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远藤利彦教授在新时代儿童早期发展与
年12月19-20日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举办的《新时代儿童早期发展与教育论坛》特别邀请了来自东京大学儿童早期发展教育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远藤利彦教授,远藤教授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为我们介绍日本婴幼儿发展研究最新进展,让我们来看看远藤教授的发言吧~
远藤利彦
EndoToshihiko
东京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东京大学婴幼儿研究中心主任,日本学术会议成员。专业研究领域是发展心理学和情感心理学。
主要的研究课题包括抚养者和儿童的关系与儿童的社会情绪发展之间的关联性、感情发展的进化理论和文化理论。
主要专著有《喜怒哀乐的起源——情感动力学的进化论·文化论》(岩波科学丛书、年)、《婴儿的发育和辅助——婴儿保育的重中之重》(年)等。
日本婴幼儿发展研究最新进展
中国的各位同学、老师、学者大家好,我是来自日本东京大学的远藤利彦。能够受邀参加本次大会我感到非常荣幸,感谢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严平教授的邀请。我的研究室里共有5名研究生,今天请博士生王同学做翻译。现在我同时在东京大学研究生学院及教育学院附属机构发展保育实践机构研究中担任负责人。该中心设立于年,正在开展儿童发展、儿童保育以及幼儿教育并将研究中获得的成果向社会广泛的普及,另外本研究中心也是保育幼儿教育中政府立案的机构。
这五年间日本的保育幼儿教育界也不断发生着重大的改变,例如日本消费税上获得了一些支持,比如说落实了儿童教育质量的政策,以及幼儿保育教育的改革发展。日本现在也出现了一些新的保育形态,也就是企业主导型保育事业,企业为员工提供一些幼儿相关的教育,日本的保育政策纲领教育也在发生着重大的改变。幼儿园教育纲领等都进行了大幅度的改变,由此可见其次可以表明日本的保育幼儿教育确实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虽然现在还是留存了一些问题,比如在部分城市地区会出现淡季儿童的事情,但是从日本全国范围来看保育设施的量的课程方面还是得到了有效的推动。但是除去量的问题,关于儿童保育及幼儿教育的方面,我想这一方面还是存在着很多严重的积累下来的问题,今后日本的保育幼儿教育届面临着重要的课题,就是如何提高保育及教育的质量的问题,我所在的研究中心非常希望能够针对保育教育质量相关方面和中国以及其他国家构建相关的平台共同展开研究。
接下来有请大家共同观看我事先准备好的演讲的视频,但是非常抱歉,本来应该是30分钟但是我制作了1个小时时长的视频,希望今天大家能够以视频的后半程为中心,主要内容是讲通过保育员大规模的调查得出了的的关于日本保育的优势和劣势的特征。非常期待能够得到和日本不同的来自各位中国的老师、教授、学者的意见想法一些相关的建议。当然不只是我所在的中心,东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已经和来自中国的各个大学进行了友好交流,比如说像中国的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都和日本研究学院进行了相关的友好交流项目。希望今后能够继续有所拓展,在中国从事保育专业的相关老师进行研究。这部分内容虽然在视频中没有呈现,但我的研究中心正在进行一场研究,目的在于发现探索以及儿童早期的家庭环境,保育教育质量,幼儿服务后期发展乃至整个生涯发展到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非常希望在今后能够和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的各位老师、学者对这一方面开展可以进行国际交流研究,不仅仅只限于共同研究的形式,希望今后可以和中国的各位老师、学者进行多方面的交流,共同为亚洲的幼儿保育作出贡献,最后衷心祝愿为期两天的大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以上内容为远藤利彦教授线上直播,以下内容为视频录播的翻译。特别感谢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刘雨婷同学。)
非常感谢今天的发言机会,今天主要进行日本保育相关内容的介绍,请看ppt。今天的发言主题为“发展保育实践政策学”目标——包括日本保育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东京大学婴幼儿发展研究中心五年前设立了发展保育实践政策学中心,主要进行与儿童发展、发育相关的研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具体的保育实践,进一步政策改善。今天就结合五年以来的儿童发育相关研究及日本的具体保育实践进行演讲。
我的研究专业为发展心理学,进行儿童保育相关研究的契机是什么呢?在座的各位观众可能也有所了解,史努比这部动画片。其中的男主角名字叫做里拉,里拉就经常会拿着这样的一条小毯子,不同的小孩可能会拿着一条小毯子,毛巾,也可能是妈妈的围巾,或者柔软的玩偶之类的安抚物,会一直拿着它们直到他变得破破烂烂,甚至会发出难闻的气味,都会一直拿着这个物品。我想今天来参会的各位老师身边可能也会有拿着这样的安抚物不肯放手的孩子吧?日本大概有3到4成的孩子会有这样的习惯,但是欧美国家大概7到8成的孩子会有这样的习惯。所以欧美国家的家长会认为孩子有这样的习惯很正常,没有的话会有些担心,但是日本却与之相反,经常拿着安抚物的孩子会被担心是不是在家里很寂寞,或者说性格上有一些缺陷。但是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孩子有没有这样的习惯对于他的个人发育、成长基本上是没有影响的。在日本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非母乳喂养的儿童,更有可能出现安抚物的习惯,另外独自一人睡觉的儿童、比较胆小的儿童也会有这样的习惯。根据孩子们不同的习惯、性格来进行发展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这是最先开始进行的研究,之后就对于不同的环境下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产生了兴趣,进行了相关的一些研究。
发展心理学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学科,研究主要集中在第一、育儿、亲子关系和儿童发展;第二、在亲子关系中的依恋关系,当孩子感觉到害怕、不安的时候,需要有可以依赖的大人来安慰她说“没事啦”,传递这种安全感、安心感。在家庭中主要由家长来担任这样的角色。上了幼儿园之后,孩子就会在感到不安的时候,去向幼儿园老师寻求这种安全感。这种依恋过程实际上是对儿童的身心发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第三是,对于家长他是从小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被养育的,而家长的被养育方式又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他去抚养自己的孩子,也有进行一定的研究。总结来看就是对于保育、疗愈的现场中儿童发育相关的研究。
目前,我在东京大学教育学院的婴幼儿发展研究中心担任主任,是下属于日本学术的大型研究计划的专家计划。中心创立于年7月,创立背景是,目前普遍认为对于人的成长来说,幼儿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并且日本社会也出现了对于保育的强烈需求,所以该研究中心对于日本的新育儿制度、育儿相关的方针、幼儿教育的免费化相关改革都进行了政策方面支持。主要通过增加幼儿园数量的方式,另外也要提高幼教质量等来缓解日本的少子化形式,进行了比较多的研究。
中心有四个部门,分别是育儿·保育研究部门、发育基础研究部门、政策研究部门和人才培养研究部门。成立五年以来也进行了各种不同的研究。也和海外国家、企业等有比较多的联系。
比如从年1月开始,与日本国内的凸板印刷公司进行合作,主要对幼儿的非认知能力进行开发。非认知能力指的是某个人的性格,对待一些事情的不同态度以及做事积极性这几方面,具体包括有是否有好奇心或者是创造性,这个人是否愿意打破常规来思索一些事情。有些人也会表现在是否自信做事情是否能够全身心的投入,或者非常有条理性。某些人不同的性格表现也属于非认知能力,因为人的性格区分活泼与内向,还有一些人是否乐于助人,善于进行各种活动交际,都是不同的人之间有的非认知能力,当然也就是这种非认知能力将所有人区分开,每个人就有了不同的处事态度以及处事方法。是与智商无关的一种能力。年4月开始与日本生命公司进行合作,共同探索由企业主导的育儿服务。年7月开始和popular出版社进行合作,进行儿童绘本、书相关的研究。另外与popln公司进行合作,探索在保育、幼教方面的高科技家居设施。这家公司目前的负责人是一名中国人,也曾经在东京大学留学。比如在灯中安装投影,这样就可以利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在家中的墙壁上进行一个投影。在日本国内也是非常有人气的。目前也是在进行将这种灯应用在幼儿园的设备上的一个共同合作和探索。
比如这就是日本七夕的节日时,使用投影灯在幼儿园中播放银河的照片或者视频,让孩子们进行绘画并且投影,进行一个游戏活动。或者在日常教学中使用平板电脑将孩子的画拍摄下来,并且投影到墙上,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作品进行学习或者玩耍。
为了更好地适应5G时代,需要培养幼教方面的高级人才,比如通过AI智能等尖端技术,保护师生健康,对于幼教人才进行一个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保育质量,改善教师的劳动环境等。比如年4月就成立了东京大学附属幼儿园,进行现场实践和研究。今天就主要对于AI智能进行一个讲解。请大家看以下的视频。
5G时代主要是利用AI智能、大数据等科技手段来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经济发展的时代。就对于社会形态、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有一个巨大的变革。比如对于老人,在5G时代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来进行生活上的帮助,健康上的监测和医疗手段的更新,让老人即使一个人也能有尊严的生活。而在保育、幼教方面,则是在分担保育老师工作、改善劳动环境和待遇、提高保育老师专业水平方面发挥作用,也可以根据不同孩子的不同性格特征提供有针对性的高水平保育。可以通过AI智能自动收集孩子们的医疗信息、饮食信息和环境信息,比如这个设备可以自动收集幼儿园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信息,我们来看一下它所收集并分析过后到的信息。通过这样的数据就可以分析出幼儿园的环境是否适宜孩子的身心发育。目前日本的幼儿园有安装比较多的检测设备,也可以通过终端屏幕实时观看数据,使老师们可以及时发现温度过高,孩子们可能有有中暑危险等情况并加以处理。下面介绍在幼儿园教室中设置的联网摄像机,自动追踪并收集保育活动中的人群活动,即使离开教室重新返回也可重新追踪,就可以了解并分析到儿童的运动轨迹等。下面介绍这种新型眼镜,可以帮助保育老师更多地注视孩子的脸,因为根据研究结果我们可以看到,资深保育老师会更多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xunbuy.com/zzld/6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