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卫生学17学前儿童的生理基础
一、什么是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是生命活动的重要调节机构,是幼儿各系统中发育最早的系统。神经系统在各系统中起着支配、主导作用。
01
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由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两部分组成。
(1)中枢神经:中枢神经包括脑和脊髓。脑位于颅腔内,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
(2)周围神经:周围神经由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神经组成,它们把中枢神经与全身各器官联系起来。
02
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
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种。
非条件反射是指生来就具备的本能,是较低级的神经活动。
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它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是一种高级神经活动。
03
脑皮质活动的某些特性
(1)优势原则
优势原则是指人们在工作或学习时,大脑皮层中经常有一个占优势的“兴奋灶”,它能把与之有关的刺激都吸收到这一方面来,而其它邻近部位则处于抑制状态。
(2)镶嵌式活动原则
当人在从事某一些活动时,只有相应区域的大脑皮质在工作(兴奋),与这项活动无关的区域则处于休息(抑制)状态。
(3)动力定型
每到一定时间,大脑就“知道”某种活动该干了,干起来很自然;每当前一个刺激出现,大脑就“知道”下面该干什么,提前做了准备。这种大脑皮质活动的特性就叫“动力定型”。
(4)睡眠
睡眠是大脑皮质的抑制过程。有规律的、充足的睡眠是生理上的需要。
二、幼儿神经系统特点与卫生保健
01
神经系统发育迅速
(1)脑细胞数目的增长
半年至出生后一年是脑细胞数目增长的重要阶段。脑的迅速生长可由脑重量的变化上得到反映。
(2)神经髓鞘化
髓鞘包裹在神经突起的外面,好像电线的绝缘外皮。
02
容易兴奋,容易疲劳
婴幼儿高级神经活动的特点是抑制过程不够完善,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
03
需要较强的睡眠时间
刚出世的新生儿,除了吃奶,几乎全处于睡眠之中。1-6个月,每日需要睡眠16-18小时;7-12个月,14-15小时;1-2岁,13-14小时;2-3岁,12小时;5-7岁,11小时
04
脑细胞耗氧量大
(1)让孩子多在户外活动,运动和阳光是长骨骼的“营养素”。
(2)教育孩子不要从高处硬往下跳,避免伤着骨盆。
(3)教育孩子坐有坐相、站有站相,预防脊柱变形。
(4)勿猛力牵拉孩子的手臂,以防伤着肘关节。
(5)适度的运动有助于脚弓的形成。
05
脑细胞能利用的能量来源
中枢神经系统主要依靠葡萄糖氧化获得能量,其他器官系统可以利用三大产热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所提供的能量。
06
保健要点
(1)制定和执行合理的生活制度,保证充足睡眠,保持愉快情绪。
(2)提供合理的营养,保证脑组织新陈代谢所需能量。
(3)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保持幼儿生活环境空气的清新。
(4)开展丰富的活动,促进幼儿神经系统的发育。遵循大脑皮质活动的规律,科学用脑。
(5)开发右脑,协调左右脑。
(6)密切监测幼儿精神发育水平,发现问题及早干预。
真题再现
1.让幼儿学习某种内容或做某件事,要想办法引起幼儿的兴趣。这是利用幼儿大脑皮质活动()。
A.优势原则
B.镶嵌式活动原则
C.动力定型
D.抑制原则
2.幼儿身体各系统发育不平衡,在下列系统中发育最早的是()。
A.运动系统
B.循环系统
C.生殖系统
D.神经系统
3.根据幼儿动力定型形成的规律,幼儿教师要()。
A.不同类型的活动交替进行,做到动静交替
B.保证幼儿有充足的睡眠
C.为幼儿制定并严格执行合理的生活制度
D.培养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某老师扮演“鸡妈妈”带领“鸡宝宝”在草地上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几分钟后,“鸡妈妈”说:“天黑了,宝宝们跟着妈妈回家睡觉吧。”“鸡宝宝”们就跟着“鸡妈妈”蹲下来做睡觉状,休息二、三十秒后,“鸡妈妈”说:“天亮了!”“鸡宝宝”们又继续跟着“鸡妈妈”在草地上开心地游戏了。
问题:
(1)请指出材料中教师的做法遵循了幼儿大脑皮质活动的何种特性。(2分)
(2)请运用幼儿生理特点的相关理论分析材料中教师这种做法的合理性。(6分)
5.幼儿大脑皮质容易兴奋,不容易抑制,表现为幼儿容易激动,控制自己的能力较差。()
A.正确B.错误
6.让幼儿干什么他乐于接受,让他别干什么就难了。这符合幼儿大脑皮质活动特性的()。
A.优势原则
B.动力定型
C.镶嵌式活动原则
D.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
学前心理学讲义9.学前儿童的个性
8.学前儿童的意志7.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6.学前儿童的思维和言语5.学前儿童的想象
4.学前儿童的记忆
3.学前儿童的感知觉
2.学前儿童的注意
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0.学前儿童心理学概述
答案:1.A2.D3.C4.略5.A6.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xunbuy.com/zzjg/6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