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抗美援朝将士的后代新中国第一代留
历史是块磨石,把人的记忆大都磨得没有了痕迹。但是,总有一些磨不到的地方,使得那些残存的记忆时时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上世纪50年代初,我妈妈带着我和弟弟到陕西三原县去看爸爸张士秀。我们住在大姨妈家。按照约定的时间,这一天该是我爸爸来家的日子。大姨夫肖裕如(光前)问我:“你认得你爸爸不?”我肯定地说:“认得。”
姨夫一家住在农村。姨夫担心我爸爸不认路,就带着我去迎接。
我们沿着一条水渠的边上走着,不久,看到水渠那边走来一个军人,姨夫问我:“那是不是你爸爸?”我说:“不知道。”我不知道有多长时间没有见到爸爸,他确实显得有些陌生。
姨夫带着我,继续往前走,一路上再没有看见第二个军人。返回家里一看,刚才那个军人早已进了家门。我不认识自己爸爸就成了一个笑话。
抗美援朝打响后,我爸爸跟随19兵团63军入朝参战。那时,我还在陕西长安农村的老家。不久,就传来某某死了的消息,其中就有我们村的人。这样的消息多了,偶尔还有我爸爸牺牲的传闻。我清楚地记得,妈妈听到这些消息,十分焦虑,常常是急匆匆地跑出去四处打听。后来两次接到爸爸立功的喜报,这对妈妈来说,真是有喜有忧,喜是爸爸活着,忧是战争的危险还在,妈妈依然处在担惊受怕的日子里。直到年接到爸爸回国的来信后,妈妈才安稳地放下心来。
年,我来到太原育英学校上学,同学们大都是军队干部的子弟。到初中毕业时,共有同学71人。一晃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前几年联系到30多人,大家建立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xunbuy.com/zzld/7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