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女童玩蹦床导致瘫痪,儿童蹦床暗藏危险
近日,武汉的一名10岁男孩玩了3次蹦床后,竟瘫倒在地,双腿失去知觉,最终诊断胸髓严重损伤。
近年来,在济南不少商场内外出现多种专门给孩子玩的游乐设施,其中蹦床成为很多孩子的最爱。但这种蹦跳式的玩法,隐藏着安全风险,稍不留神,就会给孩子造成严重伤害。
暗藏危险的儿童蹦床随处可见
位于纬十二路附近的一家商场内,记者看到专门放置多种儿童游乐设施的场地,其中就包括几张蹦床。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根据孩子年龄操控跳跃高度。“第一次来玩的、比较小的或女孩,我们会让孩子蹦得矮些,年龄大的男孩则可以自己操作,最高能蹦到四五米。”她说,她们加盟正规公司,设备由总公司提供,安全肯定没问题。然而对于所谓的安全保证,该工作人员并没有拿出任何证明。
在济南经十路附近的一家商场室外广场,记者也见到几张蹦床。“平时这里没人管,到了周末才有人来。”一名安保人员告诉记者。由于蹦床长期处在室外,没有安装弹力绳,“床面”已经落了一层灰,尼龙丝也十分陈旧。
收费不低养护全靠商家自觉
市民刘女士的女儿朵朵今年7岁,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蹦床爱好者”。刘女士说,在济南固定的蹦床娱乐场所并不多,大部分都是商场内临时儿童游乐场,每次费用在40元—80元/5分钟不等。“就上去蹦个5分钟,就要花几十块,真是不便宜,可孩子喜欢,每次玩都得排队。”
随后,记者电话咨询了一家儿童游乐设备供应商,对方告诉记者,儿童蹦极床就是利用一张跳床、一副弹力绳、弹面和升降立柱,让孩子在4米的高空中进行跳跃并做出各种花样翻转动作。
“根据室内外和高度不同,价格从四五千到两万的都有,只要有场地,一个小时能赚四五百,很快就回本了,后期基本没费用,时间长了换换弹力绳就行。”而至于多久需要进行换弹力绳等养护工作时,对方表示这要看商家情况,没有具体规定。
翻跟斗等高难度动作伤害大
据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的数据资料统计,美国一年发生了9.8万起与蹦床相关的受伤事故,6岁以下的儿童占到了受伤人群总数的22%—37%。在许多人同时玩蹦床时,或两个体重差异太大的人一起玩蹦床时,最容易发生受伤事故。空翻、垂直下落和翻跟斗这些高难度动作最容易使颈椎和头部受伤,即使儿童在有成年人监督的情况下玩蹦床也容易出现伤害事故。
美国儿科学会提出的安全建议包括:儿科医生必须劝阻儿童进行这种带有危险性的游戏;父母必须保证儿童玩蹦床的时候没有其他人一起参与;蹦床必须架设在地面上,四周要有衬垫和安全网进行防护,避免儿童跌倒摔伤并不建议儿童采用空翻和翻跟斗的高难度动作。
4岁女童燕燕聪明可爱,妈妈为了照顾燕燕,辞掉了工作。她说等燕燕上幼儿园后,她再去找工作。每天下午,妈妈总会带着燕燕去小区附近的游乐场玩。在游乐场里,燕燕最喜欢玩的就是充气蹦床。上周燕燕妈妈照例交了5元钱,她和其他的家长坐在一边聊天。孩子从下午的4点玩到了晚上6点,燕燕跳着跳着就趴在地上不动了。燕燕妈妈以为是女儿玩累了,准备把她抱回家,结果发现燕燕腿部瘫软无力,怎么叫也站不起来。
在游乐场老板的帮助下,双方一起把孩医院检查,拍片显示后经医生诊断:第10、11胸髓已水肿,神经损伤、纤维断裂!医生说孩子恢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很大可能是终身瘫痪。
医生提醒:家长为了孩子的安全着想,还是尽量让孩子远离一些危险的游戏。
蹦床对于孩子会有哪些危害呢?
一、重心不稳,容易造成脊椎受损
儿童在蹦床上弹跳时,力量的大小和方向的掌握等方面,都有很多不可知因素,很难保证每次弹跳均能垂直地承受重力。遇到重心稍有偏斜,脊椎稍有失控,就会使脊椎的受力失去平衡。人摔傻不说,脊椎骨、关节、韧带等都可能受损。
二、注意力很难集中,
孩子玩蹦蹦床,容易降低对脏器的自我保护意识;振荡还有可能对尚未发育完善的内部器官造成损伤,尤其对大脑不利。
儿童保健专家认为,跳蹦床不如跳绳好。因为跳绳是一种全身运动,经常练习可增强肺、血管和心脏功能,还有助于促进骨组织生长。
三、设施不正规
有些不良商家为了利益,所使用的蹦床质量安全都没有保证。蹦床的护栏或者铁丝网上存在破损或者松动,孩子易碰到的地方海绵脱落、弹簧的老化,这些问题都会导致孩子身体受伤。
四、多人同玩,易踩踏
蹦蹦床都是许多个孩子一同进去玩的,孩子们年龄体型差距相当大,经常在蹦床中相互碰撞、摔倒,甚至踩踏,儿童受伤几率上升。而且玩蹦蹦床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孩子蹦起后落地容易因为蹦床的弹性而站不稳,多人一同玩耍时,蹦床床面更加不稳固,如果孩子过小,没有掌握技巧,容易摔倒受伤。
各位家长:蹦床确实能让孩子的身体得到拉伸和锻炼,但是为了孩子的安全着想,家长们还是尽量不要让孩子去玩蹦床,可以用跳绳来代替,如果实在要去,就挑选一个人少且设施完备的游乐场,让孩子远离危险。
来源:孩子身边的危险、全方位教你养身
Hi我是你的小可爱~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xunbuy.com/zzld/5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