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的力量李辛老师的儿童健康讲记
按:参加正安文化的《健康行者-家庭医生》系列网络课,被李辛老师深深吸引。又读了李辛老师的《儿童健康讲记》,佩服李老师宽广的知识面,同时又非常认可老师的养育儿童指导思想。在谈谈我的个人体会。
家长的状态直接影响孩子的状态
这里的状态,我分为两类,一类是身体状况,也就是孩子可能会遗传父母的某些身体特质。另外一种是精神状态,如果家长的精神状态不是很好,内心不够强大,孩子的状态也很难好起来。
我本人是先学习育儿知识,再与中医结缘的。在育儿学习过程中,我了解到世界在每个人眼中都是不同的,因为世界给我们的感受是我们眼中脑中的投射。如果你内心丰盛、敞开、自由,世界就会变得很美好,如果你内心闭塞、恐惧、不安,那世界也会变得灰暗。
当我初为人母时,发现孩子总是会触碰到我的某些情绪点。学习后才知道,原来在我的成长路上,有很多的伤痕没有被疗愈,我的内心也并不是那么的强大,所以孩子的行为会成为我脑中的某种投射,加上童年时的一些经历感受,情绪就随之而来了。
那么我们的情绪对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呢?6岁以下的孩子内心是敞开的,高度敏感的,他们对于我们情绪的洞察也许比我们自己还清晰。但他们的头脑还不够成熟,以至于他们对于我们的情绪会产生一些恐慌,以为父母的坏情绪都是因为孩子而产生的。
一些被我们定义的“负面情绪”是什么?情绪是未被满足的需要。这些需要也许是童年时就匮乏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需要被埋藏在心底,时不时露个脸,在我们未有察觉时,他们的出现只是让我们觉得心情很差。正因为我们的这些需要没有被我们看到,那些我们以为没事的伤口其实内在没有愈合,因此我们的内在并没有随着我们的头脑而成熟起来。
回到李辛老师提到的“家长的内心力量”。是不是大人的内心力量,一定比孩子的内心强大?我总是能感受到我、家人身上那种焦虑,那种对未来不确定的恐惧。有时在做母乳指导、育儿交流时,也能感受到新手妈妈对于养育的不确定。但是我也看到过很多朋友,他们身上那种处事淡定、自信、稳定。这又引发了我的思考。为什么同样的事情,对于不同的人来说,给到的感受如此不同?
李辛老师说:“孩子生病,家长首先需要做到的是安心、静心。“我看到很多家长平时都无法具备这种安心、静心。一个内心没有力量的家长,不管孩子如何优秀,在他眼里,更多的是自己的焦虑,担心的投射。而这些焦虑反馈到孩子身上,有可能就是给孩子吃太多,把孩子脾胃弄坏,给孩子穿太多,把孩子热坏,给孩子灌输太多孩子,让孩子整个人都不好了……
因此,我在接触中医后,第一个练习就是平日多觉知。觉知自己的高兴、难过、紧张、压力,觉知周围人的情绪,觉知自己吃饭、睡觉、阅读。“爸爸、妈妈是孩子最重要的支柱,不仅仅是生活支柱、经济支柱,最重要的是精神的支柱。
图片来源网络,了解正安育儿课,点击阅读原文
玟汐(原名孙孙)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xunbuy.com/zzzz/3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