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年教师招聘考试12

单选题

1.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A.教书育人

B.提高质量

C.教学改革

D.均衡发展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B.保护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

C.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D.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3.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A.教学

B.班级管理

C.发展学生智力

D.教书育人

4.审美活动中最突出、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

A.感知

B.记忆

C.思维

D.情感

5.在操作技能形成阶段中,从学习者的角度看,()主要是理解学习任务、形成目标表象和目标期望。

A.认知阶段

B.联结形成阶段

C.自动化阶段

D.活动的定向阶段

判断题

6.班主任组织班会时,要做好“演员”。()

7.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若单纯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就会陷入“遗传决定论”。()

8.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德育。()

9.相同的刺激情境必定产生相同的情感体验。()

10.测验法是使用专门的测量工具来测量被试某一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1.B《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提出,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2.B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条规定,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1)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2)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3)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3.D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其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4.D感知是美感的出发点和归宿;想象是美感的枢纽和载体;情感是美感的中介和动力;理解是美感的指导和规范。审美情感又是审美心理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广泛地渗入其他心理因素之中,使整个审美进程浸染着情感色彩。

5.A认知阶段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开始阶段。从传授者角度看,主要是讲解与示范;从学习者的角度看,主要是理解学习任务、形成目标表象和目标期望。

6.×组织班会时,班主任要做好“导演”而不是“演员”。

7.√单纯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就看不到教育对促进人的社会性的作用,从而陷入“遗传决定论”。

8.√德育是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9.×人的心理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由于人的知识经验、需要、愿望以及个性特征的不同,因而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也不同。受人的心理主观性的影响,相同的刺激情境可能会有不同的情感体验。

10.√测验法是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单选题

1.儿童在发展过程中,在一段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但过了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就难以弥补。这一时期被称为心理发展的()

A.反抗期

B.最近发展区

C.关键期

D.危机期

2.《幼儿园工作规程》是为加强幼儿园的科学管理,规范办园行为,提高保育和教育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依据()等法律法规制定。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3.从公共产品理论的角度看,学前教育具有()

A.非排他性

B.排他性

C.兼具排他性和非排他性

D.以上都不是

4.不适合幼儿探索的科学内容是()

A.气温的变化

B.四季的成因

C.雨、雪现象

D.季节变化与人类、动植物的关系

5.通过欣赏作品,了解作品的主题和基本内容,这是()儿童美术欣赏活动的认知目标。

A.小小班

B.小班

C.中班

D.大班

判断题

6.儿童经检查有皮肤出血点或瘀斑,可能患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或某些血液病。()

7.开展主题活动时,选择或开发主题的主要依据是幼儿的兴趣。()

8.气质本身没有好坏之分,每一种气质既有优点,又有缺点。()

9.有些幼儿注意力集中时间非常短暂,爱动,这类多动的儿童就是多动症患者。()

10.“合作式学习”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和实施策略,其发展和研究的历史迄今已有几十年。()

1.C关键期是指儿童在某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但过了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就难以弥补。

2.A详见年新修定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一条规定。

3.C学前教育的非排他性与排他性即从理论上说,为学前儿童提供的保育和教育,是确保实现人的教育权的必然要求,任何人都有权享受学前教育,因此,要将某位儿童排除在学前教育的消费群之外,在理论和法理上是不允许的,这体现了非排他性。但在现实中,会因种种原因而出现不足,还无法非排他性地满足所有学前儿童的保育和教育,即具有部分排他性。

4.B四季成因主要涉及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对幼儿来说过于抽象。

5.C略。

6.√略。

7.×选择开发主题的依据主要包括:儿童的兴趣、需要及其教育价值;有可整合的教育内容和资源;学前教育目标。

8.√略。

9.×家长或教师不能随便地对幼儿的多动行为下结论。教师要审慎对待幼儿的多动现象,既不能轻率地把幼儿的爱动、多动现象归为多动症,也不能忽视幼儿注意的不稳定现象。教师要善于分析幼儿注意不稳定的原因,注重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在活动中逐渐提高幼儿的注意力水平。

10.√略。

15天就能养成学习习惯

一起打卡一起学

按规则完成打卡全部免费领!

如何参加活动?

从现在起只需要联系我们新百易老师即可购买参加,而且我们还有老师每天监督检查学习情况哟:

新百易福利来啦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xunbuy.com/zzzz/64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