。
医院治疗阳阳康复病例
治疗前抽动病情严重
治疗后安静写毛笔字
日本男孩跨国寻医“生物疗法”显奇效
6岁的日籍华裔男孩林星宇(化名)医院诊断出患有抽动症,漫长8年屡遭误诊误治,身心俱疲。一路向北,医院却依旧没有明显好转,年6月求助医院史积善主任,初期仅用中医疗法症状就明显控制,后期接受APS生物调序微生态调节疗法病情逐步稳定至消失。
●医院采用“APS生物调序微生态调节”治疗抽动症。该疗法利用生物调序与个性化菌群调节等先进技术,通过肠道微生态调节和大脑各种神经信息调控功能,构建新的信息环路,实现新的“信息调控”替代传统的药物“受体阻断”方式,标本兼治、双向调节,从根源上解决儿童抽动障碍。
周四抽动症名医确诊日活动
1、活动内容
多学科专家团队(MDT)联合会诊
?名医确诊日多学科专家团由中医、西医、儿保、康复、心理、教育专家组成,齐聚医院,将理论与实践联合起来,为疑难抽动症患儿联袂会诊;为家长答疑解惑;为抽动症儿童健康保驾护航。
?减免专家挂号费(特聘专家挂号费元;本院专家挂号费50元),为每一位患儿分层、分型、分度建立个性化健康管理档案,因人而异制定方案。
?上海市儿童健康基金会:六一天使专项基金为困难疑难抽动症患儿家庭减免治疗费10%(限每周前15名预约困难患儿家庭),申请人须持孩子真实身份证明到“六一健康快车”项目办公室申请。
2、活动时间
年01月01日~年2月28日每周四
3、适应病症
?急性单纯性(或一过性)儿童抽动症、慢性单纯性儿童抽动症、亚急性或持续性的单纯或多发性抽动、多发性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综合征),儿童心理行为障碍问题。
?在年新发表的欧洲抽动症指南,对于儿童抽动症治疗原则是,对于轻症的病例,尤其是初发的,可以采取暂时观察等待的策略,或只采用心理行为的治疗。而对于抽动症症状比较频繁的或较严重的病例,应该积极寻求医学上的帮助。
医院
原创漫画,侵权必究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xunbuy.com/zzjj/2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