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不容忽视的儿童肠胃型感冒
医院正式休舱,医院休舱,标志着全国抗战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其中最为抢眼的就是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的突出作用。春季是胃肠型感冒的高发季节,什么是胃肠型感冒?如何预防和治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现代医学认识
胃肠型感冒是由于机体感染了柯萨奇病毒,该病毒分为AB两型,其中A型病毒感染常表现于上呼吸道感染和肠道反应。患者除了一般感冒症状外,伴有为腹痛、腹泻、呕吐症状,总而概括为“上吐下泻”的感冒。由于儿童抵抗力不足,常常会感染此病毒。患儿常常诱发哮喘、病毒型心肌炎、肾炎等疾病。
中医认识
中医认为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而发生卫表不利,肺失宣降,而出现恶寒、咳嗽、喷嚏等症状。风邪为六淫邪气之一,为百病之长,容易兼加其他邪气一起侵犯人体。春季多风,在惊蛰之后,春回大地,万物升腾,风邪容易加湿加寒。而许多幼儿的脾胃功能不够强大,容易被侵犯。胃肠型感冒是风邪加湿邪合邪犯病,正所谓“两虚相得,以克其形,两实相搏,众人肉坚”(在外邪胜和自身抵抗力不足的时候,容易发病,否则不容易发病)。此病在中医被认为风邪加湿型感冒。
预防建议
在预防此种疾病的措施中,最为重要的是保暖和饮食干净。中医有“春捂秋冻”的传统,建议家长在春季不要盲目减少衣物,应根据气温变化注意防寒,同时注意饮食物的高温烹饪和自身洗手,以防止感染病毒。由于胃肠道症状,注意多喝温水,防止脱水。
中医认为,容易患此疾病的患儿自身脾胃功能不佳,脾胃虚弱而抵抗力“正气”不足。应该注意调护脾胃,在中医治疗上需要分“两军”同时治疗,一则应该解表疏风,去除风邪,一则健脾化湿气,以固护脾胃,总则以解表化湿为主,在中成药方面可以使用藿香正气口服液(无酒精型)。
小儿推拿建议
《小儿按摩经》中关于脾虚加湿型的小儿推拿早有论述。通过补脾经、利大肠、上推七节骨、摩腹捏脐角的方式帮助小儿。针对小儿腹痛症状,可以采用盐脐贴扶助中阳,振奋中阳而止痛。小儿推拿作为绿色新型疗法,受到越来越多的家长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xunbuy.com/zzld/5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