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空中最亮的星追记牡丹江市儿童福利院

夜空中最亮的星

追记牡丹江市儿童福利院保育员陈薇

记者 王东

作家史铁生在小说《奶奶的星星》中讲到,奶奶曾对他说过,地上每死去一个人,天上便会多一颗星星,人死了会升到天空,变成星星给走夜道的人照个亮儿。于是他“慢慢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

陈薇,便如“奶奶”话语中的那颗星星。1月31日,农历正月初四,年仅49岁的她,因身患胃癌离开人世。作为牡丹江市儿童福利院的一名保育员,生前,她像是炙热的太阳,用上万个日日夜夜的呵护与陪伴,让百余名孤残儿童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身后,她则化作了一颗星星,遥遥地挂在夜空之中,默默地注视着孩子们的成长,全心全意为他们把前行的道路照亮。

朋友眼中:她的博爱我们学不来

3月6日,田立新如往常一样在办公桌前忙碌着,而身着黑色外衣的她,让人明显能感觉到情绪的低落。

当提及她对陈薇的印象时,她从手边的一本书中取出一张相片,里面的主角正是陈薇。相片中,陈薇正温柔地托抱着一个婴儿,其浅蓝色的外衣,像初晴的天空,透彻、洁净;弯弯的眉眼,似绽放的花朵,含笑、和煦;深情的注视,蕴含着浓得化不开的柔情;稳稳托住孩子的双手,犹若三山、仿似五岳般坚实、有力……

采访中,田立新始终保持礼貌性的微笑,但眼神中不时流露出的悲伤,却显示出了她内心深处的伤恸与难以抑制的情感。“没认识她之前,你根本不会知道,有人疼爱这些孩子会胜过爱惜自己的生命。”田立新声音颤抖地说,她们俩从相识到相知,已经快30年了,她能感受到,陈薇是发自内心的爱着那些孩子们。

把福利院当家,把家当成福利院,是田立新对陈薇工作态度的直观感受。“她的博爱,我学不来,其实有时会觉得,不是孩子离不开她,反倒是她离不开那些孩子。”田立新告诉记者,为了让这些孩子能够体会到家庭的温暖,陈薇经常会带着婴儿室的孩子回家,哪怕是在她生活最为困顿与艰难的时候,也没有停止向这些孩子输送爱与关怀,那份爱,甚至远远超过对她自己的亲生孩子。

在这些领养的孩子中,田立新最为熟悉的便是薇薇。“薇薇刚满周岁时,便被陈薇领养回家了。”深陷回忆中的田立新,尽可能平静地组织着语言。她说,有一次,陈薇领着亲生的9岁儿子和养女薇薇一起上街,当走进一家儿童玩具店时,儿子要买小汽车,薇薇要买布娃娃。陈薇掏了掏兜里的钱,最后只给薇薇买了个布娃娃。儿子跺着脚痛哭:“你不是我的妈妈,你是薇薇的妈妈!”陈薇把儿子拉到一旁,说到:“你还有爸爸、姥姥和其他亲人疼你,而薇薇是个孤儿,比你更需要妈妈的爱啊。”

年,是田立新记忆犹新的一年。“再难的时候,我都没见陈薇哭过,感觉所有的事情,她都能积极、正确地处理好。”田立新回忆说,因为家里的变故,陈薇一家人只能租住在车库内的楼梯下面,睡着用砖头和黑板搭成的“简易床”,由于空间狭小,一家人上床下床只能是爬进爬出。即便是这样,陈薇仍旧没有放弃照顾院里的孩子,尽可能给领养的孩子最舒适的成长环境,哪怕是她自己苦上一点、委屈一点。

同事眼中:和她一起工作感觉很荣幸

上午10时许,在福利院婴儿室内的粉色小床上,患有先天性白内障的萌萌睡得正香,睡梦中,萌萌那紧握的小手好似要抓住些什么。也许,在萌萌的世界里,“妈妈”陈薇从未离开过,每天睡醒后也依旧能得到来自“妈妈”那暖暖的拥抱、温柔的亲吻和无微不至的关爱。

孩子的世界也许会懵懂无知,但是成人的世界却是清晰无比。从婴儿室出来,记者来到了市儿童福利院婴幼部主任杨红新的办公室。“对工作认真,对孩子负责,虽然性子偏慢,但是她经手过的一切事情都井井有条,能和她一起工作,我们感觉很荣幸。”说话间,杨红新将陈薇记录的工作日志递了过来。

翻开陈薇的工作日志,一行行娟秀的字体,以及字里行间饱含的深情,让人不禁再次想起她那双温柔的眸子,好像晨星,仿若暖阳,似乎她目光所及的地方,便会有爱与温暖播撒。

“年6月7日,今天阳光明媚,稍带点风,便带着孩子们去室外晒太阳、玩滑梯,孩子自己能从台阶上一阶一阶地爬上来,还会从滑梯上滑下去,玩得很高兴,小天已经渐渐消除了陌生感,不再因到室外玩哭了。”

“年6月25日,玩具桥很高,而且还很窄,孩子们还很小,在玩得时候我会扶着他们,怕他们摔下来。在玩小羊过桥游戏时,我先让大班的孩子演示了一下故事内容,再让小班的孩子参与模仿故事情节,我觉得很好。”

“年9月23日,下午孩子们到了吃饭的时间,小双看到其他小朋友吃饭了,在一旁也着急地喊叫,示意她也想吃饭,一口一口吃得可香了。吃完的饭碗,我随手放到了地上,小天很想帮我拿起来,看我瞧他,他又放在了那。”

…………

在翻看陈薇工作日志时,记者捕捉到这样一个细节。年6月7日的工作日志最下方,有着一行写着“备注:5月30日、31日——6月6日,因病住院,没有任何纪录”的笔迹。原来,在那段时间里,医院做了阑尾炎手术,手术后,仅仅休息了一周时间,便再次回到了福利院.“我们心里都知道,她是想念这些孩子,放心不下这些孩子。”杨红新眼眶微红地说到。

从年来到市儿童福利院任职,陈薇一直工作在孤残儿童护理的第一线。30年的时间,类似这样的工作日志,陈薇写满了一本又一本,而每一本都承载了她对孩子们的至深用情;而像萌萌、小双、小天这样的孤残儿童,她同样照顾了一个又一个,从婴儿、少年到长大成人,陈薇陪着他们一同走过。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她却终究没能陪着他们一直走到最后,或许,这也是她生前最大的遗憾吧。

孩子眼中:她是世界上不可替代的惟一

对于整个“地球村”来说,陈薇只是这偌大星球上渺小的一员;对于整个中国来说,陈薇也仅仅占了全国人口的十三亿分之一;但是,对于福利院里的孤残儿童来说,陈薇却是那个不可替代的惟一,她是妈妈,是亲人,更是全世界。

陈薇已经离开了,对此,孤儿杨爱民有着清醒的认知。初见杨爱民时,她正坐在福利院的宿舍床上做着手工艺品,满盒子的彩色珠子,一脸专注认真的神情。“本来想着做完这个手链,就送给陈姨的,没想到她再也收不到了。”说着话,杨爱民的泪水便夺眶而出,而抽泣的声音也让她的讲述变得时断时续。“从没想过陈姨会这样离开我们,离开大家,还没吃够她亲手做的饭菜啊,我还想当面喊她一声妈妈啊。”

原来,从小到大,陈薇会经常带杨爱民去家里吃饭。对她而言,每次去陈薇家吃饭,便是这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虽然嘴上叫着陈姨,但是心里面却一直拿她当自己的妈妈。”她说,之所以不像其他孩子那样称呼陈薇,是害怕这声“妈妈”叫出口之后,会给陈薇带去更大的压力。“我能看出来,陈姨已经够劳累了,不想再给她添麻烦,只盼着能时常和她说说话就好。”

薇薇与杨爱民一样,都曾因被父母放弃来到福利院,不同的是,薇薇比杨爱民要幸福许多,因为她是在陈薇的抚养下长大的。

“妈妈太善良了,像她这样的人太少了,我很幸运能够遇到她。”薇薇说,和陈薇一同生活的17年,是她最幸福的一段回忆。“妈妈很重视我的学习,记得小学一年级期末考试,我数学得了78分,语文得了87分,妈妈特别生气。”薇薇告诉记者,也是从那时起,陈薇开始狠抓她的学习,给她做课外辅导,为她找家教老师。尽管最后中考失利了,陈薇也没有对她说过一句重话,只是默默回到自己房间抹起了眼泪。在薇薇印象里,那是陈薇第一次哭泣,也是薇薇感觉最为愧疚的一份回忆。

和陈薇在一起的日子,尽管每天的生活都过得平淡,却让薇薇感到无比的充实与幸福。“一开始,大家都以为妈妈只是普通胃病,就连妈妈自己也没太当回事,只想着检查检查、打打针,能快些回去工作,继续照顾院里的孩子们。”说到这,薇薇的声音开始由平静变得颤抖。她说:“突然有一天,医院,告诉我,她只能陪我到这了,当时我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

“没有一朵花是不美丽的,也没有一个孩子是不可爱的。”这是陈薇生平最喜欢的一句话。多年来,陈薇以慈母的胸怀,温暖着多个失去母爱的孤残儿童,即便她身患重病,仍旧兢兢业业地践行着“妈妈”的责任。

儿子眼中:她不是超人终究要停下来

京剧《三家店》中有这样一段唱词:“娘生儿,连心肉,儿行千里母担忧;儿想娘身难叩首,娘想儿来泪双流。”简简单单几句话,便道尽了母子之间的深厚感情与无穷挂牵。

母亲陈薇的离世,是蔡祥旭最不愿提及的话题。蔡祥旭今年23岁,大学毕业之后便只身去了无锡工作。“妈妈生活的太辛苦了,一直都在忙着院里的孩子们,现在她终于可以歇歇了。”蔡祥旭的言语里满是唏嘘与不舍。他说,至今仍记得年春节的时候,妈妈对他说,这些年,因为照顾院里的孩子,也没怎么照顾好他。“其实,小时候,看她对院里的孩子那么好,真的很嫉妒,不过慢慢长大,也就理解了。”

父爱如山,母爱似海,高山挺拔巍峨,大海深沉广阔。“妈妈很多时候都不爱表达,总是默默地去做着,好像有着使不完的力气。”蔡祥旭说,他小时候是在福利院内的幼儿园度过的。“妈妈说,这样不仅能照顾我,还能照顾好院里的孩子们,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在蔡祥旭的记忆中,妈妈总是站在水池旁,不停地洗着尿布,手边的尿布摞得和小山一样高,时而用袖子擦一下汗,然后继续洗,好像总也洗不完似的。那时候,妈妈总要值夜班,为了晚上能专心照顾好院里的孩子们,她便让他和大班的孩子们一起睡觉。

“妈妈不是超人,她也会累,也要停下来的。”蔡祥旭说,妈妈生他那年,便意外查出了宫颈癌,事隔3个月后,就进行了二次大手术。“后来,妈妈和我说,那时候最担心的便是自己撑不下去,让儿子没有了妈妈。”而这次陈薇患病初期,他和妈妈一样充满信心,还在想着等妈妈康复出院后,请假多陪陪她,她要是没时间,就陪她一起上下班,陪她一同照顾院里的孩子。

年元旦之后,陈薇病情加重,蔡祥旭特意请了长假回来陪伴母亲。意志清醒时,陈薇和他说出了自己的心愿:“没能继续照顾院里的孩子总觉得挺遗憾的,希望你能回到家乡接替我的工作,代替我陪在这些孩子们身边,看着他们长大。”

赞赏

长按







































山东白癜风医院
北京中科中医院好不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xunbuy.com/zzjj/84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