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爱心传播情怀范丽鑫丹桂树下萤火虫

                            

幼儿时代种下的情怀指引着她走上幼教之路;毕业后重返母校,坚守幼教、播撒爱心,让幼教情怀绽放出迷人的光彩。范丽鑫仿佛一只美丽的萤火虫,在丹桂飘香的幼儿园里点亮爱心、传播情怀,陪伴一批又一批孩子走过从幼稚到成熟的生命历程。——题记

纤瘦的身材,谦和宁静的外表温文儒雅,常常面带微笑专注地倾听;谈起幼儿园便神采奕奕,似乎有着说不完的话,言语之间掩藏不住满腔的幼教情怀。她就是大理州名园长、巍山县文华幼儿园园长范丽鑫。

深耕幼教28载,她刻苦历练、潜心钻研,在幼教路上发奋进取,以教育科研获得专业成长;非常时期,她挑起了党政双责的重任,以瘦弱的身躯带领文华幼儿园成功晋升巍山首家云南省一级一等示范幼儿园;从普通幼师到名园长,她带领团队打造出具有巍山地域性、民族性的校园文化环境,躬身践履教育理想使命,只为让家乡幼儿享受到高质量的学前教育。

源于儿时的幼教情怀

巍山县南诏镇文华幼儿园已经有着77年的历史,其前身为创办于民国33年的“蒙化县立幼稚园”,是大理地区创办最早的幼儿园之一。

范丽鑫与文华幼儿园,似乎有着与生俱来的不解之缘。5岁那年,家里送她到小学报名,因为不到入学年龄,就被“补招”进了文华幼儿园(时名机关幼儿园),成为那个时代为数不多能上幼儿园的孩子。当时的幼儿园条件简陋,但有着一批同样有情怀的幼儿园老师,让范丽鑫在那个古朴宁静、丹桂飘香的幼儿园度过了难忘的时光。若干年后回想起来,范丽鑫坚持认为,自己身上许多好习惯,诸如耐心、细致、认真,都是早期所接受学前教育的结果。在她幼小的心灵里,老师是最伟大的职业,知识渊博、无所不能。也就是从那时起,幼教的情怀仿佛一粒种子,在她心中生根发芽。

初中毕业时,范丽鑫成绩名列前茅,却不顾老师同学和家人朋友的劝说,决定放弃上高中,考大学的机会,一心只想成为一名老师。巧的是,当年恰逢大理师范幼师班恢复招生,范丽鑫得知后喜出望外,架不住她的坚持,家人陪同她通过了专业面试,顺利考取了大理师范幼师班,从此踏上了幼教之路。

进入幼师班后,范丽鑫才明白,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园老师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当时,考取了师范,就无异于拥有了铁饭碗,但为了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师,范丽鑫学习刻苦努力,一刻没有放松过对自己的要求,用同学的话说,“她一直是拿出读重点高中的劲头读师范”。幼儿教师必须是“吹拉弹唱跳写画”样样都会,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范丽鑫总是抢着替班级出黑板报,争取多写多画。正是这些扎实的基本功,为范丽鑫后来的教学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年8月,范丽鑫师范毕业,回到文华幼儿园工作。校园已经不是儿时的样子,而校园里那棵一百多年的丹桂花还一如从前散发着幽香。怀揣着青春的梦想,范丽鑫的幼教生涯开始了。

那时的文华幼儿园,每班有2名老师,既是老师也是保育员,扫地、拎开水......每个人都身兼数职。从一个不谙世事的文静小女生,摇身一变成了一名对未来饱含期望的幼儿老师,每天朝夕相伴的是一群可爱的小朋友。而在孩子们的眼里,范丽鑫是土木青砖教室里能歌善舞的小老师,是操场上、树荫下追逐躲闪的大姐姐,是午睡室里的守护神。

寒来暑往,一批一批的孩子来了去了,每一个三年的轮回,都留下一千多个日子的朝夕相伴。丹桂树下的毕业合影,留下了一茬一茬在这里成长过的孩子的笑脸。范丽鑫仿佛丹桂树下一只美丽的萤火虫,在丹桂飘香的幼儿园里点亮爱心、传播情怀,陪伴一批又一批孩子走过从幼稚到成熟的生命历程。

做幼教其实是在做情怀

“没有响亮的名字,没有丰美的土壤,没有伟岸的身躯,没有骄傲的姿态。幼师如苔,我亦如苔,兀自绽放,努力盛开。”“在爱与付出的执念中,送走又迎来;在小小孩子的成长中,倾心陪伴,温柔关怀。”这是范丽鑫在《幼师如苔》的文章中的一段文字,表达了对幼教事业一如既往的深情。在她看来,幼儿教育是一种情怀,是一种深沉、持久、难以割舍的感情。

在传统的观念中,老师总是权威的化身,不光家长和幼儿这么认为,甚至连老师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从刚接触幼儿教育初期开始,范丽鑫几十年如一日,将自己的全部感情都投入到孩子们身上,在她看来,幼儿园的孩子仿佛就是自己的亲人。正是这种亲人式的体验角度,使得范丽鑫多年来一直在追寻幼儿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在很长的时间里,幼儿教育长期存在着一种惟智现象,忽视了幼儿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幼儿园的教育方式也习惯于整齐划一,老师总会要求小朋友“手背在背后,乖乖坐好不准动”;教学方式也以老师讲解为主,“小朋友跟我读……”,与小学的教育方式并没有本质区别;上美术课时老师会在黑板上画一副示范画,打分是以画得像不像为标准......如此种种,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造成了限制和束缚。

在范丽鑫看来,幼儿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头脑灵活、身体健康、性格开朗、品质优秀、人格健全的孩子。教师与幼儿都是独立的人,都有生存、学习、游戏、娱乐、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教师应当“蹲下来与幼儿说话”,真正尊重幼儿的观念和选择。正是凭着自己对教育的独特感受和理解,才使得范丽鑫二十多年来在教育过程中充满着使命感,全身心投入真诚的感情。无数个日日夜夜,她会为一个活动方案挖空心思,反复推敲;为一件教具,绞尽脑汁,废寝忘食。勤奋努力、一丝不苟是范丽鑫一直以来的习惯,教学设计、一日活动、环境创设、班级管理,每一项工作都必须扎实有序;技能竞赛、示范教学、业务比拼、论文总结、师德演讲,每一次成功都令人欣喜。

十年磨一剑,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范丽鑫取得了骄人业绩:荣获“云南省首届民族地区幼师综合素质大赛一等奖”、“幼儿故事演讲第一名”、“教学竞赛一等奖”、“大理州幼儿教师说课竞赛奖”、“美术教学竞赛奖”、“优秀教案评选”、“优秀论文”、“艺术活动指导奖”、“优秀保教工作者”、“先进教师”,一张张奖状记载着一段拼搏的时光,一段成长的岁月。

年,范丽鑫从一名一线教师成长为幼儿园副园长,分管保教业务。当时,巍山县城规划建设进入了新的格局,文华幼儿园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经过各级大力争取,将原县防疫站旧址划拨幼儿园使用,使得校园环境和周边环境得到了整合利用和同步提升。在抓实常规工作的基础上,范丽鑫努力转变观念,“以教研促提升,以科研促发展”。年,文华幼儿园申报了《巍山民俗文化在幼儿园的应用研究》州级“十一五”课题,范丽鑫作为业务负责人,承担起课题申报、实践研究、分析总结、成果物化等重要任务,带领课题组梳理出了“名特小吃、民族服饰、民间游戏”等八个板块的课程框架,于年圆满完成科研任务顺利结题,组织编写出《文墨飘香华彩绽放》课题成果集。范丽鑫本人创编的《我是巍山人》等地方民俗文化儿歌,也作为园本课程推广传承。由她主持的《巍山民俗文化在幼儿园的应用研究》被评为“大理州优秀课题”,开创了全县幼儿园课题研究的先河。

情怀能激发惊人的能量

年,范丽鑫接过前辈的重担,成为了文华幼儿园园长。年,文华幼儿园综合楼建设工程开工。随即,文华幼儿园被确定为当年大理州唯一一家申报一级一等幼儿园的学校。

当时,由于综合楼项目工程正在建设,整个南院就是一个工地,所有教学活动集中在拥挤而陈旧的北院。南院施工、北院装修,校园文化特色打造。校园附属设施没有设计图,范丽鑫就带着班子成员自己设计,在A4纸上手绘出图纸,让幼儿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倾注大家的心血和感情。半日活动研磨、整理档案、拍专题、写报告……千头万绪的日子里,范丽鑫只恨自己没有三头六臂。忙累了一天,有时半夜醒来,想想一摊子做不完的事,心急如焚只盼着天快亮好尽快投入工作。就这样,在全园教职工工的共同奋战下折腾了8个月,整个校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前来参观交流的同行称赞文华幼儿园是“一所百度搜索不到的幼儿园”,和她搭档的两位副园长发自内心地说:“创建真是让范老师脱了一层皮,就连头发都变成了玉米须。”

创建工作也让整个团队更加激发出抱团前行的力量。幼儿园的门卫师傅由于年纪大了,受不了高强度的工作和范园长高标准的要求,打算辞职。但当他看到范丽鑫纤瘦的身躯每天散发出的惊人能量,主动表示要辞也等创建成功,不能给学校拖后腿,不能给园长添堵。创建成功后,他不仅留了下来,而且工作更加认真。一名保育员因为肾绞痛住院,在评估头天专门给范丽鑫打电话,主动请求给自己安排工作,“奋斗了这么久,我不能错过创建评估,否则这将是人生中不可弥补的遗憾。”

年12月4日,经过专家组全面考核,文华幼儿园成功晋升为云南省一级一等示范幼儿园。那一年,幼儿园70岁,范丽鑫40岁。

经历了亲情式带娃——小学化教育——游戏化课程的发展阶段,在贯彻落实《3至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过程中,范丽鑫真正形成了“一日活动兼课程”的教育理念。年,大理州教育局授予了“范丽鑫名园长工作室”称号。五年来,“范丽鑫名园长工作室”搭建起了交流学习平台,开放接纳同行学校来访参观交流,开展结对帮扶工作,为县内外数十名新建幼儿园园长、总务跟岗完成了培训任务;支持指导各幼儿园开展创建升等,充分发挥工作室辐射引领作用。通过实施科学的保教方法,将科研课题、教学实践研究、反思体验、教师培训四项工作有机整合,在优化教育工作的同时,提升自身专业水平。

时间见证了范丽鑫对幼教事业深深的情、浓浓的爱,岁月没有辜负她对幼教事业的用心和付出,几十载呕心沥血换来了如今的硕果累累,范丽鑫很是欣慰。

“幼儿园堪比一个人的原生家庭,在儿童成长的路上不可或缺,无可替代。”一个真正懂得了爱的教师,才有机会拥有真正的“教育情怀”。在范丽鑫看来,学前教育的意义在于启迪智慧、激活情商,塑造良好人格,助力儿童健康成长。让家乡的孩子普遍享受到高质量的学前教育,这是范丽鑫毕生的幼教情怀。

记者:阿世刚左文清

原标题:《范丽鑫:丹桂树下萤火虫》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xunbuy.com/zzjg/86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