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启明星儿童睡眠事关民族兴旺大计访

江帆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院长

生物节律是指以24小时为单位表现出来的机体活动一贯性、规律性的变化模式。无论是人还是动植物,都有特定的生物节律。睡眠是生物节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初,科学家开始研究人类特别是未成年人群的生物节律,以及睡眠对身体和大脑的恢复、补充和重建作用。

年10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花落三位美国遗传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生物节律分子机制领域的研究发现。

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WHO)首次发布了《5岁以下孩子运动、静态和睡眠指南》。该指南聚焦5岁以下儿童身体活动、久坐行为、睡眠与情绪发育,评估了睡眠不足,屏幕暴露等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本期受访星友江帆,正是较早进入我国儿童睡眠与节律研究前沿,深耕在儿童保育领域的专家。

从立志教书育人到进入二医大儿科专业

江帆年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一个教师之家,父母都是老师。家庭环境的影响使江帆从小就立志当老师,长大后教书育人。

谈及儿时的梦想,性格爽朗的江帆笑着分享了小时候的一段经历:“我经常站在家里的小黑板前,模仿老师的样子,给‘空气’上课。”

中学时期,江帆的外公因胰腺癌离世,外婆后又瘫痪中风在床。

“我忽然感到很无助,意识到家里有医生该多好,如果我就是那个医生就好了。我后来想考医学院,加上我天生喜欢小孩,所以对儿科专业很感兴趣。”

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以下简称二医大)儿科系在浙江省只招两人,江帆成为幸运者之一。

“二医大儿科系很出名。如果说我原来只是出于对孩子的喜欢而选择儿科,进了二医大后是真正喜欢上了这个专业。如果时光倒流三十年,我还是会选儿科。做自己喜欢的事,会越做越带劲儿,我觉得自己真的很幸运。”

二医大悠久独特的历史,“中法”合璧的校园建筑文化,特别是开学典礼上王一飞校长的双语致辞,深深吸引并鼓舞了江帆,燃起了她对医学人生的无限憧憬。

“王校长的演讲渗透了自己的人生感悟和对培养能肩负21世纪使命的医学生的独特想法,加上他的极具穿透力的声音,让我感到做医学生的骄傲。很多年过去了,那次开学典礼和王校长的演讲我一直记得。”

让江帆难忘的还有这所大学的与众不同:

“这所学校和我想象的大学很不一样,校园小而精致,教学楼和宿舍楼都是法式建筑,学生基本上都是上海本地人,一到周末校园里更显得静无声息。原来我觉得大学应该很大,二医大的经历让我觉得一所大学长期积淀下来的文化、内涵更重要,包括要有一位富有激情、能点燃学生思想火种的校长。”

本科五年的十个学期,江帆每个学期都获得一等奖学金(每学期元),正好可以覆盖她的学费。周末同学们回家了,江帆就利用这段时间在图书馆里安静看书。

有一年暑假同学们相约去外地玩,懂事的江帆不想增加父母的经济负担,所以想假期前先去打个短工挣点钱补贴旅游费用。正好看到淮海中路上有家饭店招晚上六点到十点的临时服务员(负责拉门迎客),江帆和两个同学一起去应聘,只有她应聘后坚持了一个月。期间还要准备考试,江帆就一边拉门,一边看书。这个过程中江帆认识了一位做糕点的师傅,看她勤工俭学不易,就请江帆去她家里做家教。江帆答应了,她说这正好圆了她的教师梦。

导师领进儿童睡眠研究之门,首篇论文获评优秀

本科毕业江帆以全班第一的成绩获得直升硕士资格和选择专业的机会。她当时就选了沈晓明老师的儿童保健专业,这个专业的特色是做群体,以预防为主,换句话说,就是要让儿童这个群体少生病。

当时(年)沈老师刚从美国学成归国受命担医院副院长,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院长,他带领的儿童保健科研团队主攻的方向一是儿童血液中含铅量(血铅)超标的成因及其防治,二是儿童睡眠障碍原因及其防治。江帆从导师那里领受的任务正是儿童睡眠健康研究。

研究生学习阶段,江帆依然保持着“争第一”的状态:年,尚在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她就已在《中华儿科医学杂志》发表文章。该论文是基于对上海10个区幼儿园近0名儿童所作的睡眠时间和障碍问题的流行病学研究资料。

江帆全程参与了调查问卷设计、现场采血、保存血样等工作。她也因此和上海几十家幼儿园园长建立了很好的联系,用她的话说,这些年不断在幼儿园做儿童健康相关课题,全上海的幼儿园园长她差不多都认识了。

文章发表后沈老师比她还开心,因为团队首次报道了中国儿童的睡眠数据。这篇论文还获评全国儿科大会青年优秀论文二等奖。

1年硕士毕业后,江帆就到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以下简称儿中心)发育行为儿科工作。儿中心这个地方的国际化程度很高,很多医生到国外学习过,国际专家也经常来交流。沈老师有一次把他的美国导师请来做血铅报告,而且指定江帆担任翻译,“接到任务的那一刹那我的腿都在打颤”。

压力之下江帆只得笨鸟先飞,在这位教授作报告的前两天就找到他,一张张幻灯片的内容先求教,理解后就一一记下来。现场翻译时她就凭着这些事先掌握的内容翻译,居然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认为翻译意思到位准确,而且没有翻译腔。这段经历让江帆收获了不少自信。

从方寸诊间到人群服务,样本扩大到9省市3万余儿童

步入儿童睡眠健康研究之路的江帆一直记得沈老师的话——“我们的工作地点,绝对不仅仅是在方寸的诊间,更要面向社区,面向幼儿园与学校,我们的专业更多的时候是在服务群体。”

江帆说她选择儿童睡眠作为研究方向,一开始主要是导师的建议,随着逐渐进入角色她越发感到国内鲜有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xunbuy.com/zzzz/61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