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爱,请深爱市福利院ldquo赤
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南阳市社会福利院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进步,软硬件设施亦有了质的飞跃,在我院工作人员整体素质的稳步提高的同时,我们的服务质量也不断提升,在日常工作中更是涌现出了一批以王院梅、高华林为代表的模范人物,在工作中他们甘于付出,默默奉献,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信念,诠释着大爱无声的誓言,谱写着为爱前行的篇章。
13日下午,我院优秀工作人员代表赴市民政局举行“赤诚于心,为爱前行”主题汇报会,为局领导、局属科室及各二级单位负责人带去了他们的故事(感谢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他们的故事,走进他们的生活,了解这群福利院最可爱的人。
汇报会现场
保育员王院梅的故事
王院梅在会议现场发言
“打从我懵懂记事起,福利院就是我的家,我们的家庭很大,有很多的兄弟姐妹和“爸爸妈妈”。换洗尿布、冲奶粉、洗澡,妈妈们细心照顾着我们每一个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慢慢的,我从一个小婴儿逐渐的开始读幼儿园,紧接着读小学。”故事中的主人公叫做王院梅,她是在福利院长大的孤儿,之后去外地上学,又因为放心不下福利院的弟弟妹妹回院做康复工作,在福利院幸运的找到了人生中的另一半,如今也拥有了一个可爱的小宝宝。
院梅和她的小伙伴们(前排中间为院梅)
院梅告诉我们“因为没有公婆父母,老公在外地当兵,照顾孩子的重担全压在了我一个人的肩上。我的孩子需要妈妈,福利院的孩子们更需要妈妈,因为孩子们做康复不能间断,院里知道了我的情况后,他们说“傻孩子,福利院是你永远的家啊,把孩子带来吧”,就这样,我这个特殊的员工带着女儿来上班了。我心里的石头落地了。
为孩子们做康复的院梅
我把我的孩子和院里的孩子放在一起照顾,喂奶粉,换尿布、洗澡、躲猫猫、唱歌、跳舞,一起做游戏。我和我的孩子们在一起是最开心、最幸福、最快乐的。在我的康复方案的干预治疗下,已经有很多脑瘫的孩子,智力和生理的发展走向了正常的轨道,我为他们感到开心和快乐。
院梅和她的孩子们
在福利院,王院梅的情况并不是个例,类似的还有很多,他们都坚守着心中最初的梦想,他们把爱传递,用爱的力量坚持着、付出着......
护理员高华林告诉我们
高华林登台发言
十年前,当我初次走进福利院的时候,老人们都歪着头冲我笑,有的边说着模糊不清的话边流口水,有的一拐一拐的走过来问我吃饭了没,你无法想象这个场面对我心灵产生的冲击,直到今天,这个画面仍不时出现在我的脑海中,鞭策着我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
为老人洗头的高华林
高阿姨是个爱操心负责任的人,从最初的轮班到后来的和老人们同吃同住,她也曾直面家人的不理解,但她是这样对家人说的,“这些老人都是可怜人,他们无儿无女,没有亲人,身体残疾脑子也不清楚,我既然看见了,就做不到不管他们,你们不用担心我,我做这些就当替他们的儿女尽孝了”。在高阿姨的劝说下,家人慢慢的由不理解到支持与肯定,现在高阿姨的女儿也在福利院工作了。
高华林和老人们在一起
高阿姨还提到了一位老太太,“老太太不会说话,可是她心里知道,又会比划,她每天看见我都乐呵呵的,所以我瞅见她们也高兴的很”。
高华林为在院老太太洗脚
高阿姨非常的朴实,她常说,人人都有老去的时候,都有生病的时候,福利院是个大家庭,照顾他们是我的本分,也正如她所说的一样,她十年如一日地默默奉献,舍小家为大家,无怨无悔,累计照顾过重残老人多达一百多名。今年,高华林被中国好人榜提名,并被评为河南省敬老孝亲模范。让我们为她点赞!
特教老师谢兆辉的心路历程
特教老师谢兆辉在发言现场一个简单的数字“1”,我们往往需要拿着孩子的手写上几百遍甚至上千遍,他才能握着笔画出一条不规则的竖线来,而当孩子们无论怎么努力也没有办法把数字写进田字格的时候,他们会急的直哭,哭过之后就是一遍又一遍的练习,当他们终于歪歪扭扭的写出数字的时候,我的一句夸奖都会让他们哈哈大笑;当孩子们能够流利的背下三字经、当孩子们能完整的唱出一首儿歌时,作为老师,我甚至比他们还要开心。
开心的孩子们
特教班的小孩在我院开放日活动中表演节目
孩子们在练习舞蹈
为孩子们洗手的特教老师
特教班的儿童都是身有残疾、智力缺陷的孩子,经过训练,有些孩子甚至可以像正常儿童一样接受正规教育,而谢老师就如同一个摆渡人,将孩子们从一片混沌懵懂带到一个清明有智的世界。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孩子们一天天的进步就是对特教老师最大的嘉奖。
保育员张晓华的心声
张晓华在发言现场
曾有许多人问我,一名男同志,整天要为孩子们擦屎刮尿,你受得了吗,你就没想过干点别的?是啊,面对一百多名身患各种疾病或失去双亲的孩子,我也有很大压力,我也曾畏惧彷徨过,毕竟我也还未曾为人父,但这一切的一切我在工作中都找到了答案:
是我每天走上工作岗位时,孩子们“哥哥来了”的欢呼声让我热爱这个工作岗位;
是我带着学生们徒步8公里去喝一碗胡辣汤时,孩子们满足的笑脸让我觉得做事有价值、有意义;
是我为孩子们发放零食时,孩子们高举着发到手中的零食说:“哥哥你吃”让我觉得欣慰;
开心的孩子们
是多名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康复,学习,生活,让我觉得工作充满成就感;重要的是身边这群可爱可敬的同事,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的付出,让我觉得这条路上有并肩而行的战友,并不寂寞,我们互相鼓励,共同前行......
我们的“集体照”
爱孩子懂孩子,他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大哥哥。他来到孩子们身边,只为圆那最初的梦想。
不忘初心,是晓华坚持下去的动力,相信他会做的越来越好。
兵哥哥王林超的切身感受
王林超发言ing
有一次我接班,从交班的护理员口中得知一位老人已经2天没有正常进食,经检查也没有发现疾病,大家都心急如焚,担心老人的身体是否扛得住。我立即来到老人身边,发现他一直呆坐在门岗,而且老人对我的到来和查探不闻不问,他只是呆呆的望着门外。当我不经意间把老人褶皱的衣领拉平,老人猛然转过头来望着我,小声地嘀咕着说如果他有个像我这样的孩子该多好,当时我内心感慨万千的说道“今后您就是我的爷爷,您就把我当成您的孩子。”说完这句话,我发现老人眼角隐有泪光闪动。我没想到我一个细小的动作,一句平常的话语却打动了老人,他终于答应中午和我一起用餐,用餐期间他为我讲了很多年少时的往事,时而喜悦、时而悲伤,他真正的向我敞开了心扉。相亲相爱“一家人”
原来老人只是需要一个聆听者,只是需要一个倾诉的对象。自那以后,我有空就去陪老人们说话聊天,以一个晚辈孩子的身份去了解他们,聆听他们,乐他们之所乐,忧他们之所忧,尽我的微薄之力,点燃他们生活的希望。成人养护科人员的工作日常
他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他用最直接的方式回馈社会,报答社会。年轻的他退伍归来,就选择在福利院成人养护科照顾老人,这里的活最脏最累,但他始终无悔,他用一颗仁爱之心服务老人,他用一片赤诚为老人们送去温暖。岁月如歌,青春无悔,他是老人们永远的知心人。
社工王娜的“人生小目标”
王娜在现场发言
不久前,孩子们外出义演,当他们穿戴整齐的出现在大家眼前的时候,现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临走时,孩子们会主动把垃圾丢进垃圾桶里,对大家说再见,孩子们展现出的良好素养和认真态度,引得大家交口称赞。而孩子们也爱上了这个可以让他们向外界展示自己的舞台,直到我告诉孩子们随后我们还会去画家村和那里的小朋友互动,元旦我们还受邀去给师院的哥哥姐姐们表演节目时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孩子们外出义演
其实,这些活动都是经过我院社工管理的,孩子们很喜欢这样的活动,志愿者们也很认可我们的管理”......
摄影志愿者为孩子们拍的美图
王娜最后说道“在孤残儿童成长的路上,再多的零食玩具也不能填补他们内心对于爱和亲情的渴望,社会工作的魅力也就在于此,我们通过各个平台,给孩子们表现的机会,激发每个儿童、每一个弱势群体最大的潜能,同时,链接社会上各类爱心资源,尽己所能,更好的服务于弱势群体”。
在志愿者帮助下孩子们赴“奇奇梦想城”游玩
她是学有所成的硕士,她有着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务工作经历,她带领着福利院社会工作逐步迈向专业化。从乐于助人到专业助人,这是一条漫长的路,但我们有理由相信,社工团队在王娜的带领下会愈发壮大,我院的社会工作必会更上层楼,迈上一个新台阶!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没有欢呼,没有呐喊,一切皆如冬去春来之风。福利院里像王院梅、高华林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用自己无悔的青春和不朽的誓言在这片土地上默默耕耘,他们用行动为“虽非亲骨肉,依然父母心”做出了完美的诠释。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让我们携起手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共创福利院的美好明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xunbuy.com/zzzz/6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