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保育院古稀ldquo小朋友rd
古稀“小朋友”儿童节前回“三八”保育院
5月23日,赶在六一“儿童节前,我们五位“三八”保育院的元老级“小朋友”,相约回“老家”看看,想在现场回味我们的童年生活!我们分别是年和年从保育院毕业上小学的“小朋友”,那里是我们全日制生活了四年、五年的家!是我们小小年纪就集中接受半军事化培养教育的摇篮!(当兵的父母忙于军事行动,无暇照管我们,保育院就是我们温暖的家。)现年过古稀,对童年生活还留有记忆!怀念!
“三八“保育院的前身是革命老区山东青州的“华东军区后勤子弟学校”,成立于年春天。年6月随大军南下迁至南京,年定址于宁夏路6号至今。我们几位是在南京入院的第一批小朋友。这次回到阔别几十年的“老家”特别亲切!特别感慨!,在田芳老师热情接待下,我们参观保育院的环境,寻找童年记忆;查看老楼走道上的老照片,翻看保育院珍贵的资料本查找认识的“童年小朋友”。缪大敏和唐琪英看到年毕业的小朋友集体照,迫不及待找寻自己,六十五年过去,人的变化该有多大啊!缪大敏因家里有她小时的照片,很快就找到自己。唐琪英越急越找不到,还是大敏眼尖,找到琪英后指认“这就是你,你是大额头,都说聪明呢!”已急一头汗的琪英哈哈大笑!连连说“是我!是我!我也有童年照片了!”白发7旬老人的甜美笑容,让陪伴在旁的“80后”老师深深动容!
我和王鲁中是年毕业的同班“小朋友”,因为我们变化不大,在毕业照上很快就找到自己。她还找到她北京的好友郑小渊,把她俩巧合坐一起的老照片翻拍裁剪后搞成合影,真有趣!还要寄到北京给小渊看看呢!这次我还意外发现两张有我参加活动的“新”老照,一张是在给小树浇水,一张是参加小合唱表演,那时唱的“小海军”歌,我现在都记得,还曾教过上幼儿园的儿子和孙女呢!代代相传哦!这两张照片都还能看清认出。在我的老照片本里又可以添加新内容,高兴哦!那个少有照片的年代,小小年纪的我保育院就有好几张活动照片留存,实在不易哦!冯真比我们略小,她低两届毕业,不巧那年没有毕业照,但她找到了她家双胞胎妹妹和另一个妹妹三个人的照片,也很开心哦!他们家六个兄妹、五个孙辈都是在“三八”保育院毕业上学的,她自己在南京军区后勤十六分部工作时,与保育院也有工作联系,关系密切呢!
回想我们小小年纪(我入院时还不到3周岁呢!),就离开父母过全日制的寄宿制集体生活,享受战士待遇。老师严格要求,培养良好习惯和紧张有序作风。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不在父母身边,没有依赖,似乎也懂事得多。启蒙教育培养的许多良好习惯,我们受用一生!我们在勤奋优质工作近四十年后,现在都已年过古稀退休离岗,但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希望健康快乐平安吉祥度晚年!
今年是保育院建立七十周年,祝贺!祝贺!祝愿保育院在幼教事业上有更大发展!我们的“老家”建设得更美好!
我们怀念红军老院长黎明妈妈!怀念热心关怀孩子们健康的邹医生!感谢保育院老师优良传统的启蒙教育!
在“六一”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
祝保育院老师们健康快乐!家庭幸福!
愿保育院小朋友聪明活泼健康成长!
“古稀小朋友”缪大敏唐琪英王继红(王小平)王鲁中冯真
请看过我们53年、54年毕业照的“小朋友”,找找看是否有你或是你认识的人?请联系我们告知,好吗?(联系电话在后面留言中,王继红(王小平)图文)
南京双拥精彩回顾,欢迎在此点击阅读:
南京籍官兵立功光荣榜、战斗英雄韦昌进的人生启迪
我的芳华笔为枪(金陵晚报双拥周刊)东部战区与七省市携手推动拥军支前工作纪实
南京挖掘红色和国防资源激励官兵担当强军重任
南京打造铸牢军魂赓续血脉矢志强军的时代课堂
陆军工程大学“爱心向黔进”纪实/好人家乡报道《中国双拥》杂志回眸辉煌五年点赞南京双拥
中央和各地媒体聚焦首届“南京军中好人”
首届“南京军中好人”发布分享会及相关报道8月1日起,军人到南京可免费乘坐公交地铁等
中国社会报:兵城南京,满满双拥正能量
一组老照片,见证南京政治学院40春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xunbuy.com/zzld/2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