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
孩子“行为异常”
“眨眼睛”,
“缩鼻子“,
“耸肩膀”
……怎么回事啊?
父母可是着急的很,
医院检查
诊断为抽动障碍(即抽动症)!
注意啦,抽动症的挤眉、眨眼、甩腿、
歪嘴、发怪声等症状很容易被家长
当成孩子调皮而忽视,
或是辗转其他科室而延误治疗。
本期科普专家:医院医保办主任,
儿科神经主任医师王安民。
王安民主任医师同时也是医院
网络医疗专家
享受更方便、权威网络医疗服务
欢迎扫描医院 “抽动症”
抽动症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部位或多部位肌肉运动性抽动和发生抽动,并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强迫性动作和思维或行为症状。
因为儿童多动症比儿童抽动症的发病率高,所以人们对多动症的认识较深刻。又因两者名字类似,故易于混淆。但两者发病原因、症状体征均不相同,是绝然不同的两种疾病,必须加以区别。
儿童多动症,又称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其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学习、行为和性情方面有缺陷。多数患儿从婴幼儿期即表现为易兴奋、睡眠差、喂养困难等,年龄渐大,活动明显增加,且动作不协调,精细动作如穿针、扣钮扣等有困难,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易冲动,缺乏控制能力;平时好与人争吵,容易激动;不听话,不讲道理,无礼貌,不避危险等。
儿童抽动症,则是以肌群抽动为主要表现,部分患儿合并有多动症状。但儿童多动症绝无抽动的表现,这是两者鉴别的关键。儿童抽动症的病程可呈短暂的或慢性,有的甚至持续终生。短暂性的抽动一般不影响儿童的学习、生活;慢性的抽动可影响儿童的学习及导致适应障碍。
关于抽动症:
不是调皮,是肌肉不自主抽动抽动症比较特殊,从各类检查上看是没有器质性病变的,容易误诊。
抽动症表现为某些或多个部位肌肉的持续抽动。当然,不仅是眼睛,身体各个部位都有可能出现抽动。发生在眼部肌肉就表现为眨眼、挤眉,腿部就是甩腿,嘴部就是歪嘴,喉部就是发怪声等等。
长期患儿常伴有心理疾病抽动症可不是小事,抽动症不仅可能伤害他人,长期患病还会给孩子带来严重的心理问题。这类孩子常伴有情绪障碍、学习困难等。
孩子是非常敏感的群体,频繁的不自主抽动会让孩子脱离群体,甚至被同学、小伙伴模仿、嘲笑,导致自尊心严重受伤,进而影响孩子的人生。
具体有哪些行为表现?
⊙抽动常表现为眨眼、挤眉、翻眼、咬唇、张口、摇头等,有时候能受意志克制短暂时间(数分钟至数小时);
⊙症状严重程度、发生的频率及部位可以改变。有时候,新的抽动症状可以代替旧的抽动症状,或在原有抽动症状基础上又出现新的抽动症状;
⊙抽动症状往往起伏波动,时好时坏,可以暂时或长期自然缓解,也可因某些诱因而使抽动症状加重或减轻。
家有抽动儿,
父母该怎么做?
什么情况下需要就医~抽动症确诊后会这样评估:
⊙轻度(轻症)是指抽动症状轻,不影响患儿生活、学习或社交活动等;
⊙中度是指抽动症状重,但对患儿生活、学习或社交活动等影响较小;
⊙重度(重症)是指抽动症状重,并明显影响患儿生活、学习或社交活动等。
评估后:
⊙轻症一般是进行心理行为疗法;
⊙对中至重度患儿,单纯心理行为治疗效果不佳时,需要加用药物治疗。
因此,建议家长和孩子不要避讳就医,出现异常行为,因寻求专科医生帮助,排除其他疾病,再在医生指导下配合治疗。
家庭照顾时需注意哪些:
⊙孩子一旦确诊“抽动症”,孩子、家长、老师应正确认识本病,调适其心理状态,消除病耻感,不要过分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地址白癜风的外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