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黄石儿童福利院ldquo精准发力

白癜风哪个医院看好 http://www.xftobacco.com/

近年来,黄石市儿童福利院坚持以“为党和政府分忧,助孤残儿童成长”的服务宗旨,紧紧围绕儿童福利中心工作,践行“大爱、奉献、实干、开放”的新时代服务精神,营造和谐、平安、幸福家园,用爱为孤残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一创新孤残儿童养育模式,提升养育服务水平。

一是科学化做好膳食服务。坚持科学喂养制度,针对院内的学生儿童、年幼儿童、脑瘫儿童、病患儿童膳食营养标准不同,积极听取一线护理员饮食建议,进行科学合理膳食搭配,每餐分4次完成饮食制作,确保了院内孤残儿童营养平衡、膳食合理。

二是精细化做好护理服务。对婴幼儿、脑瘫肢体残疾儿童24小时的起居、饮食、康复、娱乐活动等工作进行细化,明确护理员工作职责。严格执行卫生标准,要求做到勤翻身、勤换衣、勤按摩,呕吐衣物随时换、便后即时洗。根据天气情况,经常性组织儿童开展户外活动,增强体质。儿童生活用品做到专人专柜、专人专用,防止交叉感染,衣物被套及时更换、清洗,保持干净整洁。同时,为儿童生活场所配备空调、空气净化器、加湿器和音响设备,确保室内温馨舒适,分时段播放儿童音乐,张贴儿童壁画,优化儿童生活环境。在这个特殊的岗位上,涌现出一批服务优质的护理员,优秀党员代表何庆,在儿童护理岗位上无私奉献27年,她把孤残儿童当作自己的孩子,是孩子们贴心的“何妈妈”。

三是专业化做好医疗康复服务。为了“让躺着的孩子坐起来、让坐着的孩子站起来、让站着的孩子走起来”,该院以康教为着力点,为每名儿童建立健康成长档案,对儿童入院治疗、日常检查统一归档,便于儿童健康跟踪,并根据患儿不同情况实行分类施治。严格落实儿童医疗巡查制度,每日上午10时、下午16时由医疗康复室协同儿童部组织2次以上儿童身体检查,并详细记录,做到对每名儿童身体状况悉知。医院签订合作协议,为院内儿童开辟绿色医疗通道,对新入院婴、幼、童做好隔离观察工作,第一时间体检,发现问题第一时间送院。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早期治疗,防止新入院儿童与在院儿童交叉感染。扎实开展残疾儿童康复工作,对于不能手术治疗的脑瘫儿童,该院专业医疗康复师有计划地利用规范的康复设备进行科学康复训练,对于特殊原因造成的其它隐疾儿童,制定个案处理意见,有针对性开展残疾康复工作,最大限度弥补儿童身体缺陷。对病情复杂,治疗难度较大手术患儿及时联医院进行治疗。

近年来,该院成功为9名残疾儿童实施手术,其中2名肢体矫正手术、2名眼科手术、4名心脏手术、1名肛门再造手术。院医务康复室年治疗患儿余人次,市定点医疗住院治疗30余人次,为60名残疾儿童进行全面系统康复训练。

二深化“生活即教育”和“整体教育”的理念,提升教育服务水平。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础,儿童是祖国发展的未来。儿童福利院儿童由于受身世、生活环境的影响,身上凸显的更多的是行为规范、心理健康等方面问题。因此,在教育理念方面,该院一方面重视孤残儿童生活教育,另一方面重视儿童文化教育,增强孤残儿童行为规范。建立了系统而又多元化的孤残儿童教育体系,形成了院内机构教育与院外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发展格局,使每一名孤残儿童都能得到充分、个性的发展。

一是规范每名党员干部职工教育理念。注重亲情帮扶体系,将“育人”的理念渗透到全院每名职工行为规范当中,明确每名党员都要佩戴党徽亮出身份、明确责任作出承诺、干出样子树好形象,在工作中当先锋作表率。要求每名工作人员都要承担起“育人”的责任,担当“父母”“教师”工作角色,规范自身言行,在统一教育理念上开展统一教育活动;同时,结合院组织的道德讲堂、志愿者服务等活动,邀请院孤残儿童一并参加,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潜移默化引导儿童教育,规范言行举止。

二是开展“全员覆盖,重点培养”教育模式。院内设置图书室、特教室和多媒体教室,在学习区内悬挂以儿童为中心的图片和儿童日常作品,儿童足不出户就能畅游网络天地、阅读经典书籍,给学生儿童提供充裕的学习空间。一方面对符合入学条件的儿童全部安排就近入学,使他们从幼儿园就能和其他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为确保代养孤残儿童享受优质教育,顺利参加升学考试,年7月,该党支部积极与西塞山教育局协商,及时解决了11名大冶、阳新集中代养儿童学籍转入问题。重视儿童校外学习辅导,先后招聘4名教学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作为院内辅导老师,根据儿童的年龄、健康状况、沟通能力、接受能力,为每个儿童建立教育档案,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分班教学、分层次教学。让儿童在学校能够享受平等教育,回院后能够同样拥有“家庭”辅导。另一方面为肢体、智力、听力、语言等有障碍难以自理的儿童在院内开展特殊教育。院内开设“乐乐班”“苗苗班”,根据孤残儿童的个性特点,组织辅导老师、护理员以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科学文化知识普及等为主要内容,以最大限度促进学生智力、运动能力发展为主,进行知识讲解,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注重儿童兴趣爱好培养,根据儿童兴趣和特长,年6月,该院与黄石市萌芽教育机构签订培训协议,聘请专业的老师在院内开设国际象棋、中国舞、街舞、美术暑期培训班,培养儿童兴趣爱好,促进孤残儿童全面发展。

三是积极开展户外学习实践活动。实行服务“零距离”,要求全院党员干部职工时刻站在儿童角度、运用儿童视野、满足孩子的需求。年以来,院支部投入近10万余元,组织孤残儿童4次走向社会,到黄石市园博园、矿博园、大泉沟参观见学,组织50余名孤残儿童参加北京夏令营、武汉夏令营等户外活动,拓宽知识面,提升院内儿童与社会同辈群体的融合度。通过推行贴近服务、细致服务、亲情服务,让儿童切实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家庭般的温馨。经过该院全体干部职工、老师、社会爱心人士的共同努力,先后培养出博士生1名、硕士生1名、大学生8名、中专生3名。

三构建“平安和谐”的生活环境,提升安全服务水平。

儿童福利院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作为群居高危单位,孤残儿童安全环境尤为重要,针对孤残儿童养育中可能会出现的突发情况,该院结合工作实际,集中制定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日常安全管理制度》,提升安全防范能力,促进安全责任落实,确保了儿童平安成长。

一是严抓安全排查。将每年春节前一个月定为安全生产宣传月,一方面组织学习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政策法规,提升安全防范意识,另一方面用活生生的事例来教育职工忽视安全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强化安全无小事的重大现实意义。同时依照风险点清单定期组织安全隐患大排查活动,各部门根据工作职责制定风险点清单,每日由院安全员对全院各个点位进行安全巡查,每月由院班子带部门负责人对照风险点进行一次全院安全大排查,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二是严抓制度落实。实行行政值班制度。每名党员和行政在编人员参与24小时轮流行政值班,做到与儿童时间同步、地点同位、安全同在,确保不发生安全问题;严格执行夜间值班人员、行政值班人员当日18时到次日6时不少于4次夜间安全巡查。坚持“两会”制度,即每日晨会和业务工作例会。每日晨会上当班保育员对儿童身体情况、出现的问题及不安全隐患逐一汇报交接,做到有事说事,无事报平安,当天问题当天解决。同时在工作例会上强化对保育员实际操作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增强和提升保育员的安全服务意识。

三是严抓安全培训。按照1年开展2次安全消防知识培训、1次消防实操演练的要求,年以来,2次邀请武汉全民防火中心消防专员到福利院开展公益培训,组织实战化消防演练,人次参与,提升全院消防能力水平。

四是做好“无缝对接”。即学校老师与院内辅导员接送学生无缝对接、护理员与康复医师之间的无缝对接。

供稿单位:湖北省民政厅

黄石市民政局

黄石市儿童福利院

责任编辑:郭咏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xunbuy.com/ckzl/65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