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养孩子和别人有什么区别日本的小孩从

同是亚洲国家,日本的父母又有怎样的教育观念。和其他国家的小孩不同,日本的小孩很早就开始独立,所以你在日本看到一个七岁小孩独自搭乘电车是很普通的事。

虽然家长们一开始都很担心,但是当他们看到日本其他孩子都做的很棒而且很安全后,就放心的让小孩自己去搭乘大众运输工具。这或许对很多其他国家的家长来说是想象不到的,但这就是日本的儿童学习独立的方式。

独立的日本儿童

日本的儿童通常会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就被父母训练独自面对外面的世界,他们认为走路上学或是简单的校外教学是训练孩子们独立的第一步,而独立是日本人很强调的一点。

所以当你在路上看到穿着及膝袜、皮鞋、格子衫、戴着学生帽的小孩走去车站时,千万不要觉得惊讶。日本的家长认为电车很安全准时、而且容易使用,所以他们认为孩子们可以用自己的智慧出去而不需要自己引导。

许多日本儿童在两三岁时就会领到一些简单的任务,像是帮忙打扫或是丢点小垃圾之类的家务。不只是在家中、甚至在学校学习正确的清洁方式及营养午餐的服务是这些孩子们生活中的一部份,在学校里大家会轮流做一些工作而非依赖工作人员。

孩子们都知道要打扫自己弄乱弄脏的区域,他们很清楚自己的责任范围,而且延伸到公众区域。这也是为什么日本的街道总是很干净的原因!

日本儿童独立的原因

儿童独立性来自很多方面,首先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被灌输“团体依赖”的观念,这是他们有高度独立性的原因,他们依赖团体并且知道互相帮助有需要的人是很重要的。

一个小孩很清楚知道在公共场合中遇到危险的话可以依赖别人的帮助,大多数的时候,这样的信任感与互助的关系是不需要说出口大家就都会做的。

另一个原因是因为日本的安全性。日本是世界上犯罪率最低的国家之一,所以家长们也很放心的让孩子自己出门。

走路和搭车的文化在这个国家非常普遍,这也许也造就了安全的环境,人们习惯走路,因为很多地方只能走路前往,而开车的司机们也很习惯礼让行人,所以许多人认为让孩子自己过马路。

许多日本孩子会在上幼稚园时被教导独立,其中一个要学习的事情就是如何自力更生,例如自己清理。一步一步来确保孩子的责任感。

社会大众也为了帮助儿童独立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因为家长们不只是给予自己孩子极大的信任,同样也对社会大众很信任,家长们非常放心的让孩子们走出家门。

当邻居看见孩子独自走在路上,他们并不会打电话找警察而是直接上前帮忙,大家会一起确保孩子们可以安全的回到家中。而且当你在日本迷路也很容易得到帮助。

独立是一辈子的课题,需要花上很久时间练习,而且也可以顺便培养责任感,每一次的独立就会多一分责任感。趁早教导孩子独立训练和自力更生其实对大众也有好处。

甚至有些学校禁止汽车接送孩子,反而要让孩子走路。从小培养也可以给予他们必要的自信心,从小学习完成一些简单的工作,将来他们就有能力完成更困难的挑战。他们能够长大成为成功的大人,进而教导自己的孩子学习独立,是一个非常良性的循环。

不知道大家小时候是如何度过的呢?或者你对孩子的教育想法有什么见解?

日本孩子超乎寻常的独立,从何而来?

都说日本强大,日本的东西就是好,产品的质量就是高,人民的素质就是强,但这一切的源头,其实,就是简单的五个字“从娃娃抓起”。

在日本的公共交通上,你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景象:孩子们独自一人或三三两两,穿过列车车厢,找寻空位。

他们穿着及膝长袜,锃亮的漆皮鞋和格子上衣,头上戴着的宽边帽轻轻在下巴处打了个结,而车票就别在身后的双肩背包上。只有六七岁的他们无论是在上学还是放学的路上,几乎都没有成年人陪同。

日本的家长总会让孩子早早地接触社会。有一档很受欢迎的真人秀节目《第一次跑腿》就记录了两三岁的小不点为家里跑腿的种种经历。他们试探着走向蔬菜水果店和面包店,而工作人员就用摄像机将这一切记录下来。这档真人秀节目在日本已经播出了超过25年。

视频中,这对兄妹要出门帮家人买菜,虽然一开始哭哭啼啼,但是温柔的哥哥和细心的妹妹互相安慰,很快就展开了笑颜。一路上两人不仅和其他的孩子们玩耍,也成功地买回不少蔬菜肉品。小家伙们很懂礼貌,十分可爱,节目嘉宾也为频频为他们点赞。

究竟日本孩子超乎寻常的独立从何而来?这可不是光靠自己,事实上,是“群体信任”。这个观点来自文化人类学家DwayneDixon,他博士论文的主题就与日本青少年有关。“日本的孩子很早就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群体的每一位成员都有义务服务他人,帮助他人”。

一顿校餐见真章

在学校参观,刚进来的时候,就看见一些孩子穿着白大褂,戴着白口罩白帽子,拿着餐具拎着沉重的牛奶箱迎面而来。

个头很小,一看就是低年级的小孩子。他们是帮厨的学生,每天都抽到一个班,不管大小学生,都要参加,主要负责帮助厨房做饭、准备餐具等工作。

日本的小朋友,已经做好在等我们了,没人先开始吃饭,等到我们的学生都坐下来,他们才动了筷子。

我的对面有一个很可爱的小女孩,她帮助我解开牛奶瓶上的绳子,好懂得礼仪。

她立刻将绳子和封盖分成两个杯装起来,还拿着杯向旁边的中国学生走去,帮助他们分开装。

我们的同学解开瓶子,就立刻有日本小朋友,接过取下来的绳子和瓶盖。

杯子里,垃圾就分离开了,为什么这么小的东西都要分开乘装呢?

原来,塑料的包装要放在左边的垃圾桶,右面的纸质封盖要在右面。这就是垃圾分类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才会在整个社会延续实施下去。

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吃完了,下面的场面,就是终生难忘的了。

很多日本孩子开始自觉的擦桌子,干活了。

没有监工和指挥,各自找能干的活。

有的同学负责把托盘叠的很高很整齐。

这一组在收拾碗,装篮子,叠放整齐。

我相信,看着日本孩子欢天喜地的干活,中国的家长们会感慨的。

书包背在谁身上

在日本乘火车、轮船旅游时,常常发现跟随父母旅游的孩子们,不论年龄大小,每人身上都无一例外地背着一个小小的背包。背包里装的也就是些孩子们自己使用的生活用品,诸如毛巾、牙刷、牙膏、水杯、手帕,等等。这些生活用品,父母完全可以代劳,也增加不了父母的负担。可日本的父母为什么要孩子们自己背呢?

反观我们中国,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一家人外出旅游,孩子的生活用品都由父母给背着、拎着。孩子则空着手,在前边优哉游哉地边走、边吃、边喝、边玩。上小学以后,孩子的书包不是由他们自己背着,而是由父母,甚至由年迈的爷爷、奶奶,充当“书童”给背着。上学时,由家长背着一直送到学校大门口;放学的时候,又是由家长背着接回家,天天如此。

不仅孩子习以为常,家长也觉得理所应当。甚至考上大学的孩子入学,也都是由父母像“脚夫”一样,肩扛手提大大的行李送到学校。到了学校,还是由父母四处打听、东奔西忙,替孩子办理各种入学注册皮费手续,由父母给他们收拾宿舍、整理床铺、安置行李,忙得不亦乐乎,累得满头大汗。那么,他们的孩子干什么呢?却是非常“坦然”地享受着父母“全程”“优质”还是“免费”的服务,一个个都是悠闲自得地在那里呆坐着。

孩子的东西究竟由谁来背,这似乎是一件不足挂齿的小事。其实不然。“自己的东西由自己来背”,哪怕是象征性的,这对于养成孩子的自理、自立、自主的意识和能力,是非常有好处的。自理、自立、自主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品格,是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很难想象,一个连自己都不能自理的人,会有生活的自信和勇气;也很难想象,一个连生活自理意识都没有的人,会对家庭、他人、社会有什么责任感。而这种品格,必须从小培养;这种品格的形成,必须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日本的小学生们很早前就开始被要求自己整理书包,他们前一天晚上就要将课本、练习本、联系簿、文具,还有运动服、换洗衣服、室内鞋和毛巾等都整理好放进书包,有绘画课的时候还要带整套绘画用具,游泳课时则要带泳衣、大浴巾、水镜、游泳帽和沙滩鞋等等。

而这些东西加起来,重量一般都会在5、6斤以上,都需要他们自己背到学校。几乎没有孩子抱怨,因为他们身边每个人都是如此成长起来的。曾有调查称,日本孩子是独立性最强的孩子,与能力无关,而与他们从小就被灌输的要求有很直接关系。

他们会识别各种公职制服、标志,还要在人群中准确地找出哪些是他能够求助的安全的陌生人,人们似乎也很习惯接收孩子们的求助,即使是形色匆匆的上班族也不会拒绝孩子的问路。

其实看了这么多,

只需要一句话就可以概括:

少年强,则国强。

日本“狠心”妈妈,“逼着”4岁的女儿拿刀做菜,竟是因为……

你4、5岁的时候在干嘛?整天在父母怀里撒娇打闹?跟周围的孩子在一起调皮捣蛋?然而日本女孩阿花,4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拿刀做饭了。

而且不仅会做饭,各种家务活也不在话下,洗衣服、刷澡盆,打扫房间,和准备去幼儿园的东西,整理衣柜,收拾自己的衣服等,小小年纪便会操持家务,这背后的故事更让人心酸。

若不是外公的坚持,阿花又可能无法来到这世上。年,结束乳腺癌治疗不久的千惠,嫁给了不离不弃的男友武信吾。年6月,千惠竟然发现自己奇迹般怀孕了,但要生这个孩子,极有可能乳腺癌会复发……

本来已被判终身无法做母亲的千惠,怎么舍得打掉孩子,但是这可是拿命来换呀!终于父亲告诉她:如果觉得拿掉会后悔,那就拼命生下来吧!

年2岁,阿花幸运来到了人间。妈妈千惠由衷感恩,“能和阿花相遇,证明我在这个世上活过,这个比自己还重要的孩子,是我的人生至宝。”

不幸的是,阿花9月大的时候,千惠的乳腺癌复发了。年10月,她的癌细胞已经转移到了全身,连抱阿花的力气都没有…

“对不起啊。妈妈生病了,身上很疼,不能抱阿花了。”年幼的阿花似乎也感觉到了什么,很懂事的配合妈妈。

如果你年日无多,你会给年幼的孩子留下什么呢?千惠想开了,“金钱,权利,地位和财产,我什么都没有。想了想,我只能教会做饭、做家务,让她认真地过好每一天,即使自己一个人也能好好地活下去…”

阿花4岁生日,千惠送了一条漂亮的围裙给她。

“阿花,做饭这件事与生活息息相关,我要教你如何拿菜刀,如何做家务,学习可以放第二位,只要身体健康,能够自食其力,将来无论走到哪里,做什么,都能活下去。”

4岁的阿花,被妈妈“逼着”拿菜刀学做健康的味噌汤。尽管阿花用刀的样子看上去相当吓人,千惠还是忍住没出声,也没伸手……

“万一我怎么样了,我不想别人觉得,因为没有妈妈这孩子什么都不会。我想趁现在多教她一点,这样就算以后我不在了,她也能好好走下去。就算她说害怕,就算被她讨厌,我也要坚持下去。”

阿花用刀切着放在她小手掌上的豆腐,踩着脚凳,切好砧板上的蔬菜,然后把萝卜和生姜擦成丝。熟练一些后,阿花也开始点煤气用火了。

年,千惠在家人的陪伴下走完了生命最后一程。在她走之前,把最宝贵的“遗产”都教给了阿花。

教她独立生活的本领,教她“车到山前必有路”的乐观人生哲学,让她认真努力地过好每一天……

妈妈走后,爸爸崩溃颓废,“看不见希望,看不见未来,不知道该怎么带孩子,每天只知道用酒来麻醉自己,晚上睡不着觉,看着妻子的遗像就会忍不住哭出来…”

面对早餐一筹莫展的爸爸,阿花践行了与妈妈的约定——每天早上做味噌汤。阿花爸爸说,现在阿花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早上5点起床,做早饭。弹钢琴、稍微学习一会儿,然后到学校去。

勇敢乐观的阿花,也给了爸爸生活的信心,这是妻子千惠留给他最宝贵的礼物。

墙上的纸条,是阿花写给自己的工作表:洗脸,祷告,喂狗狗,散步,洗手,做酱汤,吃早饭,刷牙,钢琴,上厕所,上保育园。

放学回家的阿花,洗衣服、晒衣服、整理房间,做饭……就算爸爸不在家,也完全照顾得来自己。

甚至还会给加班得爸爸做晚餐,留下温馨得便签,“吃之前要看一下哦!这是阿花做的,给爸爸做了米饭和小菜。”

年3月,爸爸将千惠生前的博客记录做成了一本名叫《阿花的味噌汤》的书,纪念妻子,也给阿花留下关于妈妈的美好回忆。阿花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还被拍成了电影《阿花的味噌汤》。

“妈妈,阿花有件事我想告诉你——所有的便当我都会自己做了……妈妈,我一直记得你对我说的话,‘不说别人的坏话,不忘记微笑’。阿花有的时候也会想哭,但是想到妈妈和爸爸,阿花就不哭了。”阿花10岁时写给妈妈的信。

父母比孩子先来到这个世上,同样也会比孩子先离开这个世界,留下孩子在世上。这辈子,留给孩子什么东西才是最宝贵的呢?

有多少父母曾想过,不论自己生病还是去世,孩子都有一个人活下去的本事。

鲜花赠予所爱之人,看到这样的阿花,千惠在天国一定也会很欣慰吧。

摘自:日本物语综合摘自:日本物语等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作品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直接联系小编删除.谢谢!

热门文章推荐

讲座:日本劳动方式改革相关法律,你了解多少,怎样应对?

为什么那么多人要花“大价钱”去东京理个发?

年如果你条件符合,那么在申请日本签证的时候会省事很多

90%的东京人都知道这间充满老情怀的理发店

速食物语

当日本“明星主厨”遇上中国90后“小厨神”来点单……

在日本,生个孩子需要多少钱?

日本新法下民宿何解?

日元跌破了6!!几家欢乐几家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xunbuy.com/zzld/84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