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启动社区幼儿托管点政府实事项目
最近上海的一份研究调查显示,88%上海户籍家庭表示需要托育服务,2周岁是他们普遍认为的合适托育年龄。也就是说,上海有超过10万的2岁儿童需要托育服务。由于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0-3岁户籍的人口总量增加,托育服务的需求进一步增加。
为更好地推动“全面两孩”政策在上海的贯彻落实,积极回应市民呼声强烈的儿童托管需求,为家庭提供更多的育儿支持,由上海市妇联牵头推动,市政府已将“新建部分社区幼儿托管点”列入年市政府要完成的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事。
至年底,全市力争建成部分社区幼儿托管点;通过公建民营方式,引入专业组织承接社区幼儿托管点的日常运营,提升社区幼儿托管服务水平;创新本市社区幼儿托管工作模式,逐步引导本市幼儿托育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3月30日上午,普陀区召开了社区幼儿托管点市政府实事项目启动推进会。由区妇联、教育局、卫生计生委、民政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和街道(镇)负责人组成的区社区幼儿托管点政府实事项目推进工作小组成员50余人出席会议。区委副书记孙萍和副区长张伟分别在会上讲话。
孙萍副书记就如何做好社区幼儿托管点项目强调了三点意见:一要提高认识。幼托点实事项目是民生所需,是市民“急、难、愁、盼”的大事,各部门必须统一思想,想方设法、千方百计解决问题,确保完成项目。二是坚持高标准。幼托点服务的对象是2-3岁这样低龄娇嫩的幼儿,必须高标准、严要求地执行实施实事项目,在选址、装修、环保等方面确保儿童安全。三是把握时间节点。该项目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我们要按照市里的标准和要求,全力以赴在时间节点内完成项目。
张伟副区长对推进落实实事项目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思想上要保持高度重视。试点的三个街镇要积极探索新模式、新标准、新机制,积累经验;相关职能部门因地制宜的做好专业指导;其余街镇也要思想重视提前谋划做好准备。二要切实加强责任落实。区妇联及时研究解决推进过程中的问题,建立工作例会制度,及时沟通信息、加强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专业指导和监督管理;各街镇也要充分整合资源、统筹安排。三要把握工作重点。以风险管控保证项目的安全问题,以规范流程保证项目的程序问题,以严格执行保证项目的标准问题。
会上,大家还观看了关于“市政府新建20个社区幼儿托管点”的新闻短片,区妇联主席奚学琴代表实事项目推进小组就前期的工作向大家做了汇报,并对下阶段工作安排做了部署。
曹杨、万里、长征三个今年新建幼托点的试点街道(镇)就进展情况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作了交流。其余街镇均做了表态性发言,表示将高度重视,早作谋划,推进落实实事项目。
各相关部门一一回应解答并结合自身职能给予专业指导。
爸妈最关心的问题
关于幼托点的软硬件及收费标准:
硬件:场地配置标准
托管场所:
社区幼儿托管点建筑面积在平方米以上,且布置在建筑一层,人均不少于10平方米。生活(游戏活动、休息、用餐)、卫生、消防、技防设施符合安全、环保等国家标准。
设备配置:
配备固定电话、计算机、冰箱、卫生保健箱和食品加热、清洁消毒等基本设备。电器设备无安全隐患,幼儿用桌、椅、床及各类教玩具符合安全、卫生、无毒标准。
软件:管理标准
托管规模:
到年10月中旬,每个托管点有相对固定托管的儿童20人以上。“喘息式”托管服务能基本满足所在区域家庭幼儿托管的需求。
管理模式:
1、师资管理
配备管理、保育、清洁、安保等专兼职工作人员。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7配备保育员,所有保育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健康证和职业资格证)并接受定期培训。
2、卫生保健安全
注重清洁消毒。参照幼儿园管理的相关制度,要求幼托点应配备流动水洗手设备、肥皂、毛巾架、每生专用毛巾、口杯等;配备卫生保健箱,有体温计、压舌板及常用的消毒药物和消毒设备。
3、疾病防控
由卫生部门加派社区医生对幼托点开展日常巡检,在幼儿入托体检、每日晨检、遵医嘱用药、转诊、传染病防治等方面给予专业支持;开展对辖区内幼托点保育员的业务培训。
4、食品安全
限定经营管理。要求提供餐食服务的机构持有有效营业执照,不得向无集体用餐配送资质的餐饮单位外购餐食。规定供餐品种。禁止自行储存、供应餐食。加强人员管理。
5、安全责任
明确责任。依据相关法律,明确三方责任。要求所有幼儿入医院出具的体检证明,家长需签署幼儿入托协议书或告知书,就权利义务进行明确界定。并购买保险。
收费标准
托管费用根据物价部门政策标准和实际成本测算制定,控制在每人每月元以下,费用清单公开上墙。
怎样的孩子可以入幼托?
幼儿入托须具备以下条件:
1、幼儿具有本市户籍;
2、幼儿年龄为2-3周岁;
3、幼儿健康状况达到相关标准、幼托点服务能满足其实际需要;
4、父母因工作等原因无法为幼儿提供家庭照顾;
5、幼儿家庭愿意自觉遵守幼托点管理规定;
6、当申请入托的幼儿数量过多,可能引发幼托点超负荷工作的风险,其家庭愿意按照公平、合理的招生流程接受筛选。
社区幼儿托管点实事项目
是贴近家庭需求的民生工程
今年,全市新建部分社区幼儿托管点,普陀区确保年底前完成2个点位的建设和运营。这一规模相对入托需求的确还很小,但将为逐步解决本市户籍2-3岁幼儿托育供需矛盾,推动未来3-5年内上海托育体系不断完善发挥先行先试的作用,并通过试点工作,为幼儿“入托”、“早教”形成更加完善的规范和保障。
(部分资料来源:上海女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xunbuy.com/zzjg/7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