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一种思维,别有洞天儿童技能教养法
温馨提示:《儿童技能教养法》是翟光军家庭教育读书会第4本读物。
作者邵云系芜湖市翟光军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
初次看到这本书的封面,感觉它像是一本儿童读物。丰富的颜色,有趣的插图,这不就是现在流行的绘本吗?很难与一本严肃的理论书籍相联系。书的扉页都是名人大家极力的推荐、不遗余力的捧场,我想这本书的编辑攻关做得很好,我似乎失去了信任的能力(也许这是我以后要学习的一项技能)。富尔曼先生也许是预见到有人会对他的研究成果产生疑虑,甚至批判。这在他后面的介绍中提到了如何对待这本书。可以把它当成一个学术文献,那么这样,就允许我带着怀疑和不信任开始这场学习之旅。也许是太想学到一点方法,当我迫不及待地看完了第一步,却感觉困难像一座高耸入云的大山,我只是踢到了一个小石子,好难!看似简单的问题转变成技能的第一步就让人气馁。如何将平常司空见惯的毛病转化为技能,又如何将这个大的抽象的技能转化为数个小的简单的技能?哦!很迷茫,很苦恼!
这种急功近利的心理让人烦躁、疲乏。于是我重新将书翻看了一遍。福尔曼先生的语气是友善而亲和的,他能放低姿态、与读者交谈,这也是润物细无声的智慧。我又何必那么急切,即使不能掌握本的方法,也可以平心、静气的观摩一番。这个过程只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学会倾听就很不错。
如果说第一步让我们转变观念,为孩子解决问题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那么接下来的四步就是在和孩子一起策划。第二步商定的过程显得尤为重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及周围的人对他的关心,在协商中体现孩子的地位,他与成人之间是平等的,是受别人尊重的个体,这拉近了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使他们之间关系更加融洽。当孩子感受到他人的关心和爱时就会放下戒备才会接受我们的建议这也是本一直提倡的。在集体中学习技能,让孩子更有归属感。旧的方法是将一个问题孩子区分对待,那么他就被隔离开来,他是个另类,就会受到歧视。而技能法只是强调孩子要学习或加强某项技能,是在进步,并不是倒退,让孩子没有压力不会感到自卑。跟孩子一起探索技能也是在培养我们的创造力,让我们的想象带动孩子们的思维,同时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只有让他看到技能的实际意义,他才会愿意学习,毕竟谁都不愿意做赔本买卖,尽管他是个孩子。富尔曼先生的理念是超前的、实用的,同时也是极具人性的。理查德在学习他的“噗噗技能”发生了一件不可避免的事,他的老毛病”又犯了,但是他的妈妈没有责怪他,因为她知道退步也是学习新技能的一部分,这让我惊异于新技能在培养孩子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父母、教师的耐心。让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每一步成长。
上一步阐述了让孩子选择一个魔法宝贝来支持他学习技之能,是从精神世界获得一个有力的支持者,也是我们所谓的神或信仰。那么这一步招募支持者则是从真人世界获得支持。孩子们学习进步时如果一直有人在旁边鼓励、赞美他们,这将给他们学习的过程注入不竭的动力。孩子也是社会中的一员,他们也需要交往。支持者会从各个方面支持他们,在进步时给予赞美,在退步或忘记时给予提醒,并能在成功时一起分享喜悦。那么谁将会是支持者呢?首先我会想到他们的同学和朋友。毕竟同龄人之间会更能理解也更容易沟通。技能法却给出了更多的选择。可以是父母、亲人、老师、邻居或是已故者以及任何可以想到的或愿意支持的人。在孩子选择支持者时,他就已经在尝试改变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众多的支持在给予他学习的信心时,也加强了与学习者的联系,让他从一个封闭的自责或被指责批评的负面影响中进入到一个开放的充满正能量的环境中。正如书中提到的它的亮点之一定让照顾孩子的大人们联起手来。我们经常要求做家校联系,这不正契合于此嘛。接下来的一步是帮助孩子建立学习技能的信心。我想招募的支持者能够给予孩子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学会技能。在还没有成功时就策划庆祝的方式,是不是为时过早,本给出了他的理由原来是在暗示孩子,他一定能学会这个技能。技能法的每一步都会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这一步也如此。中国的多数孩子对Party也许不是特别熟悉,但要提到庆祝活动,他们就会比较兴奋和好奇。活动就意味着不用无聊乏味地枯坐在那,可以有好吃的好喝的、可以和同学和朋友聊天。在刚过去的六一活动里,孩子们兴奋的样子还停留在我的头脑里。我是不是应该也要尝试一下。在孩子学习前还要为这个技能下个定义。这与前面提到与孩子商讨学习某个技能,给它取名这些抽象层面是不同的。给技能下定义,是让孩子确切知道这个技能在实际生活中是什么样的,不能只停留在语言层面的表述,要明明白白的表现出来,要表演给大家看。本给出了几个例子。例如:要乖乖吃饭是怎样的,要规规矩矩坐在椅子上,饭菜要在碗里。当孩子明白了技能的定义并且展示给大家看、才是直正了解所要学习的技能,那么学习也实际在展开了。孩子通常不喜欢大人公开谈论他们的问题,而将问题转化成技能,孩子就能够坦然接受。本一直在说服读者,让我们转变观念。孩子没有任何问题只有未学会的技能。这让我想起儒家的一句名言——人性本善。是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本就白纸一张看你给他们涂抹上什么颜色,他们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作为一名英语老师要求孩子记单间,背课文是常理之事。可是有一些孩子学习习惯不佳,每次单词听写很难达到要求,更别提背课文了,能够读会都难。我经常会把这些孩子留下来,但收效甚微。那么我是否可以考虑减少他们的作业量。如果十个记不住,是否可以让他们分两次记。如果课文背不下来,是否考虑让他们只记词组。也许适当的变通,让我们彼此轻松一点。成功日志:今天上午第二节课是四年级的,刚上课就有孩子趴在了课桌上。这种现象时有发生,提醒过不了多久,又会趴下去。当时就想到了技能法,书看了也有几天了,我是否可以微尝试一下。跟孩子们讨论了一下趴在桌子上的不良坐姿有什么危害,他们有的抓抓脑袋,有的眨巴眨巴眼睛,终于有位同学咽了口唾沫说了句“对视力不好”,于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说开了“容易睡觉“骨头长歪了”“容易驼背”。既然说到这么多缺点,我就又问了,假如,我们学会了端正坐姿会怎样?孩子们一下子就回答了“我们就不容易近视了。不会驼背了”“我们会长得更好看了”。于是我趁热打铁提出学习端正坐姿的技能,并且用口令互相提醒。但是问题又来了,一些孩子反应,有时怎么提醒都没有效果。怎么办?当看到成功日志时,我想是否可以借鉴一下。大孩子也许用文字记录的方式更能引起他们的白颠疯病初期什么症状北京有没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xunbuy.com/zzzz/3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